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秦腔》选段,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秦腔,就源于秦川的西府。在西府,民性(dn)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 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方极 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的能唱, 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_甲,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 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 堆下:乙,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 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 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 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 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 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 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丙,高 兴了,唱“快板”,高兴得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 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yn) 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 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 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3分 ①(dun)_厚 ②涤荡 ③(yin)平 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②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 ③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川西府人的说话颇具特色,秦腔的兴起与此地方言的声韵有关 B.秦腔能够消除秦人劳苦生活中的困乏,成为他们的生命要素之一。 C.秦人通过学习秦腔而熟悉了一本本整套的剧本,从中得到了教育。 D.秦腔只用来吼出收获的狂喜,不用来吟诵所谓伟大的永恒的爱情 4.人生况味有苦有乐,下列诗句表达了在苦中也能感受到乐的一项是(3分) A.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B.古来苦乐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 北京市西城区 2019-2020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第 Ⅰ 卷 一、阅读《秦腔》选段,完成 1~4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秦腔,就源于秦川的西府。在西府,民性(dūn) 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 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方极 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的能唱, 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 甲 ,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 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 堆下; 乙 ,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 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 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 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 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 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 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 丙 ,高 兴了,唱“快板”,高兴得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 “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yùn) 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 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 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3 分) ①(dūn) 厚 ②涤. 荡 ③(yùn) 平 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②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 ③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秦川西府人的说话颇具特色,秦腔的兴起与此地方言的声韵有关。 B.秦腔能够消除秦人劳苦生活中的困乏,成为他们的生命要素之一。 C.秦人通过学习秦腔而熟悉了一本本整套的剧本,从中得到了教育。 D.秦腔只用来吼出收获的狂喜,不用来吟诵所谓伟大的永恒的爱情。 4.人生况味有苦有乐,下列诗句表达了在苦中也能感受到乐的一项是(3 分) A.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B.古来苦乐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5~8题。(每题3分,共12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记录他们言行的《论语》《孟子》,与《大学》 《中庸》被合称为“四书”。 B.《左传》是纪传体史书,写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如邹忌讽谏、蹇叔哭 师、樊哙闯帐等等 C.《庄子》中常借助寓言故事来表达哲理,如用庖丁解牛阐释养生之道,用鲲化鹏而 南徙来表达对自由的理解。 D.《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小说中写到的自己和爷爷之间美好快乐的童年往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 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游玩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过:访问 C.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天下可运于掌 皆以美于徐公 D.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
2 二、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 5~8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记录他们言行的《论语》《孟子》,与《大学》 《中庸》被合称为“四书”。 B.《左传》是纪传体史书,写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如邹忌讽谏、蹇叔哭 师、樊哙闯帐等等。 C.《庄子》中常借助寓言故事来表达哲理,如用庖丁解牛阐释养生之道,用鲲化鹏而 南徙来表达对自由的理解。 D.《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小说中写到的自己和爷爷之间美好快乐的童年往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 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游玩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过:访问 C.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天下可运于.掌 皆以美于.徐公 D.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8.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必告辞呢 C.土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人没有贤能不肖的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三、(共7分) 9.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②群臣吏民,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侍坐》) ④吾入关,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⑤深秋时节,同学们相约登山,远望漫山红叶,不由自主地吟咏“ 四、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10~11题。(共9分)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们的脚是用绳子吊焦了的,下 水捕魚起水的时候般户就在寊的颈子忐疑彀地一挤!吐了更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 魚,卖魚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般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 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 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 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 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10.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饲养小姑娘”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小姑娘”被当成动物对待的状态。 B.作者写船户并没有虐待墨鸭,反衬出带工老板等人对包身工没有起码的温情。 C.选文第二段使用反复手法,意在表达对16世纪的痛恨,感情的表达格外强烈 D.“黑夜”“黎明”有象征意味,表达了对剥削制度的诅咒及对光明前途的信 11.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墨鸭,实际上写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6分) 第Ⅱ卷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共18分)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3 8.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必告辞呢 C.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人没有贤能不肖的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三、(共 7 分) 9.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②群臣吏民,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 。(《侍坐》) ④吾入关,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⑤深秋时节,同学们相约登山,远望漫山红叶,不由自主地吟咏“ , ”。 四、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 10~11 题。(共 9 分)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 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 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 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 道。这儿有的是 20 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 16 世纪封建 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 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10.