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2018届髙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 语文 2017.11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 作者以一种 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 ,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 走,欣赏啊!”则更 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 经典之作”。 A.体悟 流淌 振聋发聩 B.领 悟展现 振聋发聩 C.体悟 展现 醍醐灌顶 D.领 悟流淌 醍醐灌顶 A(①体悟:强调在实践中的感受、感悟,领悟侧重于理论性的体会: ②流 淌:液体流动。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根据语境应选“流淌” ③振聋发 聩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 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根据语境应选“振聋发 聩”) 2.下列选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B.不为 五斗米折腰 C.吃一堑,长一智 D.初 生牛犊不怕虎 B(A.“癞蛤蟆”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之人;B.“五斗米”借代微薄的俸禄:C.堑: 壕沟,比喻困难、挫折;D.犊:小牛,比喻思想上很少顾虑的青年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脉冲星导航团队还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持续探测26颗脉冲星以建立精 确的脉冲星导航数据库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B.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儿童、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以 降低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 C.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 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D.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为推动 共同发展开出中国良方,向世界释放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号。 D(A.句式杂糅;B.搭配不当,“降低”与“出现”不搭配,应改为“减少”; C.成分残缺,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 4.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 慨地说 B.程一鸣教授将自己的学术专著送给爱徒王斌,他在扉页上写下“王斌同学惠 存”的字样。 C.主持人黄乐乐说:“感谢嘉宾吴小明,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 部 D.李烨对张进说:“非常感谢你这次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下次如果你有什 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江苏苏州市 2018 届高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 语 文 2017. 1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 ▲ 。作者以一种 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 缓 ▲ ,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 走,欣赏啊!”则更 ▲ ,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 经典之作”。 A.体悟 流淌 振聋发聩 B.领 悟 展现 振聋发聩 C.体悟 展现 醍醐灌顶 D.领 悟 流淌 醍醐灌顶 A (①体悟:强调在实践中的感受、感悟,领悟侧重于理论性的体会; ②流 淌:液体流动。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根据语境应选“流淌”; ③振聋发 聩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 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根据语境应选“振聋发 聩”) 2.下列选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B.不为 五斗米折腰 C.吃一堑,长一智 D.初 生牛犊不怕虎 B (A.“癞蛤蟆”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之人;B.“五斗米”借代微薄的俸禄;C.堑: 壕沟,比喻困难、挫折;D.犊:小牛,比喻思想上很少顾虑的青年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脉冲星导航团队还计划用 5 至 10 年的时间,持续探测 26 颗脉冲星以建立精 确的脉冲星导航数据库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B.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儿童、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以 降低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 C.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 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D.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为推动 共同发展开出中国良方,向世界释放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号。 D (A.句式杂糅;B.搭配不当,“降低”与“出现”不搭配,应改为“减少”; C.成分残缺,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 4.