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日录 3.法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积极的联系…………… 4.哲学方面=“自我处于完全正常的状态”………………… 5.在上述四点中使用同一个词的危险和理由… (四)自由是能自主的意志的标志… (五)这个“真实”的意志被等同于国家 1.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等于整个社会生活… 2.国家作为“个人”精神的延伸是怎样成为强制力的 170 第七章对真实意志或公共意志概念的心理学阐释………174 )本章的目的… )社会组合和精神组合之间的联系 …175 1.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175 (1)人的联合和观念的联合 (2)社会集团的组织和观念的组织… 2.社会组合和精神组合的同一性 (1)社会集团是精神系统的外部表现 (2)个人精神是由若干统觉系统构成的 (3)社会统一体是由若干精神系统构成的一个体系182190 第八章国家目的的性质和随之而来的对国家行动的限制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区别与社会的手段和目的问题无关 C二)真实的对照:自动作用和意识………… C三)国家的目的及作为国家所能使用的手段 只能保证“外部”行动… 障碍的原 六)国家的行动在于维护各种权利 …213 1.从共同体的角度看权利体系 2.从个人角度 地位”…… (1)作为权利或得到承认的要求… (2)作为义务或公认的应尽的责任 3.权利包含着责任
3 . 法 律 方 面 和 政 治 方 面 的 积 极 的 联 系 … … … … … … … … … 1 5 7 4 . 哲 学 方 面 = “ 自 我 处 于 完 全 正 常 的 状 态 ” … … … … … … … 1 5 8 5 . 在 上 述 四 点 中 使 用 同 一 个 词 的 危 险 和 理 由 … … … … … … … 1 6 2 ( 四 ) 自 由 是 能 自 主 的 意 志 的 标 志 … … … … … … … … … … … … … 1 6 6 ( 五 ) 这 个 “ 真 实 ” 的 意 志 被 等 同 于 国 家 … … … … … … … … … … … 1 6 9 1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国 家 等 于 整 个 社 会 生 活 … … … … … … … 1 6 9 2 . 国 家 作 为 “ 个 人 ” 精 神 的 延 伸 是 怎 样 成 为 强 制 力 的 … … … 1 7 0 第 七 章 对 真 实 意 志 或 公 共 意 志 概 念 的 心 理 学 阐 释 … … … … … 1 7 4 ( 一 ) 本 章 的 目 的 … … … … … … … … … … … … … … … … … … … 1 7 4 ( 二 ) 社 会 组 合 和 精 神 组 合 之 间 的 联 系 … … … … … … … … … … … 1 7 5 1 . 二 者 之 间 的 相 似 之 处 … … … … … … … … … … … … … … 1 7 5 ( 1 ) 人 的 联 合 和 观 念 的 联 合 … … … … … … … … … … … … … 1 7 5 ( 2 ) 社 会 集 团 的 组 织 和 观 念 的 组 织 … … … … … … … … … … … 1 7 7 2 . 社 会 组 合 和 精 神 组 合 的 同 一 性 … … … … … … … … … … … 1 8 6 ( 1 ) 社 会 集 团 是 精 神 系 统 的 外 部 表 现 … … … … … … … … … … 1 8 6 ( 2 ) 个 人 精 神 是 由 若 干 统 觉 系 统 构 成 的 … … … … … … … … … 1 8 8 ( 3 ) 社 会 统 一 体 是 由 若 干 精 神 系 统 构 成 的 一 个 体 系 1 8 2 1 9 0 第 八 章 国 家 目 的 的 性 质 和 随 之 而 来 的 对 国 家 行 动 的 限 制 … … 1 9 4 ( 一 ) 个 人 和 社 会 之 间 的 区 别 与 社 会 的 手 段 和 目 的 问 题 无 关 … … … … 