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邓琼审校:龚惠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 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加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泫然泪下(xuan)天裂地坼(che)囹圄(wu)愤懑(men) B.量体裁衣( liang )病入膏肓( huang)确凿(zao)作坊(zuo C.乳臭未干(xiu)毁家纾难(nan)解剖(pou)自到(jng) D.强词夺理( qang)剜肉补疮(wan)讥诮(qao)粳米(j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由于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大大超过降雪的速度,人们担心如果南极西部冰盖开始崩蹋, 海平面将上升1-1.5米。 B.劣质节能灯寿命特别短,浪费了大量工业原料:玻璃壳里的汞金属,造成了环境污染 劣质灯还存在一定幅射,破坏人体生理系统,造成情绪不稳,甚至发生病变,诱发癌症 C.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倍出的地方,古 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 D.我坐在开罗“岛屿之宫”旅店的阳光下,俯瞰平静的尼罗河。河上有白色三角帆的木船, 静静地行驶,好像在玻璃般的水面漂行
江西省上高二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邓琼 审校:龚惠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 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加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泫然泪下(xuàn) 天裂地坼(chè) 囹圄(wú) 愤懑(mèn) B.量体裁衣(liàng) 病入膏肓(huāng) 确凿(záo) 作坊(zuō) C.乳臭未干(xiù) 毁家纾难(nán) 解剖(pōu) 自刭(jǐng) D.强词夺理(qiáng ) 剜肉补疮(wān) 讥诮(qiào) 粳米(jī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由于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大大超过降雪的速度,人们担心如果南极西部冰盖开始崩蹋, 海平面将上升 1-1.5 米。 B.劣质节能灯寿命特别短,浪费了大量工业原料;玻璃壳里的汞金属,造成了环境污染; 劣质灯还存在一定幅射,破坏人体生理系统,造成情绪不稳,甚至发生病变,诱发癌症。 C.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倍出的地方,古 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 D.我坐在开罗“岛屿之宫”旅店的阳光下,俯瞰平静的尼罗河。河上有白色三角帆的木船, 静静地行驶,好像在玻璃般的水面漂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奧运会之后,王楠、张宁、陈艳青等体育界大腕纷纷退役,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 的领域中,已染指了几乎所有的冠军奖杯,其进取动力也就丧失了 B.连续几年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洪战辉、 丛飞、孟祥斌、李桂林…他们用行动影响着人们。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这正是他们的写 照啊 C.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产所湮灭,即算这些地方民营资本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领域,也 千万不要试图用金钱与政府角力。 D.1950年,毛泽东和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谈话时就提到了“减负”,时隔60年,我们 的孩子仍在宵衣旰食,挑灯夜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 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B.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借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 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C.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于亚丁湾当地时间6日凌晨抵达预定海域,开始执行护航任务, 保护本国商船,使其免受海盜袭击。 D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 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文学作品上常常有“跟月亮在一起”的记述。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 情”的,通人性的,所以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也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烟笼寒水月笼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奥运会之后,王楠、张宁、陈艳青等体育界大腕纷纷退役,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 的领域中,已染指了几乎所有的冠军奖杯,其进取动力也就丧失了。 B.连续几年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洪战辉、 丛飞、孟祥斌、李桂林……他们用行动影响着人们。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这正是他们的写 照啊。 C.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产所湮灭,即算这些地方民营资本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领域,也 千万不要试图用金钱与政府角力。 D.1950 年,毛泽东和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谈话时就提到了“减负”,时隔 60 年,我们 的孩子仍在宵衣旰食,挑灯夜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 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B.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借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 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C.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于亚丁湾当地时间 6 日凌晨抵达预定海域,开始执行护航任务, 保护本国商船,使其免受海盗袭击。 D.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 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文学作品上常常有“跟月亮在一起”的记述。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 情”的,通人性的,所以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也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烟笼寒水月笼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国人觉得它是美的,因为它跟月有关,因此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B.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C.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D.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魏、晋、南北朝的笔法传承与充实 书法一独立,就进入一个以笔法传承与充实为核心的欣欣向荣的时代。笔法传承是书法艺术 赖以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 顾名思义,所谓“笔法传承”,是指书家间对笔法技巧乃至笔法意识的传授与继承。通过笔法 传承,历代书家所探求的笔法内容,以及对书法艺术本质的领悟,才不致随身而殒 东汉以前,文字书写能手之间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字法(文字结构)上,如西汉今古文之争 很大程度源于古文字法的失传。东汉,书法开始自觉,基本笔法形成,笔法的传承从此越来 越超脱于字法。且不说“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的历史事 实,单从历来将笔法神秘化的种种现象中,也不难看出笔法传承在书法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 用。古人对笔法无以复加的重视,决非仅仅出于一般所谓东方民族“崇古”的心理。否则,古 人对笔法传承尤为青眼相加的事实将无法解释 那么,为什么众多成就斐然的书家,会以如许的精力来传承笔法? 第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审美心理的要求。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共通感”一说,认为“美”对于愉 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审美判断里所指的必然性却只能被称为范式,这就是说,它是一切 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这个判断更被视为我们所不能指明的一普遍规则的适用例 证”。应该说,康德这一看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书法家热衷于笔法传承,是一种普遍地适
