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5.3.2设计计算 5.3.2.1 设计载荷 5.3.2.2 载荷分析 5.3.2.3 弯矩和剪力 圆筒轴向应力及校核 5.3.2.4圆简应力计算及校核 圆筒和封头切应力及校核 5.3.2.5 鞍座设计 支座截面处圆筒体的周向应力 5.3.2.6有附加载荷作用时卧式储罐的强度校核 5.3.2.7 三支座卧式储罐的强度校核简介 12
5.3 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5.3.2 设计计算 5.3.2.1 设计载荷 5.3.2.2 载荷分析 5.3.2.3 弯矩和剪力 圆筒轴向应力及校核 12 5.3.2.4 圆筒应力计算及校核 5.3.2.5 鞍座设计 5.3.2.6 有附加载荷作用时卧式储罐的强度校核 5.3.2.7 三支座卧式储罐的强度校核简介 圆筒和封头切应力及校核 支座截面处圆筒体的周向应力
5.3卧式储罐设计 5.3.2.1 设计载荷 过程设备设计 ①长期载荷一设计压力,内压或外压(真空);储罐 的质量载荷,除自身质量外,还包括储罐所容纳的物 设 料质量,保温层、梯子平台、接管等附加质量载荷。 计 ②短期载荷一雪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水压试验 载 充水重量。 ③附加载荷一指卧罐上高度不大于10m的附属设备 (如精馏塔、除氧头、液下泵和搅拌器等)受重力及地 震影响所产生的载荷。 13
5.3 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5.3.2.1 设计载荷 设 计 载 ①长期载荷——设计压力,内压或外压(真空);储罐 的质量载荷,除自身质量外 ,除自身质量外,还包括储罐所容纳的物 ,还包括储罐所容纳的物 料质量,保温层、梯子平台、接管等附加质量载荷 、接管等附加质量载荷。 ②短期载荷——雪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水压试验 充水重量。 13 荷 充水重量。 ③附加载荷——指卧罐上高度不大于10m的附属设备 (如精馏塔、除氧头、液下泵和搅拌器等 、液下泵和搅拌器等)受重力及地 震影响所产生的载荷
5.3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5.3.2.2载荷分析 洪g hmhttntntt F=L+华) C》两支点外件 (a)双座卧式储罐 + q 印 (d)剪力图 )小坠 单位长皮收赖厂+ 25 切线 作用于封头上的流体 ) 静压线前=4R: 《e)等矩阳 6)载有与支座反力 图5-21双鞍座卧式储罐受力分析,弯矩图与剪力图 14
5.3 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5.3.2.2 载荷分析 ( )双鞍座卧式储罐 鞍式支座 边角处 L/2 L/2 δ n i R θ F q ( )两支点外伸梁 4H L- V =F 1 2A4H ( L+ )= q L2 ( -A) (A+ 3 ) 2H =q ( L+ )34H3 2A+ V2 =F V1 2 VV 4H 3 L+ q2 F= ( ) )2 -H2 (Ri 4q M= q F = 32H q ( )剪力图 14 A F A F ( )载荷与支座反力 Ri q 作用于封头上的流体 静压载荷= 切线 R / 4 i i R / 4R i 3 4hi L+ 2F 单位长度载荷 q= 4H 3 ( L+ ) (2 ) M1 2 M + - - M= q4 (Ri2 -H2) ( )弯矩图 图5-21 双鞍座卧式储罐受力分析,弯矩图与剪力图 ,弯矩图与剪力图
5.3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切线 鞍式支座 边角处 (a) 双鞍座卧式储罐 图5-21双鞍座卧式储罐受力分析,弯矩图与剪力图 15
5.3 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鞍式支座 边角处 δ n i R θ 15 图5-21 双鞍座卧式储罐受力分析,弯矩图与剪力图 ,弯矩图与剪力图 (a) 双鞍座卧式储罐 ) 双鞍座卧式储罐
5.3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置于对称分布的双鞍座卧式储罐所受的外力: 载荷和支座反力。 储罐受重力作用时,可以近似地看成支承在两个铰支 点上受均布载荷的外伸简支梁,梁上受到如图5-21 (b)所示的外力作用。 16
5.3 卧式储罐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载荷和支座反力。 储罐受重力作用时,可以近似地看成支承在两个铰支 ,可以近似地看成支承在两个铰支 点上受均布载荷的外伸简支梁,梁上受到如图5-21 置于对称分布的双鞍座卧式储罐所受的外力—— 16 点上受均布载荷的外伸简支梁,梁上受到如图5-21 (b)所示的外力作用 )所示的外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