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学知识图谱命名实体和关系标注规范 0.引言 本规范在《医学知识图谱描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更新和补充 以求更符合儿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范畴中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不断提高儿童的体格、智能发育水平 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②研究儿童时期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 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③)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 学知识普及教有等,这是现代儿科学最具发展潜力的方面,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 (④)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患儿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时期机体一直是处在不断生长发生于的过程 中,其生理和功能也同成年人非常不一样,即儿童与成人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 和发展过程有较大差异,此外,与成人相对稳定身体状况不同,儿童的不同阶段 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构建一个包含疾病及儿童保健(体格 生长、营养状况等)内容的儿科医学知识图谱任务迫在眉睫 新生儿医学和儿童保健学是儿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其他临
儿科医学知识图谱命名实体和关系标注规范 0.引言 本规范在《医学知识图谱描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更新和补充, 以求更符合儿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范畴中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不断提高儿童的体格、智能发育水平 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2)研究儿童时期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 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 学知识普及教育等,这是现代儿科学最具发展潜力的方面,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 (4)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患儿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时期机体一直是处在不断生长发生于的过程 中,其生理和功能也同成年人非常不一样,即儿童与成人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 和发展过程有较大差异,此外,与成人相对稳定身体状况不同,儿童的不同阶段 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构建一个包含疾病及儿童保健(体格 生长、营养状况等)内容的儿科医学知识图谱任务迫在眉睫 新生儿医学和儿童保健学是儿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其他临
床学科极少涉及的方面,随着儿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工作的不断推进,本规 范也会进行更新, 1.疾病实体描述及标注规范 通过分析多源异构的医学资源,总结出疾病的相关描述信息可以概括为: (1)针对某一疾病进行基本知识介绍。主要包含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发病机 制和典型案例。 (②)疾病确诊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某种检查手段发现疾病的表现后,参考诊断 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③)疾病的治疗过程,疾病确诊以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确定治疗步骤、 实施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如何预防疾病。 (④)疾病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患者,查看疾病的预后状况。 疾病相关信息主要涉及4类重要信息,疾病基础知识、诊断、治疗和其他。 图一展示了本规范中的疾病描述框架
床学科极少涉及的方面,随着儿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工作的不断推进,本规 范也会进行更新。 1. 疾病实体描述及标注规范 通过分析多源异构的医学资源,总结出疾病的相关描述信息可以概括为: (1)针对某一疾病进行基本知识介绍,主要包含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发病机 制和典型案例。 (2)疾病确诊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某种检查手段发现疾病的表现后,参考诊断 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3)疾病的治疗过程,疾病确诊以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确定治疗步骤、 实施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如何预防疾病。 (4) 疾病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患者,查看疾病的预后状况。 疾病相关信息主要涉及 4 类重要信息,疾病基础知识、诊断、治疗和其他。 图一展示了本规范中的疾病描述框架
井发症 基础知识 发病部位 预后状况 影像学检查 一诊断 临床症状 疾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治疗 其他 图1疾病描述框 因此,本规范包括疾病、部位、症状、检查◆药物、手术、辅助治疗、流行 病学、社会学、预后、其他共十一类实体。 1.1疾病 在本规范中,疾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亲 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 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儿科主要疾病 包括:营养障碍疾病、新生儿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 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标注原则:
图 1 疾病描述框架 因此,本规范包括疾病、部位、症状、检查、药物、手术、辅助治疗、流行 病学、社会学、预后、其他共十一类实体。 1.1 疾病 在本规范中,疾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 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 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儿科主要疾病 包括:营养障碍疾病、新生儿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 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标注原则:
