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分类(categorization)我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最先依据性别的相似性把他或她归入男性或女性;我们也可能根据地域的接近性把这个人归为山东人或是陕西人:也可能根据过去与其交往的经验把这个人归结为可信任或不可信任的人。聚焦(focus)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比如我们看到某个场景时,立即就能知觉出什么是.三题、什么足背景。一般来说,色彩鲜艳、移动、独特及近处的刺激是主题,而灰暗、静让、形状相同及远处的刺激是背景。比如一个高大的成年人站在一群幼儿园儿童中间,我们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成年人身上。这两项原则不仅适用于对物体的知觉,也适用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由于分类和聚焦的缘故,人们往往存在着按照某种方式对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并且这种将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非常强烈。比如你在校园中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起在一起,你想把焦点集中在其中一个入身上,并把每个人看成是单一个体是很困难的,如果把他们看成一对就容易多了。另外如果有一群学生在校园散步,你想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一个人身上就很难做到,实际情况是人们总是注意到其中儿个特别一些的人。(2)一些要要的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当中有两个理论特别重要: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这个理论又包括Heider、Keliy以及Weiner等入提出的归因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例如我们怎样知道一位推销员奉承你是因为他真的喜欢你,还是因为他想让你买他的东西。当一个人喊救命时,我们会对他喊叫的原因做怎样的猜测?这种猜测影响我们决定是否要帮助他。认知失调理论(theoryofcognitivedissonance)这个理论是28
1由Festinger提f来的,该理论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行为不一致的的候,人们如何改变白已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态度改变等方面相当成功,内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典范。5.角色理论角色理论是与社会学紧密联系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出其社会角色提供的、角色理论最早由B.J.BiddleE.J.Thomas(1966)提出。角色是指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角色理论没有强调行为的某一种单、一决定因素,如态度、人格或动机等,而是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与关系中去解释行为的原因,角色理论有助手我们了解为仆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本章推荐读物:l. Franzoi S L. Social Psychology. Times Mirror HigherEducationGroup,Inc,1996,这本书是近年来社会心理学教材当中较好的一本书,它不仅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传统领域,而且也总结了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把自我研究和文化心理学贯穿到所有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之中。2.Crawford T. Introduction to Human Social Behavior(2nded.).PearsonCustomPublishing,1999.这本书系统地收集厂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些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的有关论述都可以在这本书当中看到。它涵盖广动机、认知发展、社会发展、认知失调、社会影响以及社会行为等诸多领域的文献。3.MillsJ.TheHumanAspect:SelertedWorksin29
andExistentialPsychounalysis,Behaviorism,Phenomenology.WhittierPublicationsInc,1999.这本书值得任何对心理学与哲学感兴趣的人公阅读,它收集了心理学三大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的主要论述。尽管因为写作语言与现在英语存在着差别,但先驱者的思想却是掩饰不住的。多读几遍,你会感受到伟人的思想精髓。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这本书是国内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好书之一,它详细而系统地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作了清楚地论述,本章的专栏1-2就是选自这本书的有关章节。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以提高自已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本章复习题: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3.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怎样看待个体与社会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怎样的历程?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区别?6.社会心理学所取的研究层面有什么特点?7.进行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要经过哪儿步?8.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9.生物理论、学习理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以及角色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30
第二章社会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他人或事物。这些人或事物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则是我们第一次着到的。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而对于新接触的事物,则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心理学家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叫做知觉(它不同于感觉,感觉指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对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已的知觉,对自已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对社会知觉的问题加以分析。一、个人知觉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personperception)。回想一下你自已刚上天学的情景,与你的同学第一次见面,你们之间会互相形成一定的印象。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最初完全决定于这种最初的印象,这种印象对以后双方的交往非常重要。个人知觉涉及到对他人的印象形成、线索以及在形成印象时可能的偏差。1.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印象形成,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31
特性的过程。心理学家S.Asch最早对此进行广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八sh把人格特性分为中心特征(如“热情”和“冷淡”和边缘特征(如“文雅”和“粗鲁”),结果发现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要是按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所起的作用不人。人sch之后,其他心理学家继续对印象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并从以下儿个方面对这个过程的特性做了总结。(1)第一印象在与陷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喜欢或讨厌对方。第一印象包含很多维度,如友善、健康等,但所有这些维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基本维度。Osgood、Suci和Tanenbaum等人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厂我们评价事物时的几个基本维度。在研究中他们给被试一张配对的特质形容词表,让他们把某-特殊的人或物归到这些特质上去。配对特质包括快乐与伤、好与坏、强壮与软弱、温暖与冷淡等。评定的项目包括母亲、玉石等。例如让被试评定母亲是快乐还是悲伤,最后找出了被试评定人或物时的主个基本维度:评价(evaluation)指对他人或并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力量(potency)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活动性(activity)指对他人或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Osgood发现,一且某个人或物被置于这三个维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评定,也无法增如对这个人的信息。同时在这三个维度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一口人们对他人在这个维度上定位,那么对这个人的其他知觉也基本落在同-一地方。初次见面,你一一旦对某个人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之后,会把它延伸到其他方面。所以有人总结说: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止确的,但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