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流行病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y100615授课学期:2012-2013秋季学期授课班级:08预防于立群任课教师: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
讲 稿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 课程编号: y100615 授课学期:2012-2013 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08 预防 任课教师: 于立群 河北联合大学 公共卫生 学院
第4周,第1讲次课程名称:《流行病学》摘要第四章队列研究第一节概述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队列研究的实施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列研究的定义、特点、用途及种类:熟悉队列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因素的确定,结局的确定,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资料收集。[重点】队列研究原理;队列研究的实施。【难点】队列研究的类型: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内容1
1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 第 4 周,第 1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实施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列研究的定义、特点、用途及种类;熟悉队列研究方法的 选择,研究因素的确定,结局的确定,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资料收集。 【重 点】队列研究原理;队列研究的实施。 【难 点】队列研究的类型;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分析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中主要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也是病因推断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队列研究有确定病因的作用。【本讲课程的内容】第四章队列研究CohortStudy第一节概述一、概念第1 学时强调为分析性二、基本原理(掌握)研究,与病例对(一)队列研究的类型及特点照研究概念比较1.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与前瞻性比较,强2)历史性队列研究调本质皆为前3)双向性队列研究瞻性2.特点与病例对照比较异同点1)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组3)由“因”及“果”4)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二)队列研究的目的与病例对照比较异同点1.检验病因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3.研究疾病自然史第二节队列研究的实施(掌握)第 2 学时一、确定研究因素结合CSz长期低剂量的暴露与二、确定研究结局冠心病的关系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一)研究现场重点介绍在实际研究中如何(二)研究人群选择相应暴露1.暴露人群的选择人群(1)职业人群2
2 【本讲课程的引入】分析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中主 要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也是病因推断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 队列研究有确定病因的作用。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四章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基本原理(掌握) (一)队列研究的类型及特点 1.类型 1) 前瞻性队列研究 2) 历史性队列研究 3) 双向性队列研究 2.特点 1) 属于观察法 2) 设立对照组 3) 由“因”及“果” 4) 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二)队列研究的目的 1. 检验病因假设 2. 评价预防效果 3. 研究疾病自然史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实施(掌握) 一、确定研究因素 二、确定研究结局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一)研究现场 (二)研究人群 1. 暴露人群的选择 (1) 职业人群 第 1 学时 强调为分析性 研究,与病例对 照研究概念比 较 历史性队列与 前瞻性比较,强 调本质皆为前 瞻性 与病例对照比 较异同点 与病例对照比 较异同点 第 2 学时 结合 CS2 长期低 剂量的暴露与 冠心病的关系 重点介绍在实 际研究中如何 选择相应暴露 人群
(2)特殊暴露人群(3)一般人群(4)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在实际情况中2、对照人群的选择应选择何种对(1)内对照照(2)特设对照(3)总人口对照统计资料作比较。(4)多重对照四、确定样本大小(一)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1.抽样方法2.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3.预先估计一下失访率,适当扩大样本量各因素对样本(二)影响样本含量的几个因素量大小的影响1.一般人群(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2.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估计失访率,增加相应样本量3.要求的显著性水平4.效力(三)样本含量的计算/2p +=/P.%。 + P,g.)n=(pl-p.)五、资料收集与随访结合职业流行(一)基线资料的收集(掌握)病学介绍如何获取基线资料的方式一般有下列四种:获取基线信息①查阅医院、工厂、单位及个人健康保险的记录或档案②问研究对象或其它能够提供信息的人;③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④境调查与检测。(二)随访(掌握)n
3 (2) 特殊暴露人群 (3) 一般人群 (4)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2、对照人群的选择 (1) 内对照 (2) 特设对照 (3) 总人口对照统计资料作比较。 (4) 多重对照 四、确定样本大小 (一)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1. 抽样方法 2.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 3. 预先估计一下失访率,适当扩大样本量 (二)影响样本含量的几个因素 1. 一般人群(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p0 2. 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3.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4. 效力 (三)样本含量的计算 ( ) ( ) 2 1 0 2 0 0 1 1 2 p p z pq z p q p q n − + + = 五、资料收集与随访 (一)基线资料的收集(掌握) 获取基线资料的方式一般有下列四种: ① 查阅医院、工厂、单位及个人健康保险的记录或档案; ② 问研究对象或其它能够提供信息的人; ③ 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④ 境调查与检测。 (二)随访(掌握) 在实际情况中 应选择何种对 照 各因素对样本 量大小的影响 估计失访率,增 加相应样本量 结合职业流行 病学介绍如何 获取基线信息
1.随访对象与方法2.随访内容3.观察终点4.观察的终止时间:5.随访的间隔6.随访者六、质量控制(掌握)1.调查员的选择:2.调查员培训:3.制定调查员手册:4.监督:①由另一名调查员作抽样重复调查;②人工或用计算机及时进行数值检查或逻辑检错;③定期观察每个调查员的工作;④对不同调查员所收集的变量分布进行比较:③对变量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③在访谈时使用录音机录音等。应注意将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调查员。【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列研究的定义、特点、用途及种类;队列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因素的确定,结局的确定,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资料收集。【本讲课程的作业】1.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区别与联系。2.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对照分别有几种几种选择方法。4
4 1. 随访对象与方法 2. 随访内容 3. 观察终点 4.观察的终止时间: 5.随访的间隔 6. 随访者 六、质量控制(掌握) 1. 调查员的选择: 2. 调查员培训: 3. 制定调查员手册: 4.监督: ① 由另一名调查员作抽样重复调查; ② 人工或用计算机及时进行数值检查或逻辑检错; ③ 定期观察每个调查员的工作; ④ 对不同调查员所收集的变量分布进行比较; ⑤ 对变量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 ⑥ 在访谈时使用录音机录音等。应注意将监督结果及时反馈给 调查员。 【本讲课程的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列研究的定义、特点、用途及种类;队列研究方法的选择, 研究因素的确定,结局的确定,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资料收集。 【本讲课程的作业】 1.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2.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对照分别有几种几种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