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学科的消 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 管可以从文史晢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 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道咸以后,清朝社会政治系统已开始崩解,以皇 权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不足以因应困局。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 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 文明却远远不够。譬如在与西洋交涉中,曾国藩所一贯主张的“以诚待人”其实并未真正得 到遵守。许多中西交涉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解决,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不只是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清代以来的历 史补课。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如孙诒让、廖平、康有为、章太炎(后期)、唐文治、梁漱溟等 已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极有争议,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 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人文学科,也包 括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抉发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为与目前人类 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在这方面,无论晩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 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凤毛麟角。中国经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 1912 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学科的消 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 管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 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道咸以后,清朝社会政治系统已开始崩解,以皇 权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不足以因应困局。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 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 文明却远远不够。譬如在与西洋交涉中,曾国藩所一贯主张的“以诚待人”其实并未真正得 到遵守。许多中西交涉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解决,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不只是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清代以来的历 史补课。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如孙诒让、廖平、康有为、章太炎(后期)、唐文治、梁漱溟等 已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极有争议,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 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人文学科,也包 括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抉发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为与目前人类 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 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凤毛麟角。中国经
学学者应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方面,二 十世纪留下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显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 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 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 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淸以降中华 文明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 力的问题之一。 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 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假如我们把经学理解为一种涵摄价值系统在内的知识体系, 相比于佛学、西洋晢学一社会科学、神学等知识体系的自我清理,经学是远远落后的。我们 还缺少真正系统而通贯的经学史。当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在为之努力,期待陆续看到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邓志峰《衰落呼唤新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是自主性的丧失,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 B.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晚清以降中国付出慘痛代价 C.作者认为未来新经学须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 D.礼学是经学实践性的最初表现形式,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失去了礼的精神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经学衰落的原因之后,提出了“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的观点。 B.文中提到曾国藩等人的事例,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C.文章从三方面论述经学研究要“发生新变”应该如何着手,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D.作者采用对比手法,论证了“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研究要想重新崛起,就必须进行改革,拓宽研究内容,满足其学科的自我要求。 B.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作新的经典诠释,是经学研究应做且要坚持做的 C.经学致用是以经的恒常性即常道来应对时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寻章摘句 D.当前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有待今后研究。 【答案】1.C2.B3.D
学学者应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方面,二 十世纪留下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显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 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 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 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降中华 文明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 力的问题之一。 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 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假如我们把经学理解为一种涵摄价值系统在内的知识体系, 相比于佛学、西洋哲学一社会科学、神学等知识体系的自我清理,经学是远远落后的。我们 还缺少真正系统而通贯的经学史。当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在为之努力,期待陆续看到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邓志峰《衰落呼唤新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是自主性的丧失,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 B. 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晚清以降中国付出惨痛代价。 C. 作者认为未来新经学须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 D. 礼学是经学实践性的最初表现形式,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失去了礼的精神原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析了经学衰落的原因之后,提出了“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的观点。 B. 文中提到曾国藩等人的事例,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C. 文章从三方面论述经学研究要“发生新变”应该如何着手,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D.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论证了“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学研究要想重新崛起,就必须进行改革,拓宽研究内容,满足其学科的自我要求。 B. 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作新的经典诠释,是经学研究应做且要坚持做的。 C. 经学致用是以经的恒常性即常道来应对时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寻章摘句。 D. 当前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有待今后研究。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 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 选出最佳答案。 A项,“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错。依据第一段“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 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 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可知,经学一分为三成为人 文学科,经学作为学科已经不存在了,而不是成为附庸 B项,“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错误。依据第二 段“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可知,B项因果不 D项,“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错误,依据第五段“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 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可知,被取代的是“礼的精神原则”而不是“礼学”。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 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B项,“目的是为晩淸经学硏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错误,依据第二段“晚清的失败 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 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 洋文明却远远不够”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证明“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査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 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D项,“当前还没有系统通贯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错误,依据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 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 选出最佳答案。 A 项,“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错。依据第一段“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 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 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可知,经学一分为三成为人 文学科,经学作为学科已经不存在了,而不是成为附庸。 B 项,“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错误。依据第二 段“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可知,B 项因果不 成立。 D 项,“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错误,依据第五段“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 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可知,被取代的是“礼的精神原则”而不是“礼学”。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 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B 项,“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错误,依据第二段“晚清的失败 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 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 洋文明却远远不够”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证明“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 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D 项,“当前还没有系统通贯 的 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错误,依据
最后一段“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 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可知,D项条件与结果颠倒。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 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 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 间词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 然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 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 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的技术 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 驾驶汽车。此外,5G网络毎平方公里可支持1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智慧 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 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 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 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年01月13日) 材料二 在3G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G 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 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 Polar方案
最后一段“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 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可知,D 项条件与结果颠倒。 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 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 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 间词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 3G 到 4G 的渐进变化截 然不同,5G 是一种“量子跃迁”。在 5G 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 4K 的电影理论 上不超过 18 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 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 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 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 的技术 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 500 公里的设备,因此 5G 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 驾驶汽车。此外,5G 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 100 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智慧 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 30 年将人连 接起来,接下来 30 年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 5G 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 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 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 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 5G 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 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 年 01 月 13 日) 材料二: 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 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 Polar 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 5G 行业的领导者。 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 LDPC 方案,控制通道采用 Polar 方案
各公司在D码上的专利数 各公司在a码上的专利数 华为三星高通州松下14 图一: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图二:各公司在 Polar码上的专利数 (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但在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 襟见肘。在5G领域,毎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 已经超过14亿,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 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这些都从客观上促进了5G产业在国内的快 速发展。 (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 难。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 右的时间。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 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 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 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 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 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 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 入,联合创新。日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
图一:各公司在 LDPC 码上的专利数 图二:各公司在 Polar 码上的专利数 (摘编自《透视 5G 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 年 5 月 14 日) 材料三: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但在 5G 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 襟见肘。在 5G 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 1G、2G 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 已经超过 14 亿,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 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这些都从客观上促进了 5G 产业在国内的快 速发展。 (摘编自《5G 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 年 1 月 11 日) 材料四: 虽然 5G 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 难。4G 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 4 到 5 年的时间,而 5G 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 右的时间。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 同时还要解决 4G 与 5G 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 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 5G 更加 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 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 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 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 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 在行业融通方面,5G 要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 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