1 9 4 ( 二 ) 真 实 的 对 照 : 自 动 作 用 和 意 识 … … … … … … … … … … … … 1 9 6 ( 三 ) 国 家 的 目 的 及 · 作 · 为 国 家 所 能 使 用 的 手 段 … … … … … … … … … 1 9 8 ( 四 ) 国 家 只 能 保 证 “ 外 部 ” 行 动 … … … … … … … … … … … … … 2 0 0 ( 五 ) 排 除 障 碍 的 原 则 … … … … … … … … … … … … … … … … … 2 0 3 ( 六 ) 国 家 的 行 动 在 于 维 护 各 种 权 利 … … … … … … … … … … … … 2 1 3 1 . 从 共 同 体 的 角 度 看 权 利 体 系 … … … … … … … … … … … … 2 1 4 2 . 从 个 人 角 度 。 “ 地 位 ” … … … … … … … … … … … … … 2 1 5 ( 1 ) 作 为 权 利 或 · 得 · 到 · 承 · 认 ·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2 1 7 ( 2 ) 作 为 义 务 或 公 认 的 应 尽 的 责 任 … … … … … … … … … … … 2 1 7 3 . 权 利 包 含 着 责 任 … … … … … … … … … … … … … … … … 2 1 9 ( 1 ) 当 责 任 等 于 义 务 时 … … … … … … … … … … … … … … … 2 1 9 4 目 录
日录 5 (2)当责任等于目的即权利的来源时 4.权利为什么是得到承认的要求?…………… (1)“地位”包含着承认… 220 (2)任何权利都不能建立在个人随心所欲的基础上… (七)作为惩罚的国家行动……… 1.作为改造手段的惩罚 2.作为报复手段的惩罚 …232 3.作为威慑手段的惩罚… 结论。国家行动是行使公共意志…… 239 第九章把卢梭的理论应用于现代国家:康德、费希特 黑格尔… 241 )卢梭在文学方面对德国的影响 C二)康德论自由和社会契约…………… 243 三)费希特论自由和社会契约…… 四)黑格尔《权利哲学》中的自由… 252 1.所谓黑格尔著作中的反动倾向 …253 2.分析与理想化的关系……… 254 (五)《权利哲学》是《精神哲学》中的一章 256 第十章对现代国家的分析黑格尔的《权利哲学》 )社会的逻辑是理想的事实…… C二)权利或法律的领域及其划分… 三)法律条文 263 四)道德良心 (五)社会道德准则 (1)社会道德准则是一个现实世界 (2)社会道德准则是自我意识的本性… 六)社会道德准则的划分家庭……………… 271 1.以自然形成的事实为依据… 2.是国家中的要素…… 273 3.合乎道德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273
( 2 ) 当 责 任 等 于 目 的 即 权 利 的 来 源 时 … … … … … … … … … … 2 2 0 4 . 权 利 为 什 么 是 得 到 承 认 的 要 求 ? … … … … … … … … … … 2 2 0 ( 1 ) “ 地 位 ” 包 含 着 承 认 … … … … … … … … … … … … … … 2 2 0 ( 2 ) 任 何 权 利 都 不 能 建 立 在 个 人 随 心 所 欲 的 基 础 上 … … … … … 2 2 2 ( 七 ) 作 为 惩 罚 的 国 家 行 动 … … … … … … … … … … … … … … 2 2 6 1 . 作 为 改 造 手 段 的 惩 罚 … … … … … … … … … … … … 2 3 0 2 . 作 为 报 复 手 段 的 惩 罚 … … … … … … … … … … … … 2 3 2 3 . 作 为 威 慑 手 段 的 惩 罚 … … … … … … … … … … … … 2 3 6 结 论 。 