(1)疾病属于1CD-10分类标中的一种,或可以在百度百科、医学百科等确认 为疾病. (2)疾病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简称是三个实体,需要分别标注 (③)疾病的类型、状态等标注为该病的属性。 标注样例1:维生素A缺乏症是指机体所有形式和任何程度的维生素A不足的表 现 标注样例2:水痘最常见并发症为脓胞疮、丹毒、蜂窝组织炎,甚至由此导致 毒症等。 标注样例3: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 GN):可分为:①急 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APSGN) ②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streptocoecal glomerulonephritis) 1.2部位 部位通常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功能的结构单位.本文使用MeSH医学主题 词表来界定部位实体涵盖的范围但不局限于MSH词表中编码为A的解剂部位 概念.其对应的类别有身体部位、感觉器官、组织、细胞、胚胎结构等概念, 标注样例1:消化性遗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胀痛、灼烧感,饥饿时或夜 间多发。 标注样例2:病毒性脑炎,有的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颍叶边缘系统
(1) 疾病属于 ICD-10 分类标中的一种,或可以在百度百科、医学百科等确认 为疾病。 (2) 疾病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简称是三个实体,需要分别标注。 (3) 疾病的类型、状态等标注为该病的属性。 标注样例 1:维生素 A 缺乏症是指机体所有形式和任何程度的维生素 A 不足的表 现。 标注样例 2:水痘最常见并发症为脓胞疮、丹毒、蜂窝组织炎,甚至由此导致脓 毒症等。 标注样例 3: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可分为:①急 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APSGN); ②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1.2 部位 部位通常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功能的结构单位。本文使用 MeSH 医学主题 词表来界定部位实体涵盖的范围但不局限于 MeSH 词表中编码为 A 的解剖部位 概念。其对应的类别有身体部位、感觉器官、组织、细胞、胚胎结构等概念。 标注样例 1: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胀痛、灼烧感,饥饿时或夜 间多发。 标注样例 2:病毒性脑炎,有的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
1.3症状 本规范中,症状泛指由疾病导致的患者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 觉或者异常表现、显式表达的异常检查结果。参考《中文症状库》及《诊断学》 中的症状实体,但不局限于上述文献中的概念,其对应的类型主要有症状和体征, 症状是患者描述的主观感受(自述症状)、体征则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 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同时在本规范中症状还包含治疗后症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 况下,按照细颗粒度标注。 标注样例1:患者自述最近食欲不振、嗜睡、怕冷 标注样例2: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唇充血皲裂、有猩红热样皮疹 标注样例3:非特异性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加,血小板计数正常甚至升高 1.4检查 检查指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证实忠者具有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症 状而采取的检查手段、过程或者检查项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本规范 中,检查类实体参考MeSH医学词表中编码为E的诊疗技术及设备类和《2018 年医保诊疗目求》中的检查费和化验费类别来界定检查类实体的范围,但不局限 于这两种标准中的检查实体。检查是为了寻找更多与疾病跟症状相关的信息,但 并不能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 标注原则: 只标注具体的检查方式,如MI检查、尿常规、腹腔穿刺。实验室检查、 内窥镜检查等检查大类名称不给予标注. 标注样例1:M型超声心电图可以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及室间隔的矛盾运动
1.3 症状 本规范中,症状泛指由疾病导致的患者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 觉或者异常表现、显式表达的异常检查结果。参考《中文症状库》及《诊断学》 中的症状实体,但不局限于上述文献中的概念。其对应的类型主要有症状和体征, 症状是患者描述的主观感受(自述症状)、体征则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 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同时在本规范中症状还包含治疗后症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 况下,按照细颗粒度标注。 标注样例 1: 患者自述最近食欲不振、嗜睡、怕冷 标注样例 2: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唇充血皲裂、有猩红热样皮疹 标注样例 3:非特异性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加,血小板计数正常甚至升高 1.4 检查 检查指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证实患者具有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症 状而采取的检查手段、过程或者检查项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本规范 中,检查类实体参考 MeSH 医学词表中编码为 E 的诊疗技术及设备类和《2018 年医保诊疗目录》中的检查费和化验费类别来界定检查类实体的范围,但不局限 于这两种标准中的检查实体。检查是为了寻找更多与疾病跟症状相关的信息,但 并不能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 标注原则: 只标注具体的检查方式,如:MRI 检查、尿常规、腹腔穿刺。实验室检查、 内窥镜检查等检查大类名称不给予标注。 标注样例 1:M 型超声心电图可以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及室间隔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