实验目的 掌握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的条件。 实验原理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侧、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设备与材料 离心装置、吸量管、试管、量筒、滴管等。Pb(NOz、KM、NaC等. 操作重点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操作难点 沉淀的啭化。 操作注意事项 1、药品用量一定要合适。2、仔细观察现象随时记录 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沉淀溶解平衡 一、实验目的 5min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2、掌握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的条件; 10min 二、实验原理 溶度积规则: Qc=Sp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Qc<印不饱和溶液固体可以继续溶解。 Qc>Sp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水溶液中,加入与该难溶电解质具有 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小的现象,称 为同离子效应。 分步沉淀:当溶液中含有几种离子,加入某中试剂可与几种离子 都产生沉淀时,则溶液中的几种沉淀反应按一定顺序先后发生,这种
实验目的 掌握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的条件。 实验原理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设备与材料 离心装置、吸量管、试管、量筒、滴管等。Pb(NO3)2、KI、NaCl 等。 操作重点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操作难点 沉淀的转化。 操作注意事项 1、 药品用量一定要合适。2、仔细观察现象随时记录。 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沉淀溶解平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2、掌握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溶度积规则: Qc = Ksp 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Qc < Ksp 不饱和溶液,固体可以继续溶解。 Qc > Ksp 过饱和溶液, 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水溶液中,加入与该难溶电解质具有 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小的现象,称 为同离子效应。 分步沉淀:当溶液中含有几种离子,加入某中试剂可与几种离子 都产生沉淀时,则溶液中的几种沉淀反应按一定顺序先后发生,这种 5min 10min
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三、实验步骤 1、溶度积规侧则的应用 2、同离子效应 3、分布沉淀 4、沉淀的溶解 5、沉淀的转化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Pb2++2I-=PbI2 Ag*+C1-=AgC1 5min 2Ag*CrO42-=Agz CrO4 Pb2++S2-=PbS NH3 H20 NH4++OH- Mg2++OH-=Mg (OH)2 四、注意事项: 1、分布沉淀过程中滴加试剂一定要逐滴加入,不能振荡,并注 意观察现象。 2、书写实验报告时要有计算过程,利于解释实验现象
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三、实验步骤 1、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2、同离子效应 3、分布沉淀 4、沉淀的溶解 5、沉淀的转化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Pb2+ + 2I- = PbI2 Ag+ + C1- = AgC1 2Ag+ + CrO4 2-= Ag2 CrO4 Pb2+ + S2- = PbS NH3 + H20 = NH4 + + OH- Mg2+ + OH- = Mg(OH)2 四、注意事项: 1、分布沉淀过程中滴加试剂一定要逐滴加入,不能振荡,并注 意观察现象。 2、书写实验报告时要有计算过程,利于解释实验现象 5min
实验教案 姓名孙红 2010一201山学年第1学期时间2010.1116节次14 医学检验、中药、临药、药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专业及层次 实验项目 实验四配位化合物 实验分组情况 分两组 学时数 实验目的 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差别。比较配离子相对稳定性,了解螫合物形成。 实验原理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一解离平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设备与材料 试管、试管架、试管刷。CuSO4、NH、NiSO4、BaC2、NaOH等。 操作重点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沉淀反应和溶液酸度的关系。 操作难点 比较配离子相对稳定性 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实验要求。2、观察药品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配位化合物 一、实验目的 5min 1、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 2、比较配离子的相对稳定性;了解配位平衡与沉淀反应、氧化还
实 验 教 案 姓名_孙红_ 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时间_2010.11.16_ 节次 1-4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专业及层次 医学检验、中药、临药、药 学 实验项目 实验四 配位化合物 实验分组情况 分两组 学时数 4 实验目的 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差别。比较配离子相对稳定性,了解螯合物形成。 实验原理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解离平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设备与材料 试管、试管架、试管刷。CuSO4 、NH3、NiSO4 、BaCl2、NaOH 等。 操作重点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沉淀反应和溶液酸度的关系。 操作难点 比较配离子相对稳定性 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实验要求 。2、观察药品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 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配位化合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 2、比较配离子的相对稳定性;了解配位平衡与沉淀反应、氧化还 5min
原反应和溶液酸度的关系】 3.、了解螯合物的形成。 10min 二、实验原理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配位-解离平衡。如[Ag(NH)2+在溶液中 存在下述平衡: Ag*+2NH3==[Ag(NHa)2]+ Ks=LAg(NH)] 【AgI[NH,2 K为[AgNH2+的稳定常数.不同的配离子有不同的稳定常数 对于配位个数相同的配离子,稳定常数越大,配离子越稳定 5min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中心原子或配体的浓度,会使配位平衡发 生移动,加入某些沉淀剂、改变溶液的浓度或溶液的酸度等,配位平 衡都会发生移动。 三、实验步骤 1、配离子的生成和配合物的组成 (1)Cu2++20H-=Cu(OH)2 Cu(OH)2+4NH3H2O =[Cu(NH3)4)2++20H-+4H2O (2)Ba2++S042-==BaS04 Ni2++20H-==Ni(OH)2 Ni(OH)2 6NH3 =[Ni(NH3)6]2++OH- (3)Fe3++nSCN==[Fe(NHn3-n(恤红色) 2、配离子稳定性的比较
原反应和溶液酸度的关系; 3、了解螯合物的形成。 二、实验原理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配位-解离平衡。如[Ag(NH3)2] +在溶液中 存在下述平衡: Ag+ + 2NH3 == [Ag(NH3)2] + KS 为[Ag(NH3)2] +的稳定常数.不同的配离子有不同的稳定常数, 对于配位个数相同的配离子, 稳定常数越大, 配离子越稳定.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中心原子或配体的浓度,会使配位平衡发 生移动,加入某些沉淀剂、改变溶液的浓度或溶液的酸度等,配位平 衡都会发生移动。 三、实验步骤 1、配离子的生成和配合物的组成 (1) Cu2+ + 2OH- = Cu(OH)2 Cu(OH)2 + 4NH3H2O == [Cu(NH3)4] 2+ + 2OH- +4H2O (2) Ba2+ + SO4 2- == BaSO4 Ni2+ + 2OH- == Ni(OH)2 Ni(OH)2 + 6NH3 == [Ni(NH3)6] 2+ + OH- (3) Fe3+ + nSCN- == [Fe(NH3)n]3-n(血红色) 2、配离子稳定性的比较 10min 5min 3 2 2 3 [ ( ) ] [ ][ ] Ag NH Ks Ag N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