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黄]迈克尔,欧克肖特著 张汝伦译 上海译文出板社
译者序 迈克尔·欧克肖特(1901一1990)不仅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 的政治哲学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而且也是有史 以来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他死后第三天(190年 12月2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他是“从密尔一或甚至伯克 以来一一盎格鲁一撒克逊传统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这个评价 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欧克肖特1901年12月11日出生在英国肯特郡的切尔斯 费尔德。120一1923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并参加了剑桥大学的 荣誉学位考试(i印os)。1923一1926年他拿了英国大学毕业生 奖学金去德国图宾根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图宾根大学是黑 格尔的母校,欧克肖特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一本平装本详注的 《精神现象学》从那时起陪伴了他一生,上面记满了笔记。1933 年,欧克肖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经验及其模式》,这是一 本纯暂学著作,基本上没有涉及政治。这本书出版后只有柯林 伍德给予了肯定,销售记录却是一塌糊涂,印数很少,而且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没有卖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克肖 特投笔从戎,在英军中任上尉之职,先后转战英国、法国和德 国。战后他回到剑桥,创办了《剑桥杂志》。1950一1951年饮克 肖特任牛津大学努费尔德学院的研究员。1951年他去伦敦经 济学院接替拉斯基任该校政治科学教授,并执掌政府系直到 1967年正式退休。欧克肖特于1966年成为英国科学院的研
002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究员。 对于当今世界来说,欧克肖特的许多思想显然有点不合时 宜,所以他的名声基本限于英语学术界,但即使在那里,也远不 是什么耀眼的学术明星。因此,对于与时俱进的中国学术界来 说欧克肖特是个陌生人,是十分正常的。1997年,时任美国科罗 拉多学院院长的蒂莫西·富勒(Timothy Fuller)教授率团访问复 旦,得知他是国际知名的欧克肖特专家,并与晚年欧克肖特有着 非同寻常的交往和友谊,我就和他谈起了欧克肖特。他十分惊 讶在中国还有人知道欧克肖特。我告诉他我对欧克肖特的思想 很有兴趣,鉴于国人还不太知道其人,我想将他的著作介绍给国 人。当时富勒教授就建议我先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及其他论 文》,说这是欧克肖特思想最好的人门书,这部书没读过而读他 的其他著作,事倍功半。由于富勒教授是欧克肖特遗著的主要 编纂者,我就请他帮助解决版权问题,他欣然同意了。经他的努 力,欧克肖特著作权的所有人莱特温(Letwin)家族同意将《政治 中的理性主义及其他论文》书中的6篇论文,即“政治中的理性 主义”、“政治教育”、“政治论说”、“代议制民主中的大众”、“自由 的政治经济”、“论保守”和《论历史及其他论文》书中的“法治”一 文共7篇论文的版权免费赠送,以《政窒中的理性主义》为题译 成中文出版。 虽然《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及其他论文》一书没能全部译出 但上述7篇论文显然经过了精心挑选,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欧 克肖特政治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任何想要认真了解欧 克肖特政治哲学的人,这7篇文章都不可不读。 和阿伦特一样,欧克肖特对西方近代政治基本持批评的态 度,他对近代政治种种弊病的诊断,一言以蔽之,日理性主义。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及其他论文》中的所有论文都是从不同的角
译者序003 度来处理理性主义的问题,但“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这篇经典论 文则精辟扼要地论述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因此,对 于欧克肖特的政治哲学来说,这篇论文的地位怎样估计都不会 过分。 在我国,曾经有一种想当然的说法,就是西方政治分为英美 和法俄两大流派,后者的政治哲学倾向是理性主义或理想主义; 而前者则是经验主义。现代政治的种种弊端都是从前者产生 的。但是,出生于经验主义故乡的欧克肖特的看法却与之大相 径庭。在他看来,“今天几乎所有政治都成了理性主义或近理性 主义的。”①这就是说,理性主义政治并不限于某些国家的政治, 而是近代(欧洲)》政治最主要的样式,他的祖国英国并不例外。 而且,欧克肖特在论证时往往声明他是以英国的历史经验为 依据。 欧克肖特讲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指近代理性主义,他在“政治 中的理性主义”这篇论文中对理牲主义的谱系学追溯也是从培 根和笛卡儿开始。这不是偶然的。像阿伦特一样,欧克肖特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政治并不十分感兴趣,相反,他的第一部著 作《经验及其模式》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一个纯哲学家。但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转向政治哲学,并最终以政治哲学名世。 有人说“从他的作品看”,他的“政治学转向”“极可能是因为他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政治深感失望,甚至厌恶所致”。②可 是如果仔细研读他的著作的话,结论可能正好相反。欧克肖特 不是对战后的英国政治感到失望和厌恶,而是对现代性本身深 ①本书第1页 ②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卜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 馆,2002年,第57页
004政治中的遵性主义 感失望和厌恶。这一点我们从“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 及其在政治中的表现的描述就可以看出。 欧克肖特所谓“理性主义”的理性,不是一般的理性,而是 近代以来流行的技术理性,他在“政治中的理性主义”提出两种 知识的区分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所谓两种知识,即技术的 知识和实践的知识或传统的知识。前者是可以通过学习规则、 公式、条例或其他书本的东西草握的;而后者则类似于亚里上 多德讲的蓉智(phrone si)或波兰尼讲的“默会之知”(tacit knowledge),无法像学交通规则和数学公式那样把它学会,而只 能通过长期的实践达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一个人不可能通 过熟读烹饪指南之类的书就成为一个称职的厨师,就像一个人 不能通过熟读《诗韵合璧》或《诗艺》而成为诗人一样。纸上谈 兵和军事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些生活的常识虽然大 家都知道,但理性主义偏偏只相信和承认技术知识。所以,理 性主义对理性的信仰其实是对技术的信仰,它所崇尚的理性是 技术理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西方人对确定性的追求,①用欧克 肖特的话说,就是:“理性主义者专注于确定性。技术和确定性 在他看来是不可分隔地连在一起的,因为确定的知识,在他看 来,是不需要在它自身之外寻找确定性的:知识,就是不仅以确 定性终,而且也从确定性始,确定性贯彻始终的知识。技术知识 似乎正好就是这样…技术知识似乎是唯一满足理性主义者选 择的确定性标准的那种知识。”②既然技术知识可以被制定为规 则、原则、指示和准则之类的东西,那么所谓理性就是对这些东 ①杜城《确定性的寻求》一书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②本书第11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