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IDD)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和克汀病(cretinism)。该 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侵犯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据 1990 年第 43 届世界卫生 大会文件,现在世界上至少有 10 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其中有 2.11 亿人 患甲状腺肿,有 5.7 百万人患克汀病,全世界除冰岛外,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 碘缺乏病流行。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国家之一。全国除上海外都有地 方性甲状腺肿,除上海、江苏外都有克汀病。1992 年碘缺乏区人口有 5.1 亿人。 我国原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 3500 万,估计患病率为 11%。在大面积补碘后, 至 1988 年尚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 765 万,患病率约 2%。克汀病人 20.8 万。 在碘缺乏病重病区 7-14 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约为 15%。 1.流行病学特征 1)具有明显地区性,我国除华北平原大部分,四川盆地中部,洞庭湖滨地区 及部分平原外,几乎都有碘缺乏病流行。一般是山区重于高原,高原重于丘陵, 丘陵重于平原,平原重于沿海(见表 3-5); 表 3-5 河北省不同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情况 山区 (青龙县) 半山区 (迁安县) 平原 (威县) 沿海 (黄骅县) 受检人数 3747 5489 5472 5320 甲状腺肿大率(%) 46.53 28.62 16.92 14.64 甲状腺肿患病率 (%) 17.20 7.87 1.44 1.42 土壤性质为石灰岩、白垩土等地区较为多发,而富含有机物的黑土地区则较少发 生;病区中土壤、地下水和食物中碘含量普遍较低;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 生育期妇女,这和妇女生理特点及生育期需碘多有关。 地方性克汀病多发生在古老、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一般认为,凡 是人群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达到 20%以上的病区,就可见到典型的克汀病患 者,地方性克汀病的一般流行规律是内陆山区病情严重,丘陵、平原地区相对较 轻。 2)分布广泛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 全国除上海市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 区涉及到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4 个地、市,1624 个区、县。病区人口 总数 37865 万人。本次调查人数 21356 万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1118 万人, 占调查人数的 5.2%。由此推算,全国共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1984 万人。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湖北、内蒙古、福建、河南、辽 宁、新疆、广东、河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以上各省地方性甲状腺肿患 者占全国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总数的 74%。以上各省、自治区中,患者主要分 布在黑龙江的合江地区、嫩江地区、伊春市、哈尔滨市,湖北省的郧阳地区,内 蒙古的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福建省的建阳地区、三明市、龙岩 地区、晋江地区及龙溪地区,河南省的卢氏县、栾川县、篙县、南召县、西峡县、 内乡县、确山县、新乡县、鲁山县、济源县、林县,辽宁省的铁岭地区、朝阳地 区、抚顺市,新疆的伊犁地区,广东省的韶关市、肇庆地区,河北省的唐山市
(一)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IDD)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和克汀病(cretinism)。该 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侵犯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据 1990 年第 43 届世界卫生 大会文件,现在世界上至少有 10 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其中有 2.11 亿人 患甲状腺肿,有 5.7 百万人患克汀病,全世界除冰岛外,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 碘缺乏病流行。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国家之一。全国除上海外都有地 方性甲状腺肿,除上海、江苏外都有克汀病。1992 年碘缺乏区人口有 5.1 亿人。 我国原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 3500 万,估计患病率为 11%。在大面积补碘后, 至 1988 年尚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 765 万,患病率约 2%。克汀病人 20.8 万。 在碘缺乏病重病区 7-14 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约为 15%。 1.