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 慨地说。 B.程一鸣教授将自己的学术专著送给爱徒王斌,他在扉页上写下“王斌同学惠 存”的字样。 C.主持人黄乐乐说:“感谢嘉宾吴小明,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 部!” D.李烨对张进说:“非常感谢你这次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下次如果你有什 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B(惠存:敬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A.“府上”是对 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C.荣幸是谦辞;D.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辞。多用 于求人相助或表达感谢时的客气话,不能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 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 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 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 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C(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B.“花 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批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此处写洒扫迎 新,不合语境。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表达的是惜春、伤 春之感,而非“中秋佳节”。)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彦仙传 李彦仙,字少严,宁州彭原人。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瞤敌人纵牧 取其善马以归。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 李彦仙字少严,宁州彭原人。他家住在近边地的地方,每次出来必定暗地观察山 川形势,或者窥视敌人放牧,抢取敌人的好马回去。靖康元年(1126),金人进犯 边境,郡县召募军队起兵救护朝廷,彦仙于是率领士兵应募,补承节郎。 2.河东陷,彦仙拔归,道出陕,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弥大与语,壮之,留为裨 将,戍淆、渑间。金人再犯汴,时彦仙为石壕尉,坚守三觜,民争依之。下令曰 “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众 皆奋。金人攻三觜,彦仙战佯北,金人追之,伏发,掩杀千计,分兵四出,下五 十余壁 河东陷落,彦仙脱身归来,道出陕西,以兵事拜见守臣李弥大,李弥大与他谈话, 很赏识他,留他担任副将,戍守、渑二州之间。金人再次进犯汴京,当时彦仙任 石壕县尉,坚守三觜,百姓争相依附于他。他下令说:“县尉与本县人不同,不 像你们家室、祖坟都在这里,今天县尉替你们守卫,如果不尽力,那么金人将会 在街市上把你们的尸体示众。”大家都奋勇争先。金人攻打三觜,彦仙假装战败, 金人追击,彦仙埋伏出击,掩杀金人数以千计,分兵四面出击,攻下五十多座营 垒 3.初,金人得陕,用降者守之,使招集散亡,彦仙阴遣士厕其间,金人不觉。乃 引兵攻其南郭,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十内应,噪而入,复陕州 开始,金人得到陕州,任用投降的人守卫,使他召集流亡,彦仙暗地派士兵置身 其间,金人没有觉察。于是引兵攻打金人的南外城,晚上派军队暗中迫近东北角 金人招纳的士兵做内应,喧哗而进,收复陕州
B (惠存:敬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A.“府上”是对 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C.荣幸是谦辞;D.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辞。多用 于求人相助或表达感谢时的客气话,不能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 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 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 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 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C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B.“花 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批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此处写洒扫迎 新,不合语境。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表达的是惜春、伤 春之感,而非“中秋佳节”。)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李彦仙传 1.李彦仙,字少严,宁州彭原人。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瞷敌人纵牧, 取其善马以归。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 李彦仙字少严,宁州彭原人。他家住在近边地的地方,每次出来必定暗地观察山 川形势,或者窥视敌人放牧,抢取敌人的好马回去。靖康元年(1126),金人进犯 边境,郡县召募军队起兵救护朝廷,彦仙于是率领士兵应募,补承节郎。 2.河东陷,彦仙拔归,道出陕,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弥大与语,壮之,留为裨 将,戍淆、渑间。金人再犯汴,时彦仙为石壕尉,坚守三觜,民争依之。下令曰: “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众 皆奋。金人攻三觜,彦仙战佯北,金人追之,伏发,掩杀千计,分兵四出,下五 十余壁。 河东陷落,彦仙脱身归来,道出陕西,以兵事拜见守臣李弥大,李弥大与他谈话, 很赏识他,留他担任副将,戍守、渑二州之间。金人再次进犯汴京,当时彦仙任 石壕县尉,坚守三觜,百姓争相依附于他。他下令说:“县尉与本县人不同,不 像你们家室、祖坟都在这里,今天县尉替你们守卫,如果不尽力,那么金人将会 在街市上把你们的尸体示众。”大家都奋勇争先。金人攻打三觜,彦仙假装战败, 金人追击,彦仙埋伏出击,掩杀金人数以千计,分兵四面出击,攻下五十多座营 垒。 3.初,金人得陕,用降者守之,使招集散亡,彦仙阴遣士厕其间,金人不觉。乃 引兵攻其南郭,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 开始,金人得到陕州,任用投降的人守卫,使他召集流亡,彦仙暗地派士兵置身 其间,金人没有觉察。于是引兵攻打金人的南外城,晚上派军队暗中迫近东北角, 金人招纳的士兵做内应,喧哗而进,收复陕州
