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学院 医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 教学培养手册 姓学导专 名号师业 培养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O一七年九月
医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 教学培养手册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专 业: 培养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录 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四、学分要求 五、时间安排 22334 六、培养方式 七、学术活动 八、中期考核… 九、学位论文 7 培养流程…...8 课程目录 课程学习与成绩 、课程学习 二、考试与成绩 教学大纲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二、博士英语(学术型) 三、中医经典与临床 17 附1.教学培养表 表1.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目 录 培养方案 ............................................................................................................. 2 一、培养目标 ............................................................................................... 2 二、基本要求 ............................................................................................... 2 三、教学方法 ............................................................................................... 2 四、学分要求 ............................................................................................... 3 五、时间安排 ............................................................................................... 3 六、培养方式 ............................................................................................... 4 七、学术活动 ............................................................................................... 4 八、中期考核 ............................................................................................... 5 九 、学位论文 ............................................................................................. 7 培养流程 ............................................................................................................. 8 课程目录 ............................................................................................................. 9 课程学习与成绩 ................................................................................................. 9 一、课程学习 ............................................................................................... 9 二、考试与成绩 ......................................................................................... 12 教学大纲 ........................................................................................................... 12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13 二、博士英语(学术型) ......................................................................... 14 三、中医经典与临床 ................................................................................. 17 附 1.教学培养表 ............................................................................................ 20 表 1.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 20
表2.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24 表3.学术活动登记表… 28 附2.研究生院教学培养部门联系方式
表 2.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 24 表 3. 学术活动登记表 ............................................................................... 28 附 2.研究生院教学培养部门联系方式 .......................................................... 30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德高尚,诚信守法,具有 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业知识,学术视野宽广,治学态度严谨,能够综合运用中 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科研方法与技术从事本学科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中 医药人才。 基本要求 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相关领域知识。熟练掌握 门外国语,能及时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及新理论、新 知识、新技术。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诚信的治学态度 能够独立运用文献学、信息学和现代实验方法等在本学科开展中医 药基础或临床创新性研究 教学方法 博士研究生教学采用课堂教学、自学、讨论、教师答疑辅导,参 加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术活动,参与相关研究室、临床科室科研工作等 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动手,注 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2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德高尚,诚信守法,具有 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业知识,学术视野宽广,治学态度严谨,能够综合运用中 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科研方法与技术从事本学科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中 医药人才。 二、基本要求 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相关领域知识。熟练掌握 一门外国语,能及时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及新理论、新 知识、新技术。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诚信的治学态度。 能够独立运用文献学、信息学和现代实验方法等在本学科开展中医 药基础或临床创新性研究。 三、教学方法 博士研究生教学采用课堂教学、自学、讨论、教师答疑辅导,参 加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术活动,参与相关研究室、临床科室科研工作等 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动手,注 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四、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包括“I类学分”、“II类 学分”两部分,两类学分之间不可相互代替。“I类学分”为研修学 位课程取得的学分,每门课程选定后,须按要求听课,方可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II类学分”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取 得的学分 两类学分均按18学时1学分折算,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所修学 分应不低于20分(其中I类学分15学分,II类学分5学分。) II类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1-4学期)应获得的II类学分不少于5 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4学分,在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1学分 参加学术讲座中,参加研究生所在专业(相同二级及学科)的学术讲 座不少于3学分,非研究生所在专业(其他二级学科)的学术讲座不 少于1学分。学分不足者,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要求见下表 1-4学期本专业(二级学科)学术讲座 不少于3学分 非本专业(二级学科)学术讲座 不少于1学分 学术讲座主题发言 不少于1学分 不少于4学分 五、时间安排 学制一般为3年。根据情况可以延长学习年限1至2年,延长 学习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第一学期为公共课程学习阶段,第
3 四、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包括“I 类学分”、“II 类 学分”两部分,两类学分之间不可相互代替。“I 类学分”为研修学 位课程取得的学分,每门课程选定后,须按要求听课,方可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II 类学分”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取 得的学分。 两类学分均按 18 学时 1 学分折算,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所修学 分应不低于 20 分(其中 I 类学分 15 学分,II 类学分 5 学分。) II 类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1-4 学期)应获得的 II 类学分不少于 5 分。其中,参加学术讲座 4 学分,在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 1 学分。 参加学术讲座中,参加研究生所在专业(相同二级及学科)的学术讲 座不少于 3 学分,非研究生所在专业(其他二级学科)的学术讲座不 少于 1 学分。学分不足者,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要求见下表: 学习时间 讲座类型 学分要求 1-4 学期 本专业(二级学科)学术讲座 不少于 3 学分 非本专业(二级学科)学术讲座 不少于 1 学分 学术讲座主题发言 不少于 1 学分 合计 不少于 4 学分 五、时间安排 学制一般为 3 年。根据情况可以延长学习年限 1 至 2 年,延长 学习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第一学期为公共课程学习阶段,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