流行病学特征 1)具有明显地区性,我国除华北平原大部分,四川盆地中部,洞庭湖滨地区 及部分平原外,几乎都有碘缺乏病流行。一般是山区重于高原,高原重于丘陵, 丘陵重于平原,平原重于沿海(见表 3-5); 表 3-5 河北省不同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情况 山区 (青龙县) 半山区 (迁安县) 平原 (威县) 沿海 (黄骅县) 受检人数 3747 5489 5472 5320 甲状腺肿大率(%) 46.53 28.62 16.92 14.64 甲状腺肿患病率 (%) 17.20 7.87 1.44 1.42 土壤性质为石灰岩、白垩土等地区较为多发,而富含有机物的黑土地区则较少发 生;病区中土壤、地下水和食物中碘含量普遍较低;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 生育期妇女,这和妇女生理特点及生育期需碘多有关。 地方性克汀病多发生在古老、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一般认为,凡 是人群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达到 20%以上的病区,就可见到典型的克汀病患 者,地方性克汀病的一般流行规律是内陆山区病情严重,丘陵、平原地区相对较 轻。 2)分布广泛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 全国除上海市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 区涉及到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4 个地、市,1624 个区、县。病区人口 总数 37865 万人。本次调查人数 21356 万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1118 万人, 占调查人数的 5.2%。由此推算,全国共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 1984 万人。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湖北、内蒙古、福建、河南、辽 宁、新疆、广东、河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以上各省地方性甲状腺肿患 者占全国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总数的 74%。以上各省、自治区中,患者主要分 布在黑龙江的合江地区、嫩江地区、伊春市、哈尔滨市,湖北省的郧阳地区,内 蒙古的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福建省的建阳地区、三明市、龙岩 地区、晋江地区及龙溪地区,河南省的卢氏县、栾川县、篙县、南召县、西峡县、 内乡县、确山县、新乡县、鲁山县、济源县、林县,辽宁省的铁岭地区、朝阳地 区、抚顺市,新疆的伊犁地区,广东省的韶关市、肇庆地区,河北省的唐山市
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地区,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南宁地区。梧州地区,山东省的烟台市、临沂地区、泰安地区。以上地 区为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地带。 ②地方性克汀病 全国除上海市、江苏、福建、广东、西藏、浙江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均有地方性克汀病流行。病区涉及到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4 个地、 市,641 个区、县。病区人口总数为 17796 万人。本次调查人数 12879 万人,共 有地方性克汀病患者 18 万人,占调查人数的 0.14%。由此推算,全国共有地 方性克汀病患者 24 万人。 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区主要分布在辽宁、湖北、陕西、黑龙江、甘肃、河北、 河南及贵州。以上病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占全国患者总数的 83%,是我国地方 性克汀病严重地带。 2.病因 (1)碘缺乏 从全世界看,绝大多数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其流行原因主要 是碘缺乏。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由于地质原因造成全世界广泛缺碘;另外由于碘 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分散度大,溶解度高,随着雨雪淋溶、冲刷而带走了土壤表 面由大气补充的碘,这样使环境持续处于缺碘状态,尤其在一些山区、河谷地带 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为严重,而造成碘缺乏病的流行。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每人每日约需碘 150μg,这些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部分 来自饮水,更少部分来自空气。饮水与土壤中碘含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地方性 甲状腺肿病多发生于饮水中碘含量低于 5μg/l和土壤中碘含量低于 5mg/kg的地 区。由于土壤和水碘含量低,必然使该地区食物中碘含量亦低,致使该地居民摄 入碘亦减少,而导致地方甲状腺肿病的发生。 (2)碘过多 摄入过多的碘也可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如有人认为饮水中碘含量大于 200μg/L,或食用含高碘的海产品过多亦可发病。我国某些沿海地区和内陆的低 窄地区都发现有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原因尚不太清楚,可能是体内碘 过多妨碍了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反馈性促使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3)致甲状腺肿物质(goitrogen) 包括除去碘缺乏外,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而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所有 物质。