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饲养小姑娘”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小姑娘”被当成动物对待的状态。 B.作者写船户并没有虐待墨鸭,反衬出带工老板等人对包身工没有起码的温情。 C.选文第二段使用反复手法,意在表达对 16 世纪的痛恨,感情的表达格外强烈。 D.“黑夜”“黎明”有象征意味,表达了对剥削制度的诅咒及对光明前途的信心。 11.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墨鸭,实际上写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6 分) 第 Ⅱ 卷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6 题。(共 18 分) 左忠毅公①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 试衷暖名奀忠公公矍然注视是卷即面第~廴入使拜太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 者,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饞, 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訾,目光如炬,怒曰:“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 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 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岀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 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进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 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①左忠毅公,左光斗,明末人,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被迫害致死。后得平反 谥为“忠毅”。②先君子,对已过世的父亲的称呼。③宗老,同族的前辈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询问 B.引入,微指左公处 微:暗中 C.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俟:等待 D.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手长饞,为除不洁者 B.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C.乃奋臂以指拨貲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D.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或劝以少休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跟随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门 B.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哭泣着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 C.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让两个士卒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 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5分)
4 先君子②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 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 者,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 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 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 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 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 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③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①左忠毅公,左光斗,明末人,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被迫害致死。后得平反, 谥为“忠毅”。②先君子,对已过世的父亲的称呼。③宗老,同族的前辈。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询问 B.引入,微.指左公处 微:暗中 C.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俟:等待 D.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B.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C.乃.奋臂以指拨眥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D.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或劝以.少休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跟随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门 B.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哭泣着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 C.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 D.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让两个士卒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 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5 分)
16.文章题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什么第三段主要写史可法?请简要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7~19题。(共12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吕氏舂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②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 “乃见青眼” 17.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自己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 B.首联“倚晩睛”写出诗人趁傍晩天晴登快阁欣赏美景的轻快心情。 C.颈联以“绝弦”写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写自己青睐美酒。 D.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18.尾联借“笛”表现愉悦的心情,下列诗句中“笛”蕴含的情感与此类似的一项是(3分) A.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南北朝·佚名《折杨柳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唐·王维《陇头吟》) C.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D.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宋·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6分)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共20分) 丝脉天涯 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州永福桥边上的永福里闹中取静,6号的好婆有孙儿孙女。四 月以后,天井里的桑树开始长出绿叶,到了初夏,一片片绿油油似铜钱般挂满枝头。小孙女 聚精会神地看蚕宝宝吃桑叶,不久作茧自缚的蚕宝宝吐出来的丝会变成她发辫上的蝴蝶结, 这太不可思议了! ②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若干年后的历史课上,讲到丝绸之路时,那些小小的蚕宝宝吐 出的丝竟然会成为古代中国通往西天路上的主角。柔软细腻光滑的丝绸被驮在马匹、骆驼身 上,穿越沙漠,从长安岀发,途经西域、中亚,通往西亚、南亚,向西抵达地中海沿岸直至 罗马 ③自古以来苏州百姓是不大在意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也不关注朝廷里王上王下,只是 关紧门过日子。一代代承继桑蚕织帛的手艺,静静地织着江南的一片湖光山色。在他们的天 地里,有鱼米的丰饶,有丝绸的柔滑,没有江湖厮杀,没有官场倾轧。这里的长辈们不给男 孩灌输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更是教导女孩乖巧温顺、安分守己。不过话说回来,桑蚕丝织 若没有这样一份安心宁静,又如何把湖光山色、春华秋实、凤鸾蝶舞等大自然与人世间的风 物情趣变成绸缎上的风华?
5 16.文章题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什么第三段主要写史可法?请简要分析。(4 分)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7~19 题。(共 12 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①,青眼聊因美酒横②。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②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 “乃见青眼”。 17.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自己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 B.首联“倚晚晴”写出诗人趁傍晚天晴登快阁欣赏美景的轻快心情。 C.颈联以“绝弦”写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写自己青睐美酒。 D.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18.尾联借“笛”表现愉悦的心情,下列诗句中“笛”蕴含的情感与此类似的一项是(3 分) A.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南北朝•佚名《折杨柳歌》) B.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唐•王维《陇头吟》) C.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D.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宋•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6 分)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0~23 题。(共 20 分) 丝脉天涯 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州永福桥边上的永福里闹中取静,6 号的好婆有孙儿孙女。四 月以后,天井里的桑树开始长出绿叶,到了初夏,一片片绿油油似铜钱般挂满枝头。小孙女 聚精会神地看蚕宝宝吃桑叶,不久作茧自缚 ....的蚕宝宝吐出来的丝会变成她发辫上的蝴蝶结, 这太不可思议了! ②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若干年后的历史课上,讲到丝绸之路时,那些小小的蚕宝宝吐 出的丝竟然会成为古代中国通往西天路上的主角。柔软细腻光滑的丝绸被驮在马匹、骆驼身 上,穿越沙漠,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中亚,通往西亚、南亚,向西抵达地中海沿岸直至 罗马…… ③自古以来苏州百姓是不大在意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也不关注朝廷里王上王下,只是 关紧门过日子。一代代承继桑蚕织帛的手艺,静静地织着江南的一片湖光山色。在他们的天 地里,有鱼米的丰饶,有丝绸的柔滑,没有江湖厮杀,没有官场倾轧。这里的长辈们不给男 孩灌输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更是教导女孩乖巧温顺、安分守己。不过话说回来,桑蚕丝织 若没有这样一份安心宁静,又如何把湖光山色、春华秋实、凤鸾蝶舞等大自然与人世间的风 物情趣变成绸缎上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