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7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间题讨论等方法达成;达成情况通过作业、测验、考试等成绩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修课学生调查问卷法、课程考核过程分析法或课程成绩分析法。六、课程成绩评定(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课堂小测验和实验教学,结课后进行期末考试。最终成绩由作业成绩、测验成绩、课程实验考评、期末考试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作业测验课程实验期末考试10%2 0%2 0%50%本课程课后作业在相关内容课堂教学后布置,共5-7次,在学习通提交;课堂小测验共3-5次,随堂在学习通完成;课程实验共2次,线下结合线上完成,在学习通中提交实验报告;期末考试1次,线下完成。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现代信号分析和处理》,张旭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参考书:1.《现代信号处理》,张贤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3版。2.《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卜雄洙、吴键、牛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3.《MATLAB辅助现代工程数字信号处理》,李益华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编制(任课教师)张晓青、司娟宁2024.8.16审核(学科、专业负祝连庆2024年8月责人)批准(主管院长)张雯2024年8月24
24 3、4、6、7 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问题讨论等方法达成;达成情况通过作业、测验、 考试等成绩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修课学生调查问卷法、课程考核过程分析法或课程成 绩分析法。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课堂小测验和实验教学,结课后进行期末考试。最终成绩 由作业成绩、测验成绩、课程实验考评、期末考试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作业 测验 课程实验 期末考试 10% 20% 20% 50% 本课程课后作业在相关内容课堂教学后布置,共 5-7 次,在学习通提交;课堂小测验共 3-5 次,随堂在学习通完成;课程实验共 2 次,线下结合线上完成,在学习通中提交实验报 告;期末考试 1 次,线下完成。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现代信号分析和处理》,张旭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1 月第 1 版。 参考书: 1.《现代信号处理》,张贤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2 月第 3 版。 2.《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卜雄洙、吴键、牛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7 月 第 1 版。 3.《MATLAB 辅助现代工程数字信号处理》,李益华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7 月第 2 版。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张晓青、司娟宁 2024.8.16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祝连庆 2024 年 8 月 批准(主管院长) 张雯 2024 年 8 月
《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IS501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编码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团考查ResearchMethods口公共必修课学分1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总学时16口补修课团其他专业主干课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0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其他_先修课程(已具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说明:根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本课程特性与内涵,概括性的确定出学习者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学习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科研选题及信息收集方式、科研方法与思维方法、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科研方法的实践与应用、科研探索的机智运筹、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与策略、发明创造方法与专利申请规程,参加学术会议及报告的知识和方法等,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完成科研选题和信息收集;2.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运用合理的科研思维方法,培养自己的科研技能;3.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完成科技论文、专利等,实现科研成果输出。25
25 《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编码 IS501 英文名称 Research Methods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 专业主干课 学分 1 总学时 16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 一、课程教学目标 (说明:根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本课程特性与内涵,概括性的确定出学习者学习该课 程后,在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学习科 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科研选题及信息收集方式、科研方法与思维方法、 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科研方法的实践与应用、科研探索的机智运筹、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 与策略、发明创造方法与专利申请规程,参加学术会议及报告的知识和方法等,为学生开展 科学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完成科研选题和信息收集; 2. 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运用合理的科研思维方法,培养自己的科研技能; 3. 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能够完成科技论文、专利等,实现科研成果输出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第一章科研与科研方法第一节科学与科学认识掌握科研与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科研第二节科研特征与价值特征及价值、科研方法及其分类。第三节科研方法及作用第二章科研过程与程序掌握科研基本过程及其概念,明确自然第一节科研基本过程概论21科学的研究特点与基本程序。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程序第三章问题分析与选题第一节问题的层次分析掌握问题层次分析法,了解不同课题的3第二节课题来源和类型来源与类型,掌握科研选题原则与方式、第三节选题原则与方式科研信息与查新等。第四节科研信息及查新第四章科研方法及启示第一节科研方法层次掌握科研方法的基本层次,了解经典科第二节经典科研方法研方法和现代科研方法。第三节现代科研方法第五章科研思维及培养第一节科研思维概论结合科研思维示例,掌握典型的科研思第二节典型科研思维25维方式、价值、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第三节创新思维培养第四节科研思维示例掌握专利撰写和申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第六章专利撰写与申请流程,掌握专利基础知识、理解专利法第一节发明创造概论条、掌握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方法,具6第二节专利特征及类型有专利检索与分析能力,具备独立撰写第三节专利撰写与申请和申请专利的能力,并能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进行评价。第七章学术会议及报告理解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掌握学术会议第一节会议类型与模式的参与技巧,提高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第二节报告准备与演讲增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自主学26