很多致甲状腺肿物质中都含有硫元素。在一些国家的主食如木薯、甘薯、 小米、玉米和蔬菜如洋白菜、洋葱、大蒜等含有硫氰化物、硫葡萄糖甙、生物类 黄酮、二硫化物等都有致甲状腺肿作用。钙也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质,流行病学 调查证明甲状腺肿与水中钙、镁含量和总硬度成正相关。在碘缺乏条件下,钙有 引起甲状腺肿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钙能影响碘的吸收和促进碘从肾脏排出的关 系。此外,一些环境污染物如酚类、多环芳烃及吡啶等亦可致甲状腺肿,营养因 素也有关系。 3.发病机理 当人体碘摄入不足时,血浆中碘化物浓度下降,甲状腺滤胞上皮不能汇集足 够的碘合成甲状腺素,致血浆中甲状腺素浓度降低,而使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性增加,又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甲状腺体积增大。这是一种代偿性反 应。在长期严重缺碘的情况下,由于酪氨酸结合碘不足,产生的甲腺原氨酸异常, 不易水解分泌出去而堆积在滤泡中,致使滤胞积贮大量胶质,形成胶质甲状腺肿
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地区,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南宁地区。梧州地区,山东省的烟台市、临沂地区、泰安地区。以上地 区为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地带。 ②地方性克汀病 全国除上海市、江苏、福建、广东、西藏、浙江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均有地方性克汀病流行。病区涉及到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4 个地、 市,641 个区、县。病区人口总数为 17796 万人。本次调查人数 12879 万人,共 有地方性克汀病患者 18 万人,占调查人数的 0.14%。由此推算,全国共有地 方性克汀病患者 24 万人。 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区主要分布在辽宁、湖北、陕西、黑龙江、甘肃、河北、 河南及贵州。以上病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占全国患者总数的 83%,是我国地方 性克汀病严重地带。 2.病因 (1)碘缺乏 从全世界看,绝大多数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其流行原因主要 是碘缺乏。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由于地质原因造成全世界广泛缺碘;另外由于碘 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分散度大,溶解度高,随着雨雪淋溶、冲刷而带走了土壤表 面由大气补充的碘,这样使环境持续处于缺碘状态,尤其在一些山区、河谷地带 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为严重,而造成碘缺乏病的流行。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每人每日约需碘 150μg,这些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部分 来自饮水,更少部分来自空气。饮水与土壤中碘含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地方性 甲状腺肿病多发生于饮水中碘含量低于 5μg/l和土壤中碘含量低于 5mg/kg的地 区。由于土壤和水碘含量低,必然使该地区食物中碘含量亦低,致使该地居民摄 入碘亦减少,而导致地方甲状腺肿病的发生。 (2)碘过多 摄入过多的碘也可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如有人认为饮水中碘含量大于 200μg/L,或食用含高碘的海产品过多亦可发病。我国某些沿海地区和内陆的低 窄地区都发现有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原因尚不太清楚,可能是体内碘 过多妨碍了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反馈性促使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3)致甲状腺肿物质(goitrogen) 包括除去碘缺乏外,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而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所有 物质。很多致甲状腺肿物质中都含有硫元素。在一些国家的主食如木薯、甘薯、 小米、玉米和蔬菜如洋白菜、洋葱、大蒜等含有硫氰化物、硫葡萄糖甙、生物类 黄酮、二硫化物等都有致甲状腺肿作用。钙也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质,流行病学 调查证明甲状腺肿与水中钙、镁含量和总硬度成正相关。在碘缺乏条件下,钙有 引起甲状腺肿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钙能影响碘的吸收和促进碘从肾脏排出的关 系。此外,一些环境污染物如酚类、多环芳烃及吡啶等亦可致甲状腺肿,营养因 素也有关系。 3.发病机理 当人体碘摄入不足时,血浆中碘化物浓度下降,甲状腺滤胞上皮不能汇集足 够的碘合成甲状腺素,致血浆中甲状腺素浓度降低,而使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性增加,又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甲状腺体积增大。这是一种代偿性反 应。在长期严重缺碘的情况下,由于酪氨酸结合碘不足,产生的甲腺原氨酸异常, 不易水解分泌出去而堆积在滤泡中,致使滤胞积贮大量胶质,形成胶质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