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
•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
明考向·考情预览 考情分析 网络构建 研析考情 知识概览 考向定位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或带电 体)受力和在力的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问题.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②匀 速度公式v=0+at 位移公式x=!+at2 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③动力学的两 类基本问题;④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问 基本公式 电体)在电场、磁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说匀变速直(△4 题;⑤行车安全问题;⑥带电粒子(或带|变速直 导出公式 问题;⑦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分析等.考 查的主要方法和规律有动力学方法、图象 速度位移公式2-2=2ax 平均速度公式。t 法、运动学的基本规律、临界问题等. 应考策略抓住“两个分折”和“一个桥 牛顿第一定律 牛 顿第二定律的四性 梁”.“两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和 牛顿第二定律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运动情景或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 梁”是指“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 牛顿第三定律 超重与失重 梁”.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解决问题
研 析 考 情 知 识 概 览 考向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 (或带电 体 )受力和在力的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问题.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②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③动力学的两 类基本问题;④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问 题;⑤行车安全问题;⑥带电粒子 (或带 电体 )在电场、磁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⑦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分析等.考 查的主要方法和规律有动力学方法、图象 法、运动学的基本规律、临界问题等. 应考策略 抓住“两个分折”和“一个桥 梁”.“两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和 “运动情景或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 梁”是指“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 梁”.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解决问题
析考点·核心突破 高频考点 个个击破 考点山匀变速直线远动规律的应用 1基本公式 0=vo+at, x=vot+at,02-00=2ax 2.重要推论 70+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0==2利用 平均速度测瞬时速度);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任意连续两个相等时间(刀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 量:Ax=ar(用“逐差法”测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基本公式 v=v0+at,x=v0t+ 1 2 at2,v 2-v 2 0=2ax. 2.重要推论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2= v= x t = v0+vt 2 (利用 平均速度测瞬时速度);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vs/2= v 2 0+v 2 t 2 ;任意连续两个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 量:Δx=aT2 (用“逐差法”测加速度).
例假设一列动车通过一条山洞隧道的全部过程可 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动车长为L,通过隧道的加 速度大小为a,动车全身通过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的时间分 别为t1和t求动车车头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解法一:设动车车头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动 车车头到达隧道入口处的速度为1,由运动学公式有L=U11 动车车头到达隧道出口处的速度为v2,由运动学公式有 L=212-y
假设一列动车通过一条山洞隧道的全部过程可 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动车长为 L,通过隧道的加 速度大小为 a,动车全身通过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的时间分 别为 t1和 t2.求动车车头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 解法一:设动车车头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t,动 车车头到达隧道入口处的速度为 v1,由运动学公式有 L=v1t1 - 1 2 at2 1. 动车车头到达隧道出口处的速度为 v2,由运动学公式有 L=v2t2- 1 2 at2 2
动车车头由隧道入口处运动至隧道出口处,由运动学公 式有v1-02=mt, 解得=2-_ a tt 2 解法二:设动车车头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从动车车头到 达隧道入口处开始计时,动车通过隧道入口的平均速度等于 1/2时刻的瞬时速度o,则a1= 动车通过隧道出口的平均速度等于(+t/2)时刻的瞬时 速度a2,则2t2
动车车头由隧道入口处运动至隧道出口处,由运动学公 式有 v1-v2=at, 解得 t= L a · t2-t1 t1t2 - t2-t1 2 . 解法二:设动车车头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t,从动车车头到 达隧道入口处开始计时,动车通过隧道入口的平均速度等于 t1/2 时刻的瞬时速度 v1, 则 v1= L t1 . 动车通过隧道出口的平均速度等于(t+t2/2)时刻的瞬时 速度 v2,则 v2= L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