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 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 叙述线索 [典题探究](2008·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 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 限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尽可在“好奇心”的话题内,在“好奇心于人生的重要性”的范 围内选好文体,发挥自己的特长,挥洒自己的才情。你可以旁征博引,大发议论,阐说自己 的看法:也可以触“题”(好奇心)生情,大发一番慨叹;更可以联系自身感受,叙写一段经 历;还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绕开拙于议论、缺少经历、不会抒情的缺陷之垒。写记叙文 定要选好叙述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再现给 读者 [范文引路] 好奇心 江苏一考生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 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 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 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一一”可每每奶 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 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 满足
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 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 叙述线索。 [典题探究](2008•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 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 限。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尽可在“好奇心”的话题内,在“好奇心于人生的重要性”的范 围内选好文体,发挥自己的特长,挥洒自己的才情。你可以旁征博引,大发议论,阐说自己 的看法;也可以触“题”(好奇心)生情,大发一番慨叹;更可以联系自身感受,叙写一段经 历;还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绕开拙于议论、缺少经历、不会抒情的缺陷之垒。写记叙文 一定要选好叙述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再现给 读者。 [范文引路] 好奇心 江苏一考生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 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 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 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 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 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 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 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 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 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例文评析] 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 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 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一一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 露”! [作文训练]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何为感动?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并引起同情或向慕。 1.拿到题目,首先应考虑选材,如:此事必须是自己亲历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真情 实感的要求,因此宜用第一人称来写;事件应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不要落入“生病补 课”一类的俗套。比方写父母亲朋的某种行为精神对自己心灵的震撼(下岗后自强不息) 亲友师长对你的关爱而引起情感上的互动(无意中翻开母亲的日记本,里面全是你幼年的生 活记录,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众多的第一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记 录,更是父母心血的铸成);社会上一些体现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事件给予你思想上 的启迪(奥运健儿拼搏精神、军民合力抗震救灾)… 2.其次,应考虑表达技巧和重心,为什么,怎么使你感动是重点,若写人要写好人物 的言行、心理、特别是某些细节;若记事应做到具体、生动、详实、充分。 3.感情应该融在行文过程中,不应该在文尾人为的拔高,换句话说,感动是读者的共 鸣,不是作者空喊出来的。 [佳作赏析] 感动 柔和而寂静的夏末秋初的午后,我骑着车穿梭在扬城古老的街道上,毫无目的地,走走 停停 阳光很好,温暖地,芬芳地,透过绿色晶莹的绿叶直直地倾泻下来。 我推开一家精品店木制的大门,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木架上放着一排排精致的蜡 烛,望着它们,那点点滴滴感动的心情便如这午后的阳光洒满我的周身。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 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 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 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 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 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 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 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 你知道天空有那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 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 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 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例文评析] 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 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 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 露”! [作文训练]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何为感动?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并引起同情或向慕。 1.拿到题目,首先应考虑选材,如:此事必须是自己亲历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真情 实感的要求,因此宜用第一人称来写;事件应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不要落入“生病补 课”一类的俗套。比方写父母亲朋的某种行为精神对自己心灵的震撼(下岗后自强不息); 亲友师长对你的关爱而引起情感上的互动(无意中翻开母亲的日记本,里面全是你幼年的生 活记录,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众多的第一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记 录,更是父母心血的铸成);社会上一些体现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事件给予你思想上 的启迪(奥运健儿拼搏精神、军民合力抗震救灾)…… 2.其次,应考虑表达技巧和重心,为什么,怎么使你感动是重点,若写人要写好人物 的言行、心理、特别是某些细节;若记事应做到具体、生动、详实、充分。 3.感情应该融在行文过程中,不应该在文尾人为的拔高,换句话说,感动是读者的共 鸣,不是作者空喊出来的。 [佳作赏析] 感动 柔和而寂静的夏末秋初的午后,我骑着车穿梭在扬城古老的街道上,毫无目的地,走走 停停。 阳光很好,温暖地,芬芳地,透过绿色晶莹的绿叶直直地倾泻下来。 我推开一家精品店木制的大门,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木架上放着一排排精致的蜡 烛,望着它们,那点点滴滴感动的心情便如这午后的阳光洒满我的周身。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 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 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 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 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 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 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 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 你知道天空有那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