4.三年,娄宿悉兵自蒲、解大入,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金兵大溃,娄宿仅以身 免。授右武大夫。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期以三旬必拔。彦仙意气如 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 建炎三年(1129),娄宿尽其所有军队从蒲、解二地大举进入,彦仙在中条山伏兵 阻击,金兵大败溃散,娄宿仅以身免。彦仙被授予右武大夫。娄宿率领叛将折可 求所部号称十万人来攻打陕州,期望用三十天时间一定攻克。彦仙意态像平常 样,登上望楼,大肆作技宴乐,暗中使人系绳而出,焚烧金人攻城的器具,金人 惊愕而退却。 5.彦仙日与金人战,将士未尝解甲。娄宿雅奇彦仙才,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 仙斩其使。彦仙曰:“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 集身如猬,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遂投河死,年三十六。乾 道八年,易谥忠威。 彦仙每天与金人战斗,将士们未曾解甲。娄宿很惊奇彦仙的才能,曾经用河南兵 马元帅的官职引诱他,彦仙斩杀了金人使者。彦仙说“:我宁可做宋朝的鬼,也 不需要你的富贵!”州城陷落,彦仙率领大家展开巷战,箭头像刺猬一样集中在 他身上,战斗愈加努力。金人爱惜他的才能,重赏招募人生擒他。于是投黄河而 死,终年三十六岁。乾道八年(1172),易谥号“忠威” 6.彦仙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贵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有筹略,善 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胎,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 如。金人疑有伏,引去,彦仙追袭于隘,躏死相枕。关以东皆下,陕独存。彦仙 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战,金人不得西 彦仙以信义治理陕州,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贷。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 士兵乐意为其所用。他具有运筹谋略,善于应变。曾经强取土地到青涧一带,突 然遇见金人,众人惊愕失措地望着,李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安闲地占据 柳林,解下盔甲轻松自如(毫不紧张)。金人怀疑有埋伏,引兵而去,彦仙追袭金 人于险要之处,金人践踏伤害纵横相枕。关东都被金人攻下,惟独陕州保全。彦 仙以孤城控扼要冲之处又一年多,大大小小战斗二百次,金人不能西进。 (节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东陷,彦仙拔归 拔:攻 取 (拔:解救、脱身) B.彦仙阴遣士厕其间 厕:参与,混杂 C.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 啖:引诱,诱惑 D.犯令者虽贵不贷 贷:宽恕,饶恕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勤王:原义是指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王有难,地位和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 时,臣子起兵救援。 B.“补”“授”在文言文中都与官员任职相关。其他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 “拜”、“除”、“辟”、“致仕”等。B(“致任”指辞官) C.“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岳飞在《满江红》 中用“靖康耻”指代北宋灭亡的耻辱 D.河东:黄河自北而南流经陕西、山西省境,古代把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 地区为“河东”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4.三年,娄宿悉兵自蒲、解大入,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金兵大溃,娄宿仅以身 免。授右武大夫。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期以三旬必拔。彦仙意气如 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 建炎三年(1129),娄宿尽其所有军队从蒲、解二地大举进入,彦仙在中条山伏兵 阻击,金兵大败溃散,娄宿仅以身免。彦仙被授予右武大夫。娄宿率领叛将折可 求所部号称十万人来攻打陕州,期望用三十天时间一定攻克。彦仙意态像平常一 样,登上望楼,大肆作技宴乐,暗中使人系绳而出,焚烧金人攻城的器具,金人 惊愕而退却。 5.彦仙日与金人战,将士未尝解甲。娄宿雅奇彦仙才,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 仙斩其使。彦仙曰:“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 集身如猬,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遂投河死,年三十六。乾 道八年,易谥忠威。 彦仙每天与金人战斗,将士们未曾解甲。娄宿很惊奇彦仙的才能,曾经用河南兵 马元帅的官职引诱他,彦仙斩杀了金人使者。彦仙说“:我宁可做宋朝的鬼,也 不需要你的富贵!”州城陷落,彦仙率领大家展开巷战,箭头像刺猬一样集中在 他身上,战斗愈加努力。金人爱惜他的才能,重赏招募人生擒他。于是投黄河而 死,终年三十六岁。乾道八年(1172),易谥号“忠威”。 6.彦仙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贵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有筹略,善 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 如。金人疑有伏,引去,彦仙追袭于隘,躏死相枕。关以东皆下,陕独存。