26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一章 科研与科研方法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认识 第二节 科研特征与价值 第三节 科研方法及作用 掌握科研与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科研 特征及价值、科研方法及其分类。 2 2 第二章 科研过程与程序 第一节 科研基本过程概论 第二节 自然科学研究程序 掌握科研基本过程及其概念,明确自然 科学的研究特点与基本程序。 1 3 第三章 问题分析与选题 第一节 问题的层次分析 第二节 课题来源和类型 第三节 选题原则与方式 第四节 科研信息及查新 掌握问题层次分析法,了解不同课题的 来源与类型,掌握科研选题原则与方式、 科研信息与查新等。 3 4 第四章 科研方法及启示 第一节 科研方法层次 第二节 经典科研方法 第三节 现代科研方法 掌握科研方法的基本层次,了解经典科 研方法和现代科研方法。 2 5 第五章 科研思维及培养 第一节 科研思维概论 第二节 典型科研思维 第三节 创新思维培养 第四节 科研思维示例 结合科研思维示例,掌握典型的科研思 维方式、价值、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2 6 第六章 专利撰写与申请 第一节 发明创造概论 第二节 专利特征及类型 第三节 专利撰写与申请 掌握专利撰写和申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 流程,掌握专利基础知识、理解专利法 条、掌握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方法,具 有专利检索与分析能力,具备独立撰写 和申请专利的能力,并能对专利申请文 件的质量进行评价。 2 7 第七章 学术会议及报告 第一节 会议类型与模式 第二节 报告准备与演讲 理解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掌握学术会议 的参与技巧,提高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增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自主学 2
第三节典型的会议示例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第四节国际会议常用语第八章研究性学习科研结合经典科研示例,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节研究性学习特点0基本概念、主要特点、模型构建、分类2第二节研究性学习科研方式、重要作用等。第三节经典科研示例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按照课程核心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和研讨,讲授课程重点知识和关键方法,并围绕一些关键间题进行示例分析和研讨。四、课程思政内容(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入手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教育。)1.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科学探索的客观性、理性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2.科研伦理教育:介绍科研活动中的伦理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3.社会责任意识:讨论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科研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4.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和中国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课堂研讨、作业、实践三方面的考核来促进达成并进行评价;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最终通过考核过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评价。27
27 第三节 典型的会议示例 第四节 国际会议常用语 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8 第八章 研究性学习科研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特点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科研 第三节 经典科研示例 结合经典科研示例,掌握研究性学习的 基本概念、主要特点、模型构建、分类 方式、重要作用等。 2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取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文献 阅读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按照课程核心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和研讨,讲授课程重点知识和关 键方法,并围绕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示例分析和研讨。 四、课程思政内容 (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 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入手 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教育。) 1.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科学探索的客观性、理性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和创新意识。 2.科研伦理教育:介绍科研活动中的伦理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尊重他人知识 产权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 3.社会责任意识:讨论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 识到科研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4.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和中国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情怀。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 与评价方式) 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课堂研讨、作业、实践三方面的考核来促进达成并进行评价;课 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最终通过考核过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课程总评成绩包括3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研讨、作业按时提交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10%,要求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和研讨。2.科研方法论学习心得与体会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3.科研论文或专利等撰写剖析作业,占总评成绩的50%。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张伟刚著《科研方法导论》(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20.4参考书: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编制(任课教师)祝连庆2024年8月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祝连庆2024年8月张雯批准(主管院长)2024年8月28
28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 课程总评成绩包括 3 个方面: 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研讨、作业按时提交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 10%,要求 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和研讨。 2. 科研方法论学习心得与体会作业,占总评成绩的 40%。 3. 科研论文或专利等撰写剖析作业,占总评成绩的 50%。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张伟刚著.《科研方法导论》(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20.4 参考书: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祝连庆 2024 年 8 月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祝连庆 2024 年 8 月 批准(主管院长) 张雯 2024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