国 家 行 动 是 行 使 · 公 · 共 · 意 · 志 … … … … … … … … … … … … … 2 3 9 第 九 章 把 卢 梭 的 理 论 应 用 于 现 代 国 家 : 康 德 、 费 希 特 、 黑 格 尔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1 ( 一 ) 卢 梭 在 文 学 方 面 对 德 国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2 4 1 ( 二 ) 康 德 论 自 由 和 社 会 契 约 … … … … … … … … … … … … … … … 2 4 3 ( 三 ) 费 希 特 论 自 由 和 社 会 契 约 … … … … … … … … … … … … … … 2 5 0 ( 四 ) 黑 格 尔 《 权 利 哲 学 》 中 的 自 由 … … … … … … … … … … … … 2 5 2 1 . 所 谓 黑 格 尔 著 作 中 的 反 动 倾 向 … … … … … … … … … … … 2 5 3 2 . 分 析 与 理 想 化 的 关 系 … … … … … … … … … … … … … … 2 5 4 ( 五 ) 《 权 利 哲 学 》 是 《 精 神 哲 学 》 中 的 一 章 … … … … … … … … … 2 5 6 第 十 章 对 现 代 国 家 的 分 析 黑 格 尔 的 《 权 利 哲 学 》 … … … … 2 6 0 ( 一 ) 社 会 的 逻 辑 是 · 理 · 想 · 的 · 事 · 实 … … … … … … … … … … … … … … 2 6 0 ( 二 ) 权 利 或 法 律 的 领 域 及 其 划 分 … … … … … … … … … … … … … 2 6 2 ( 三 ) 法 律 条 文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3 ( 四 ) 道 德 良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5 ( 五 ) 社 会 道 德 准 则 … … … … … … … … … … … … … … … … … … 2 6 7 ( 1 ) 社 会 道 德 准 则 是 一 个 现 实 世 界 … … … … … … … … … … … 2 6 9 ( 2 ) 社 会 道 德 准 则 是 自 我 意 识 的 本 性 … … … … … … … … … … 2 7 0 ( 六 ) 社 会 道 德 准 则 的 划 分 家 庭 … … … … … … … … … … … 2 7 1 1 . 以 自 然 形 成 的 事 实 为 依 据 … … … … … … … … … … … … … 2 7 2 2 . 是 国 家 中 的 要 素 … … … … … … … … … … … … … … … … 2 7 3 3 . 合 乎 道 德 的 一 夫 一 妻 制 家 庭 … … … … … … … … … … … … 2 7 3 目 录 5
日录 4.和财产的关系…………………… (七)资产阶级社会司法、国家调节和行业协会…… 274 (八)国家本身,或政治结构………… (九)公开讨论和舆 (十)对关于现代国家的这种分析的批评 第十一章… )个人灵魂与社会精神 )作为精神的共同实质的制度…… …296 三)作为精神因素的家庭和财产权… 四)作为一种精神因素的地区或邻里关系 …302 (五)作为一种精神因素的等级。作为一种道德观念的“穷人”…308 (六)作为一种精神因素的民族国家…… (七)公共行为和个人行为的道德标准 …318 (八)作为一种精神因素的人性 1.人性不可断定为整个人类的属性 324 2.人性不等于作为一个真实的共同体的人类 3.关于人性和人类的二分式的表达法…… 4.超越任何实际社会的自我:艺术、哲学、宗教 326
4 . 和 财 产 的 关 系 … … … … … … … … … … … … … … … … … 2 7 3 ( 七 ) 资 产 阶 级 社 会 司 法 、 国 家 调 节 和 行 业 协 会 … … … … … … … 2 7 4 ( 八 ) 国 家 本 身 , 或 政 治 结 构 … … … … … … … … … … … … … … … 2 8 1 ( 九 ) 公 开 讨 论 和 舆 论 … … … … … … … … … … … … … … … … … 2 8 5 ( 十 ) 对 关 于 现 代 国 家 的 这 种 分 析 的 批 评 … … … … … … … … … … … 2 8 7 第 十 一 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5 ( 一 ) 个 人 灵 魂 与 社 会 精 神 … … … … … … … … … … … … … … … … 2 9 5 ( 二 ) 作 为 精 神 的 共 同 实 质 的 制 度 … … … … … … … … … … … … … 2 9 6 ( 三 ) 作 为 精 神 因 素 的 家 庭 和 财 产 权 … … … … … … … … … … … … 2 9 7 ( 四 )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因 素 的 地 区 或 邻 里 关 系 … … … … … … … … … … 3 0 2 ( 五 )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因 素 的 等 级 。 