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 博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 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 热情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 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眩晕。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 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阳光开始变得稀薄了,我的旅程也要结東了,我希望我可以是一个一生行走的人,那样 我就会遇到更多温暖的感动。 [简评]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将回忆与现实中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展现在我 们面前:母亲眼中拿着蜡烛的小天使,朋友的拥抱与安慰,陌生人的微笑与热情……这一切 既平常又特别,富有情致,让人感到美好而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用心去感受,并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将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旅 程中行走的人的珍贵记忆。 第6练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训练目的] 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复习指导] 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 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 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 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 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 《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 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 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 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 写不岀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 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 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 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 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 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 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
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 博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 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 热情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 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眩晕。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 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阳光开始变得稀薄了,我的旅程也要结束了,我希望我可以是一个一生行走的人,那样 我就会遇到更多温暖的感动。 [简评]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将回忆与现实中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展现在我 们面前:母亲眼中拿着蜡烛的小天使,朋友的拥抱与安慰,陌生人的微笑与热情……这一切 既平常又特别,富有情致,让人感到美好而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用心去感受,并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将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旅 程中行走的人的珍贵记忆。 第 6 练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训练目的] 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复习指导] 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 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 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 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 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 《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 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 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 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 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 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 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 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 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 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 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
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 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 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 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 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 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 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 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 慢体会到 [[典题探究](2008·高考湖北卷)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 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 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 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 己相处? 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读] 这道题在审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因为材料本身就暗合了命题的内涵和走向,故考 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大可能产生跑题的现象。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所规定的具体情境,本着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等和谐共处的目的,着重论述个人修养与其言行举止之间的 内质与外在关系。比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 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 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所说的话,言行举止都不同。如果写 记叙文,就要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写出人物 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范文引路]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 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 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 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 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 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晩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 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
