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那画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 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 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 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一段文字倾注了热烈赞美之情,笔墨酣畅 精彩之极。“玉花”以下八句,诗人进而形容画马的艺术魅力。榻上放着画马玉 花骢,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马两两相对,昂首屹立。诗人把画马与真马合写,十 分髙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 玄宗看到画马神态轩昂,十分髙兴,含笑催促侍从,赶快赐金奖赏。掌管朝廷车 马的官员和养马人都不胜感慨,怅然若失。杜甫以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 渲染出曹霸画技的高妙超群。随后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画马有名的韩干来作反衬。 诗人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浓墨彩笔铺叙曹霸过去在宫廷作画的盛况;最后 八句,又以苍凉的笔调描写曹霸流λ民间的落泊境况。“将军善画盖有神”句, 总收上文,点明曹霸画艺的精湛绝伦。他不轻易为人画像。可是,在战乱的动荡 岁月里,一代画马宗师,流落飘泊,竟不得不靠卖画为生,甚至屡屡为寻常过路 行人画像了。曹霸走投无路,遭到流俗的轻视,生活如此穷苦,世上没有比他更 贫困的了。画家的辛酸境遇和杜甫的坎坷经历十分相似,诗人内心由此引起共鸣, 感慨自古负有盛名、成就杰出的艺术家,往往时运不济,困顿缠身,郁郁不得志。 诗的结句,推开一层讲,以此宽解曹霸,同时也是诗人聊以自慰,饱含对封建社 会世态炎凉的愤慨 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诗中宾主分明,对比强烈。如学书与学画,画人 与画马,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与曹霸,韩干与曹霸,早先之盛与 后来之衰等等。前者为宾,是绿叶,后者为主,是红花。绿叶扶红花,烘托映衬, 红花显得更为突出而鲜明。在诗情发展上,抑扬起伏,波澜层出。前四句写曹霸 的身世,包含两层抑扬,摇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赐金”句,将全诗推向髙潮, 起之后紧跟着一跌,与末段“途穷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锐的对比。诗的结 构,一抑一扬地波浪式展开,最后以抑的沉郁调子结束,显得错综变化而又多样 统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诗的开头“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世 上未有如公贫”,一脉贯通,构成一种悲慨的主调与苍凉的气氛。中间三段,写 曹霸画人画马的盛况,与首段“文采风流今尚存”句相照应 杜甫热情地为画家立传,以诗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富有浓郁的 诗情画意,把深邃的现实主义画论和诗传体的特写融为一炉,具有独特的美学意 义,在中国唐代美术史和绘画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这在唐诗的发展上 是一种新贡献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 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 斯须:一会儿
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那画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 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 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 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一段文字倾注了热烈赞美之情,笔墨酣畅, 精彩之极。“玉花”以下八句,诗人进而形容画马的艺术魅力。榻上放着画马玉 花骢,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马两两相对,昂首屹立。诗人把画马与真马合写,十 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 玄宗看到画马神态轩昂,十分高兴,含笑催促侍从,赶快赐金奖赏。掌管朝廷车 马的官员和养马人都不胜感慨,怅然若失。杜甫以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 渲染出曹霸画技的高妙超群。随后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画马有名的韩干来作反衬。 诗人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浓墨彩笔铺叙曹霸过去在宫廷作画的盛况;最后 八句,又以苍凉的笔调描写曹霸流入民间的落泊境况。“将军善画盖有神”句, 总收上文,点明曹霸画艺的精湛绝伦。他不轻易为人画像。可是,在战乱的动荡 岁月里,一代画马宗师,流落飘泊,竟不得不靠卖画为生,甚至屡屡为寻常过路 行人画像了。曹霸走投无路,遭到流俗的轻视,生活如此穷苦,世上没有比他更 贫困的了。画家的辛酸境遇和杜甫的坎坷经历十分相似,诗人内心由此引起共鸣, 感慨自古负有盛名、成就杰出的艺术家,往往时运不济,困顿缠身,郁郁不得志。 诗的结句,推开一层讲,以此宽解曹霸,同时也是诗人聊以自慰,饱含对封建社 会世态炎凉的愤慨。 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诗中宾主分明,对比强烈。如学书与学画,画人 与画马,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与曹霸,韩干与曹霸,早先之盛与 后来之衰等等。前者为宾,是绿叶,后者为主,是红花。绿叶扶红花,烘托映衬, 红花显得更为突出而鲜明。在诗情发展上,抑扬起伏,波澜层出。前四句写曹霸 的身世,包含两层抑扬,摇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赐金”句,将全诗推向高潮, 一起之后紧跟着一跌,与末段“途穷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锐的对比。诗的结 构,一抑一扬地波浪式展开,最后以抑的沉郁调子结束,显得错综变化而又多样 统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诗的开头“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世 上未有如公贫”,一脉贯通,构成一种悲慨的主调与苍凉的气氛。中间三段,写 曹霸画人画马的盛况,与首段“文采风流今尚存”句相照应。 杜甫热情地为画家立传,以诗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富有浓郁的 诗情画意,把深邃的现实主义画论和诗传体的特写融为一炉,具有独特的美学意 义,在中国唐代美术史和绘画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这在唐诗的发展上 是一种新贡献。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 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 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 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 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 不易。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査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 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 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査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 画时的状态。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 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 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 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 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 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 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 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 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 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 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 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 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 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 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 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 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 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 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 “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 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只要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 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 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 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 分)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8.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 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 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 不易。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 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 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 画时的状态。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 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 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 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 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 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 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 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 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 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 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 13 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 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 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 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 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 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 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 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 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 “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 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只要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 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 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 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
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 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 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 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 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 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 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2016年新课标Ⅲ卷《内宴奉诏作》 赏析 内宴奉诏作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髙。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内宴奉诏作》是宋朝诗人曹翰的作品之一。 韵译:(来源:吴鹏飞新浪博客) 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 我的名字, 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 曾经为了勇赴国难; 我披上铠甲 即便家里贫困 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 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 还嫌弓弦弹力疲软 我目光依然敏锐, 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 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 寻找秋衣时 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 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 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髙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髙”,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 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 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 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 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 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 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2016 年新课标Ⅲ卷《内宴奉诏作》 赏析: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内宴奉诏作》是宋朝诗人曹翰的作品之一。 韵译:(来源:吴鹏飞新浪博客) 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 我的名字, 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 曾经为了勇赴国难; 我披上铠甲; 即便家里贫困, 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 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 还嫌弓弦弹力疲软; 我目光依然敏锐, 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 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 寻找秋衣时, 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 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8~9 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