作 为 一 种 道 德 观 念 的 “ 穷 人 ” … 3 0 8 ( 六 )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因 素 的 民 族 国 家 … … … … … … … … … … … … 3 1 6 ( 七 ) 公 共 行 为 和 个 人 行 为 的 道 德 标 准 … … … … … … … … … … … 3 1 8 ( 八 )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因 素 的 人 性 … … … … … … … … … … … … … … 3 2 3 1 . 人 性 不 可 断 定 为 整 个 人 类 的 属 性 … … … … … … … … … … 3 2 4 2 . 人 性 不 等 于 作 为 一 个 真 实 的 共 同 体 的 人 类 … … … … … … … 3 2 4 3 . 关 于 人 性 和 人 类 的 二 分 式 的 表 达 法 … … … … … … … … … 3 2 5 4 . 超 越 任 何 实 际 社 会 的 自 我 ; 艺 术 、 哲 学 、 宗 教 … … … … … 3 2 6 6 目 录
序言 本书试图对我所认为的真正社会哲学的基本观念加以说明。书 中评述并阐释了某些著名思想家的学说,只是为了把这些观念最清楚 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本书的全部目的:而且除了作为例证外,我有意避 免涉及实际应用方面。我确信,对基本原则的较深刻的理解确实会大 大有助于更合理地处理实际问题。但是,在我看来,要获得较深刻的理 解,只有撇开那些引起激烈宗派争论的实际问题,彻底检验一下有关 的观念才能办到。我还认为,这些观念对实际讨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 上说,将使这种讨论脱离哲学理论。我提出的原则可以消除许多宗派 偏见,使人们注意掌握许多了解事实的线索,从而把一些实际“社会” 问题看作只能通过深入体验并采用适应其微妙性的方法加以处理的 生活问题和精神问题。结果,这种讨论就会更加受到重视——一如果可 以这样说的话—并会获得与其重要性相称为独立性和彻底性。不应 当把社会改革家的工作看作只是附属于社会学说的,就像不应当把医 生的工作看作只是附属于生理学的那样。这样的分工当然不妨碍事实 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变换。恰恰相反,它往往可以通过增加对 两方的补充和改善两方之间的理性沟通而促进这种变换 哲学界的读者会看到,这里提出的理论的实质不仅可以在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找到,而且可以在很多现代著作家特别是黑格 尔、T.H.格林、布雷德利①和华莱士②的著作中找到。现在由一个不 ①主要参看《伦理研究》 (E thical Studies)中《我的岗位及其职责》一章 ②参看已故华莱士教授的《讲演与论文集》 LEctures and Essay s),特别 是第213页的《我们的天赋权利》和第427页的《费希特和黑格尔与社会主义的关