彦仙 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战,金人不得西。 彦仙以信义治理陕州,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贷。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 士兵乐意为其所用。他具有运筹谋略,善于应变。曾经强取土地到青涧一带,突 然遇见金人,众人惊愕失措地望着,李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安闲地占据 柳林,解下盔甲轻松自如(毫不紧张)。金人怀疑有埋伏,引兵而去,彦仙追袭金 人于险要之处,金人践踏伤害纵横相枕。关东都被金人攻下,惟独陕州保全。彦 仙以孤城控扼要冲之处又一年多,大大小小战斗二百次,金人不能西进。 (节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河东陷,彦仙拔归 拔:攻 取 (拔:解救、脱身) B.彦仙阴遣士厕其间 厕:参与,混杂 C.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 啖:引诱,诱惑 D.犯令者虽贵不贷 贷:宽恕,饶恕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勤王:原义是指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王有难,地位和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 时,臣子起兵救援。 B.“补”“授”在文言文中都与官员任职相关。其他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 “拜”、“除”、“辟”、“致仕”等。B (“致任”指辞官) C.“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岳飞在《满江红》 中用“靖康耻”指代北宋灭亡的耻辱。 D.河东:黄河自北而南流经陕西、山西省境,古代把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 地区为“河东”。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4分) (李彦仙)在晚上派军队暗中迫近东北角,招纳的士兵从金兵内部响应,鼓噪喧哗 着进入(金营),收复了陕州。(得分点:“薄”、“内应”、“噪”、“复”, 各1分) (2)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4分) 众人惊愕失措地望着,李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安闲地占据柳林,解下盔 甲轻松自如(毫不紧张)。(得分点:“愕眙”、“植”、“据”、“解甲自如” 各1分) 9.请概括本文传主李彦仙用兵上的特点。(4分) ①有谋略; ②善应变 ③善激励 ④与士兵同甘共苦。(每 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① 司马光 灵台无事日休休°,安乐由来不外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间游。 松篁亦足开青眼,桃李何妨插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 【注】①邵尧夫:邵雍(1011-1077年),北宋理学家,自号安乐先生,司马光退 居洛阳时与其成了莫逆之交。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 官,此处为戏称。②灵台:心。休休:乐道之心。语出《诗经》:“良士休休” 0.这首诗刻画了邵尧夫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①思想(性格):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旷达和乐、随遇而安、淡泊恬静等 ②生活:悠闲清雅、潇洒快活; ③品质:志趣高洁。(三个特点各2分) 11.分析尾联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①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的乐天知命或无奈 ②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对坚贞高洁人格的坚守 ③对朋友闲适生活的向往 ④对朋友潇洒乐观人生观和淡泊恬静的胸襟的钦佩与赞美; ⑤抒写了和朋友之间志同道合的亲密友情。(每点1分) 补充注解 篁( huang):竹的通称。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 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 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插白头:插在白头上。 偷暇(xia):趁有空。上髙楼:看春色。 译文 心灵宁静无事天天都一样悠闲,安乐从来不必到身外去谋求。细雨寒风的时日宜 于独自静坐,天气和暖景色佳丽就岀外闲游。松竹苍翠足以令人双眼愉悦,艳美 的桃李花又何妨插在白头。我把著书当作自己的职业,为了盼待你共赏春色我偷 暇登上高楼
(1)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4 分) (李彦仙)在晚上派军队暗中迫近东北角,招纳的士兵从金兵内部响应,鼓噪喧哗 着进入(金营),收复了陕州。(得分点:“薄”、“内应”、“噪”、“复”, 各 1 分) (2)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4 分) 众人惊愕失措地望着,李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安闲地占据柳林,解下盔 甲轻松自如(毫不紧张)。(得分点:“愕眙”、“ 植”、“ 据”、“ 解甲自如”, 各 1 分) 9.请概括本文传主李彦仙用兵上的特点。(4 分) ①有谋略; ②善应变; ③善激励; ④与士兵同甘共苦。(每 点 1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① 司马光 灵台无事日休休②,安乐由来不外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间游。 松篁亦足开青眼,桃李何妨插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 【注】①邵尧夫:邵雍(1011-1077 年),北宋理学家,自号安乐先生,司马光退 居洛阳时与其成了莫逆之交。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 官,此处为戏称。②灵台:心。休休:乐道之心。语出《诗经》:“良士休休” 10.这首诗刻画了邵尧夫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①思想(性格):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旷达和乐、随遇而安、淡泊恬静等; ②生活:悠闲清雅、潇洒快活; ③品质:志趣高洁。