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 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 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 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 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 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 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 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 慢体会到。 [[典题探究](2008•高考湖北卷)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 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 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 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 己相处? 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解读] 这道题在审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因为材料本身就暗合了命题的内涵和走向,故考 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大可能产生跑题的现象。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所规定的具体情境,本着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等和谐共处的目的,着重论述个人修养与其言行举止之间的 内质与外在关系。比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 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 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所说的话,言行举止都不同。如果写 记叙文,就要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写出人物 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范文引路]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 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 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 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 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 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 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
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某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 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 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 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 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 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根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例文评析] 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选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看起来琐碎、寻常, 但是非常生活化。文章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外公的“天真”,外婆的“细心”,极 为传神地描摹了恩爱老年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 [作文训练] 以“凡人小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提示: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 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 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佳作赏析] 凡人小事 法公,全名林宏法,因他是我父亲的至交,又是我祖辈,因而自小我就称他为法公 法公,他身材矮小,很是瘦弱,全身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平时不爱穿上衣,每次出现, 都因“排骨”条条,显得有点惊目。但他面上常带笑容,行动也甚是斯文,我们小孩也就都 喜欢跟他玩,他又无啥排场,啥人都合得来,人缘一直很妤。但他还是最喜欢来我家跟我爸 妈聊天。法公家很穷,但仍生养了五个孩子。 法公每次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眯眯的,全没外头人的忧愁样,他一来到我家,我就会 高兴的缠着他,有时硬要他讲古:有时又要他陪我玩纸牌。法公他最爱讲古,并且爱讲些鬼 怪的古,我们都爱听,因为从他口里讲出的这些鬼怪,尽是些好鬼怪,从不害人的,还时时 想办法帮助那些没饭吃、没肉吃的穷人。那时我总弄不明白,为何法公会认识这么多好的鬼 怪?等我长大了,读初中了,在看课外书时,看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鬼故事后, 才突然觉得《聊斋志异》里的鬼,都很像是法公讲的古里的那些好心肠的鬼怪,是不是法公 看过了《聊斋志异》,再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呢?可法公是不识字的啊! 再到后来,我才想到,是不是法公他一直在想着,在生活中,最好能有这样好心肠的鬼 怪,或是在希望自己就是这些好心肠的鬼怪,以便能帮助其他人吧!我们也很喜欢跟法公玩 纸牌,虽然我们是小孩,不太懂玩,可是只要我们拿到好的牌,我们都会赢的,法公输了, 他仍是笑眯眯的。法公说:“玩这东西吗,有赢的时候,自然也有输的时候。”他如此说法, 我自然不相信,因为我们跟其他大人玩牌时,就算我们拿到好的牌,也都是输的,后来爸爸 告诉我,说是我们跟其他大人玩牌时,那些大人都是在玩花招的,所以不管我们拿到多好的 牌,都会输的。我这才知道,法公他就算和我们这些小孩玩,他也决不耍花招的,所以我们 便更喜欢跟他一块玩了 在我眼里,法公他很不幸,因为法公的老婆是个哑巴,我们都叫她“哑婆”,我很不明
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某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 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 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 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 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 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根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例文评析] 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选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看起来琐碎、寻常, 但是非常生活化。文章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外公的“天真”,外婆的“细心”,极 为传神地描摹了恩爱老年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 [作文训练] 以“凡人小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提示: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 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 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佳作赏析] 凡人小事 法公,全名林宏法,因他是我父亲的至交,又是我祖辈,因而自小我就称他为法公。 法公,他身材矮小,很是瘦弱,全身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平时不爱穿上衣,每次出现, 都因“排骨”条条,显得有点惊目。但他面上常带笑容,行动也甚是斯文,我们小孩也就都 喜欢跟他玩,他又无啥排场,啥人都合得来,人缘一直很好。但他还是最喜欢来我家跟我爸 妈聊天。法公家很穷,但仍生养了五个孩子。 法公每次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眯眯的,全没外头人的忧愁样,他一来到我家,我就会 高兴的缠着他,有时硬要他讲古;有时又要他陪我玩纸牌。法公他最爱讲古,并且爱讲些鬼 怪的古,我们都爱听,因为从他口里讲出的这些鬼怪,尽是些好鬼怪,从不害人的,还时时 想办法帮助那些没饭吃、没肉吃的穷人。那时我总弄不明白,为何法公会认识这么多好的鬼 怪?等我长大了,读初中了,在看课外书时,看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鬼故事后, 才突然觉得《聊斋志异》里的鬼,都很像是法公讲的古里的那些好心肠的鬼怪,是不是法公 看过了《聊斋志异》,再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呢?可法公是不识字的啊! 再到后来,我才想到,是不是法公他一直在想着,在生活中,最好能有这样好心肠的鬼 怪,或是在希望自己就是这些好心肠的鬼怪,以便能帮助其他人吧!我们也很喜欢跟法公玩 纸牌,虽然我们是小孩,不太懂玩,可是只要我们拿到好的牌,我们都会赢的,法公输了, 他仍是笑眯眯的。法公说:“玩这东西吗,有赢的时候,自然也有输的时候。”他如此说法, 我自然不相信,因为我们跟其他大人玩牌时,就算我们拿到好的牌,也都是输的,后来爸爸 告诉我,说是我们跟其他大人玩牌时,那些大人都是在玩花招的,所以不管我们拿到多好的 牌,都会输的。我这才知道,法公他就算和我们这些小孩玩,他也决不耍花招的,所以我们 便更喜欢跟他一块玩了。 在我眼里,法公他很不幸,因为法公的老婆是个哑巴,我们都叫她“哑婆”,我很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