序 言 本 书 试 图 对 我 所 认 为 的 真 正 社 会 哲 学 的 基 本 观 念 加 以 说 明 。 书 中 评 述 并 阐 释 了 某 些 著 名 思 想 家 的 学 说 , 只 是 为 了 把 这 些 观 念 最 清 楚 地 呈 现 出 来 。 这 就 是 本 书 的 全 部 目 的 ; 而 且 除 了 作 为 例 证 外 , 我 有 意 避 免 涉 及 实 际 应 用 方 面 。 我 确 信 , 对 基 本 原 则 的 较 深 刻 的 理 解 确 实 会 大 大 有 助 于 更 合 理 地 处 理 实 际 问 题 。 但 是 , 在 我 看 来 , 要 获 得 较 深 刻 的 理 解 , 只 有 撇 开 那 些 引 起 激 烈 宗 派 争 论 的 实 际 问 题 , 彻 底 检 验 一 下 有 关 的 观 念 才 能 办 到 。 我 还 认 为 , 这 些 观 念 对 实 际 讨 论 的 影 响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将 使 这 种 讨 论 脱 离 哲 学 理 论 。 我 提 出 的 原 则 可 以 消 除 许 多 宗 派 偏 见 , 使 人 们 注 意 掌 握 许 多 了 解 事 实 的 线 索 , 从 而 把 一 些 实 际 “ 社 会 ” 问 题 看 作 只 能 通 过 深 入 体 验 并 采 用 适 应 其 微 妙 性 的 方 法 加 以 处 理 的 生 活 问 题 和 精 神 问 题 。 结 果 , 这 种 讨 论 就 会 更 加 受 到 重 视 — — 如 果 可 以 这 样 说 的 话 — — 并 会 获 得 与 其 重 要 性 相 称 为 独 立 性 和 彻 底 性 。 不 应 当 把 社 会 改 革 家 的 工 作 看 作 只 是 附 属 于 社 会 学 说 的 , 就 像 不 应 当 把 医 生 的 工 作 看 作 只 是 附 属 于 生 理 学 的 那 样 。 这 样 的 分 工 当 然 不 妨 碍 事 实 与 思 想 在 理 论 和 实 践 之 间 的 变 换 。 恰 恰 相 反 , 它 往 往 可 以 通 过 增 加 对 两 方 的 补 充 和 改 善 两 方 之 间 的 理 性 沟 通 而 促 进 这 种 变 换 。 哲 学 界 的 读 者 会 看 到 , 这 里 提 出 的 理 论 的 实 质 不 仅 可 以 在 柏 拉 图 和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著 作 中 找 到 , 而 且 可 以 在 很 多 现 代 著 作 家 特 别 是 黑 格 尔 、 T . H . 格 林 、 布 雷 德 利 ① 和 华 莱 士 ② 的 著 作 中 找 到 。 现 在 由 一 个 不 ① ② 参 看 已 故 华 莱 士 教 授 的 《 讲 演 与 论 文 集 》 ( L e c t u r e s a n d E s s a y s ) , 特 别 是 第 2 1 3 页 的 《 我 们 的 天 赋 权 利 》 和 第 4 2 7 页 的 《 费 希 特 和 黑 格 尔 与 社 会 主 义 的 关 系 》 两 文 。 主 要 参 看 《 伦 理 研 究 》 ( E t h i c a l S t u d i e s ) 中 《 我 的 岗 位 及 其 职 责 》 一 章
序言 可能超越这些前辈的人按照同样的方法写出另一本书来,读者对这样 做的正当性是可以持怀疑态度的 对这一点,我想简要说明一下。首先,不言而喻,对任何一代人谈 问题都需要使用当代的语言:我甚至还可以说,一种传统的伟大性理 应及时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但是,特别是关于格林,虽然我有许多论 点是紧跟他的,却有两个特殊的原因使我想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 是我试图把新近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应用于国家强制论和真实意志或 公共意志论,并说明社会哲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对于模仿论 这是本书的目的不允许在此论述的—我会在即将由《精神》杂志发 表的一篇文章里简要地加以论述。① 另一个原因是,我确信像格林那样小心谨慎地估量国家对其成员 的重要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在本书的正文中(第10章)谈到了这 个问题: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即我相信我们对社会各“阶级”日益增多 的经验证明了幸福和品格的实质在整个社会统一体中都是一样的。对 这一点怀疑,我认为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有一点似乎确实值得注意 即现在对影响国民中较贫困阶级的种种不利因素已受到应有的重视 使之有可能得到补救,然而这却引起了严重的混乱。