(三个特点各 2 分) 11.分析尾联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5 分) ①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的乐天知命或无奈; ②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对坚贞高洁人格的坚守; ③对朋友闲适生活的向往; ④对朋友潇洒乐观人生观和淡泊恬静的胸襟的钦佩与赞美; ⑤抒写了和朋友之间志同道合的亲密友情。(每点 1 分) 补充注解 篁(huáng):竹的通称。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 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 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插白头:插在白头上。 偷暇(xiá):趁有空。上高楼:看春色。 译文 心灵宁静无事天天都一样悠闲,安乐从来不必到身外去谋求。细雨寒风的时日宜 于独自静坐,天气和暖景色佳丽就出外闲游。松竹苍翠足以令人双眼愉悦,艳美 的桃李花又何妨插在白头。我把著书当作自己的职业,为了盼待你共赏春色我偷 暇登上高楼
赏析 首联道出了“养心”的妙谛,心中无事就是最大的安乐,不必“命里无时却强 求”。这是对邵雍“诚明本是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诗意的概括。这种以无 求、无思、无为作为乐天知命的依据,体现了老庄思想,也是诗人在政治上失意 后的一种自我安慰。 颔联和颈联是安乐窝中职事的具体描述。邵雍有诗云:“重寒盛暑多闭户,轻暖 初凉时出街”,和颔联的意思相仿。这是“和”诗最常用的一种写法。颈联中“青 眼”对“白头”颇为有趣,不但十分工整,且富有谐趣。用阮籍的“青眼”看松 竹,表现出诗人对松竹精神的热爱,也是自己人格的顽强表现。尽管官场失意, 而作人的品格却一点儿也没丢。把桃花李花插在“白头”上,用今天的话说,就 是耍老风流,十分风趣,十分幽默。读者在会心一笑时,应还有其他含义需要挖 掘。诗歌中的谐趣往往寓庄于谐,在谐谑中饱含着庄严的主题——愤世疾俗。撇 开诗人和王安石之间的是非不说,起码有一点,王安石对韩琦、欧阳修、苏轼和 司马光等当时贤良之士的排挤、打击,乃至网罗罪名加以迫害,重用李定、蔡京 等奸佞之徒,诗人不能不愤不疾。 尾联表达了诗人和邵雍之间亲密的友情。诗人退居洛阳,安贫乐道,编写史学鸿 篇巨著《资治通鉴》,繁忙之中也会偷闲登楼,虔诚迎接朋友的到来。这也应和 了邵雍“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这两句诗 此诗充满着知命之感,应是司马光自己退居洛阳著书时的真实情感体验。 司马光在宋代不以诗名,但所写亦往往工稳、匀贴,清切有味,诗风比较平实。 这首诗对邵雍的思想、生活、性格、品质进行了形象概括,同时还表达了彼此间 的深厚友情。从上述引证可见,他的诗确是语无虚设,都是从生活实况中提炼出 来的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不复挺者,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2) ,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 (3)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4)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5)此中有真意 (陶潜《饮酒》)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 莲说》) (7)子曰: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8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 传序》) (1)虽有槁暴;(2)夫列子御风而行;(3)恐年岁之不吾与;(4)举匏樽以相属; (5)欲辨已忘言;(6)濯清涟而不妖;(7)不患人之不己知;(⑧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观鹳雀 贾国勇
赏析 首联道出了“养心”的妙谛,心中无事就是最大的安乐,不必“命里无时却强 求”。这是对邵雍“诚明本是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诗意的概括。这种以无 求、无思、无为作为乐天知命的依据,体现了老庄思想,也是诗人在政治上失意 后的一种自我安慰。 颔联和颈联是安乐窝中职事的具体描述。邵雍有诗云:“重寒盛暑多闭户,轻暖 初凉时出街”,和颔联的意思相仿。这是“和”诗最常用的一种写法。颈联中“青 眼”对“白头”颇为有趣,不但十分工整,且富有谐趣。用阮籍的“青眼”看松 竹,表现出诗人对松竹精神的热爱,也是自己人格的顽强表现。尽管官场失意, 而作人的品格却一点儿也没丢。把桃花李花插在“白头”上,用今天的话说,就 是耍老风流,十分风趣,十分幽默。读者在会心一笑时,应还有其他含义需要挖 掘。诗歌中的谐趣往往寓庄于谐,在谐谑中饱含着庄严的主题──愤世疾俗。撇 开诗人和王安石之间的是非不说,起码有一点,王安石对韩琦、欧阳修、苏轼和 司马光等当时贤良之士的排挤、打击,乃至网罗罪名加以迫害,重用李定、蔡京 等奸佞之徒,诗人不能不愤不疾。 尾联表达了诗人和邵雍之间亲密的友情。诗人退居洛阳,安贫乐道,编写史学鸿 篇巨著《资治通鉴》,繁忙之中也会偷闲登楼,虔诚迎接朋友的到来。这也应和 了邵雍“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这两句诗。 此诗充满着知命之感,应是司马光自己退居洛阳著书时的真实情感体验。 司马光在宋代不以诗名,但所写亦往往工稳、匀贴,清切有味,诗风比较平实。 这首诗对邵雍的思想、生活、性格、品质进行了形象概括,同时还表达了彼此间 的深厚友情。从上述引证可见,他的诗确是语无虚设,都是从生活实况中提炼出 来的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2) ▲ ,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 (3)汩余若将不及兮, ▲ 。(屈原《离骚》) (4)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5)此中有真意, ▲ 。(陶潜《饮酒》)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 莲说》) (7)子曰: ▲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8)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 传序》) (1)虽有槁暴;(2)夫列子御风而行;(3)恐年岁之不吾与;(4)举匏樽以相属; (5)欲辨已忘言;(6)濯清涟而不妖;(7)不患人之不己知;(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观 鹳 雀 贾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