A.中国人觉得它是美的,因为它跟月有关,因此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B.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C.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D.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魏、晋、南北朝的笔法传承与充实 书法一独立,就进入一个以笔法传承与充实为核心的欣欣向荣的时代。笔法传承是书法艺术 赖以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 顾名思义,所谓“笔法传承”,是指书家间对笔法技巧乃至笔法意识的传授与继承。通过笔法 传承,历代书家所探求的笔法内容,以及对书法艺术本质的领悟,才不致随身而殒。 东汉以前,文字书写能手之间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字法(文字结构)上,如西汉今古文之争, 很大程度源于古文字法的失传。东汉,书法开始自觉,基本笔法形成,笔法的传承从此越来 越超脱于字法。且不说“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的历史事 实,单从历来将笔法神秘化的种种现象中,也不难看出笔法传承在书法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 用。古人对笔法无以复加的重视,决非仅仅出于一般所谓东方民族“崇古”的心理。否则,古 人对笔法传承尤为青眼相加的事实将无法解释。 那么,为什么众多成就斐然的书家,会以如许的精力来传承笔法? 第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审美心理的要求。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共通感”一说,认为“美”“对于愉 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审美判断里所指的必然性却只能被称为范式,这就是说,它是一切 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这个判断更被视为我们所不能指明的一普遍规则的适用例 证”。应该说,康德这一看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书法家热衷于笔法传承,是一种普遍地适
合于人们审美心理的、带有一定程度必然性的“范式”,而这种“范式”的确立和完善,需要数 代人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个原因在于,笔法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艺术地欣赏的东西—这是笔法能代代相传而不厌 的根本动力。历代书家之所以对笔法津津乐道,不惜笔墨铺陈描绘点画的种种奇妙,其唯一 原因在于点画本身就是一种味之不尽的生命之“象”,是一种活的存在,而这种味之不尽的生 命之“象”,又只有借助于丰富精到的笔法,才能得以完美的表现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可以断定:笔法的产生,宣告了书法本体的确立、艺术品格的独立: 笔法的传承,推动了书法的蓬勃发展 确实,对笔法的重视,是魏、晋、南北朝书家之所以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根本 原因。www.ks5ucom 6对“东汉,书法开始自觉”中“自觉”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已经完成了由书写的初级阶段到日臻成熟阶段的过渡。 B.书家已经致力于书法技巧的研究,技艺风格也趋于多样化 C.基本笔法已经完成,与字法一样成为书家崇尚研习的书写方法 D.笔法的传承已渐趋独立,并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7以下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笔法的形成与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书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历代众多书家致力于笔法传承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使书法艺术不致随身而殒 C.随着基本笔法的形成,人们在书法学习中,逐渐抛弃字法而争相学习笔法。 D.魏、晋、南北朝的书家视书法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认为小至点画,都有欣赏价值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合于人们审美心理的、带有一定程度必然性的“范式”,而这种“范式”的确立和完善,需要数 代人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个原因在于,笔法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艺术地欣赏的东西——这是笔法能代代相传而不厌 的根本动力。历代书家之所以对笔法津津乐道,不惜笔墨铺陈描绘点画的种种奇妙,其唯一 原因在于点画本身就是一种味之不尽的生命之“象”,是一种活的存在,而这种味之不尽的生 命之“象”,又只有借助于丰富精到的笔法,才能得以完美的表现。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可以断定:笔法的产生,宣告了书法本体的确立、艺术品格的独立; 笔法的传承,推动了书法的蓬勃发展。 确实,对笔法的重视,是魏、晋、南北朝书家之所以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根本 原因。www.ks5u.com 6.对“东汉,书法开始自觉”中“自觉”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已经完成了由书写的初级阶段到日臻成熟阶段的过渡。 B.书家已经致力于书法技巧的研究,技艺风格也趋于多样化。 C.基本笔法已经完成,与字法一样成为书家崇尚研习的书写方法。 D.笔法的传承已渐趋独立,并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7.以下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笔法的形成与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书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历代众多书家致力于笔法传承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使书法艺术不致随身而殒。 C.随着基本笔法的形成,人们在书法学习中,逐渐抛弃字法而争相学习笔法。 D.魏、晋、南北朝的书家视书法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认为小至点画,都有欣赏价值。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东汉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而魏、晋、南北朝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B.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东汉以前其传承体现在字法上,东汉以后体现在笔法上。 C.笔法与字法相比,笔法更能体现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D.没有笔法的创立与传承,中国书法就难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蓬勃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 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 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 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 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 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 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 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 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 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A.东汉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而魏、晋、南北朝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B.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东汉以前其传承体现在字法上,东汉以后体现在笔法上。 C.笔法与字法相比,笔法更能体现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D.没有笔法的创立与传承,中国书法就难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蓬勃发展。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 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 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 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 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 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 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④。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 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 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 不意于无意中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