倡导者的热心已 将他引向诋毁他要保护的人。当他证明在某些条件下“穷人”的品格不 好是不足为奇的时候,他却忽略了这一点:一般说来,“穷人”和其他的 人事实上是一样好的。贫困的家庭和不道德的家庭之间的非常重要的 区别被忽略了。而且有一点看来是可能的,即若把一定的犯罪地区略 去不计,穷人中不道德的家庭并不比富人中的多。有人装作熟悉情况 的样子,对一些住有成千上万值得尊重的公民的地区任意使用“贼窝” 和“贫民窟”之类的名称。我们的民主时代竟会使相信穷人品德的悠久 ①《社会的自动作用与模仿论》,载《精神》Mnd)杂志,1919年第8卷,第 167页
可 能 超 越 这 些 前 辈 的 人 按 照 同 样 的 方 法 写 出 另 一 本 书 来 , 读 者 对 这 样 做 的 正 当 性 是 可 以 持 怀 疑 态 度 的 。 对 这 一 点 , 我 想 简 要 说 明 一 下 。 首 先 , 不 言 而 喻 , 对 任 何 一 代 人 谈 问 题 都 需 要 使 用 当 代 的 语 言 ; 我 甚 至 还 可 以 说 , 一 种 传 统 的 伟 大 性 理 应 及 时 引 起 人 们 对 它 的 注 意 。 但 是 , 特 别 是 关 于 格 林 , 虽 然 我 有 许 多 论 点 是 紧 跟 他 的 , 却 有 两 个 特 殊 的 原 因 使 我 想 表 达 自 己 的 独 立 见 解 。 一 是 我 试 图 把 新 近 提 出 的 心 理 学 概 念 应 用 于 国 家 强 制 论 和 真 实 意 志 或 公 共 意 志 论 , 并 说 明 社 会 哲 学 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关 系 。 对 于 模 仿 论 — — 这 是 本 书 的 目 的 不 允 许 在 此 论 述 的 — — 我 会 在 即 将 由 《 精 神 》 杂 志 发 表 的 一 篇 文 章 里 简 要 地 加 以 论 述 。 ① 另 一 个 原 因 是 , 我 确 信 像 格 林 那 样 小 心 谨 慎 地 估 量 国 家 对 其 成 员 的 重 要 性 的 时 代 已 经 过 去 了 。 我 在 本 书 的 正 文 中 ( 第 1 0 章 ) 谈 到 了 这 个 问 题 ; 但 是 , 我 想 强 调 一 点 , 即 我 相 信 我 们 对 社 会 各 “ 阶 级 ” 日 益 增 多 的 经 验 证 明 了 幸 福 和 品 格 的 实 质 在 整 个 社 会 统 一 体 中 都 是 一 样 的 。 对 这 一 点 怀 疑 , 我 认 为 是 由 于 社 会 经 验 不 足 。 有 一 点 似 乎 确 实 值 得 注 意 , 即 现 在 对 影 响 国 民 中 较 贫 困 阶 级 的 种 种 不 利 因 素 已 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 使 之 有 可 能 得 到 补 救 , 然 而 这 却 引 起 了 严 重 的 混 乱 。 倡 导 者 的 热 心 已 将 他 引 向 诋 毁 他 要 保 护 的 人 。 当 他 证 明 在 某 些 条 件 下 “ 穷 人 ” 的 品 格 不 好 是 不 足 为 奇 的 时 候 , 他 却 忽 略 了 这 一 点 : 一 般 说 来 , “ 穷 人 ” 和 其 他 的 人 事 实 上 是 一 样 好 的 。 贫 困 的 家 庭 和 不 道 德 的 家 庭 之 间 的 非 常 重 要 的 区 别 被 忽 略 了 。 而 且 有 一 点 看 来 是 可 能 的 , 即 若 把 一 定 的 犯 罪 地 区 略 去 不 计 , 穷 人 中 不 道 德 的 家 庭 并 不 比 富 人 中 的 多 。 有 人 装 作 熟 悉 情 况 的 样 子 , 对 一 些 住 有 成 千 上 万 值 得 尊 重 的 公 民 的 地 区 任 意 使 用 “ 贼 窝 ” 和 “ 贫 民 窟 ” 之 类 的 名 称 。 我 们 的 民 主 时 代 竟 会 使 相 信 穷 人 品 德 的 悠 久 2 序 言 ① 《 社 会 的 自 动 作 用 与 模 仿 论 》 , 载 《 精 神 》 ( M i n d ) 杂 志 , 1 9 1 9 年 第 8 卷 , 第 1 6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