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選讀
《孟子》選讀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省邹城,属济宁市)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 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 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对人民做 出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的战争。他反对 “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 “仁政”“王道”。主张“法先王”,“尊贤 授能
•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省邹城,属济宁市)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 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 • 孟子生活在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 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对人民做 出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的战争。他反对 “霸道” ,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 “仁政”“王道” 。主张“法先王” , “尊贤 授能”
当时各国诸侯正热衷于征伐混战,认为他的主 张阔不切实际,都不纳,于是他退而与弟 子著书立说,其著作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孟 子》 语句沉畅气势磅,感情弃放,富于感染为, 真有狼高的文学价值。 《盂子》的通行注本有李汉赵歧的垂子着 的《孟子正义》。今人则有杨伯峻的《孟子译 注》
• 当时各国诸侯正热衷于征伐混战,认为他的主 张迂阔不切实际,都不采纳,于是他退而与弟 子著书立说,其著作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孟 子》。 • 《孟子》中的文章长于辩论,善用比喻。文章 语句流畅,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于感染力,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孟子》的通行注本有东汉赵歧的《孟子章 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 的《孟子正义》。今人则有杨伯峻的《孟子译 注》
寡人之於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蒿耳矣。 ·*寡人之於國盡心,… (“於”发生动词化,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相当于动词)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 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 ·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战国策·燕策三》) ·县官之于百姓,若慈父之于子也。(《盐铁论·授时》。 县官,朝廷。)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寡人之於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寡人之於國盡心,……→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 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 • 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战国策·燕策三》) • 县官之于百姓,若慈父之于子也。(《盐铁论·授时》。 县官,朝廷。) •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於”发生动词化, 相当于动词)
无如泉人之用心昝 ■“若(如、似、伪)…者”,表示事物 之间类同或者类似,“者”已虚化为助词, 不过还残留着指示代词的用法。可译为 像……的(样子)”、“……似的”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乡党》) ·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 败。”(《左传·定公八年》)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若(如、似、伪)……者” ,表示事物 之间类同或者类似,“者”已虚化为助词, 不过还残留着指示代词的用法。可译为 “像……的(样子)” 、 “……似的” 。 •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乡党》) • 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 败。”(《左传·定公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