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 2011年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5)蟹六跪而二鳌,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萧兀纳,字特免。其先尝为西南面拽剌①。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清宁初,其兄以事 入见,帝问族人可用者,兄以兀纳对,补祗候郎君。 大康初,为北院宣徽使。时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和鲁斡之子淳可为储嗣。群臣莫敢言, 唯兀纳及夷离毕、萧陶隗谏曰:“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帝犹豫不决。五年,帝岀猎 乙辛请留皇孙,帝欲从之。兀纳奏曰:“窃车驾岀游,将留皇孙,苟保护非人,恐有他变。 果留,臣请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孙从行。由此始疑乙辛 顷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出乙辛、淳等。帝嘉其忠,封兰陵郡王,人谓近于古社稷臣。 上谓王师儒、耶律固等曰:"兀纳忠纯,虽狄仁杰辅唐,无以过也。卿等宜达燕王知之。自 是令兀纳辅导燕王,益见优宠。大安初,诏尚越国公主,兀纳固辞。改南院枢密使,奏请掾 史宜以岁月行叙,从之。寿隆元年,拜北府宰相 初,天祚在潜邸,兀纳数以直言忤旨。及嗣位,出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傅。以小底王 华诬兀纳借内府犀角,诏鞠之。兀纳奏曰:“臣在先朝诏许日取帑钱十万为私费,臣未尝妄 取一钱肯借犀角乎『天祚愈怒,夺太傅官,降宁边州刺史
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 2011 年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 语 文 试 题 (总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l)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 锦瑟》 )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离骚》 ) (5)蟹六跪而二鳌, ,用心躁也。(荀子《 劝学》) (6)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 兰亭集序》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15 分) 萧兀纳,字特免。其先尝为西南面拽剌①。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清宁初,其兄以事 入见,帝问族人可用者,兄以兀纳对,补祗候郎君。 大康初,为北院宣徽使。时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和鲁斡之子淳可为储嗣。群臣莫敢言, 唯兀纳及夷离毕、萧陶隗谏曰:“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帝犹豫不决。五年,帝出猎, 乙辛请留皇孙,帝欲从之。兀纳奏曰:“窃闻车驾出游,将留皇孙,苟保护非人,恐有他变。 果留,臣请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孙从行。由此始疑乙辛。 顷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出乙辛、淳等。帝嘉其忠,封兰陵郡王,人谓近于古社稷臣。 上谓王师儒、耶律固等曰:“兀纳忠纯,虽狄仁杰辅唐,无以过.也。卿等宜达燕王知之。”自 是令兀纳辅导燕王,益见优宠。大安初,诏尚越国公主,兀纳固辞。改南院枢密使,奏请掾 史宜以岁月行叙,从之。寿隆元年,拜北府宰相。 初,天祚在潜邸,兀纳数以直言忤旨。及嗣位,出.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傅。以小底王 华诬兀纳借内府犀角,诏鞫之。兀纳奏曰:“臣在先朝诏许日取帑钱十万为私费,臣未尝妄 取一钱肯借犀角乎!”天祚愈怒,夺太傅官,降宁边州刺史
兀纳上书曰:“自萧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不报。章数上 皆不听。及金兵来侵战于宁江州其孙死之,兀纳退走入城,留官属守御,自以三百骑渡江 城遂陷。后与萧敌里拒金兵于长泺,以军败免官。后数日乃与百官入见. 天祚以兀纳先朝重臣,有定策勋,每延问以政,兀纳对甚切。上虽优容,终不能用。以 疾卒,年七十。 (选自《辽史·列传二十八》,有删改) 【注】①拽剌:壮士、健儿、走卒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苟保护非人 苟且 B.虽狄仁杰辅唐,无以过也 超过 C.出为辽兴军节度使 外调 D.宜益兵以备不虞 增加 3.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兀纳“精忠报国”的一组是(3分) ①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 ②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 ③果留,臣请侍左右 ④奏请椽史宜以岁月行叙,从之 ⑤后数日乃与百官人见 ⑥每延问以政,兀纳对甚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兀纳身材魁梧,庄严持重,擅长骑射。在他兄弟的推荐下,皇上任用兀纳为抵侯 郎君。 B.大康初,乙辛害太子后又趁机称和鲁斡之子可立为太子,兀纳等人劝谏皇上不宜 但皇上犹豫不决 C.兀纳为人耿直,在借犀角这件事上触怒了天祚皇帝,不久被降为宁边州刺史,但此 后不久又被重用了 D.兀纳多次上奏,要皇帝小心女真族,应加强兵力防备。奏章几度呈上,皇帝还是没 有采纳。 5.断句和翻译(6分) (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段断句。(2分) 巨在先朝诏许日取帑钱十万为私费臣未尝妄取一钱肯借 犀角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兀纳上书曰:“自萧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不报。章数上, 皆不听。及金兵来侵战于宁江州其孙死之,兀纳退走入城,留官属守御,自以三百骑渡江, 城遂陷。后与萧敌里拒金兵于长泺,以军败免官。后数日乃与百官入见。 天祚以兀纳先朝重臣,有定策勋,每延问以政,兀纳对甚切。上虽优容,终不能用。以 疾卒,年七十。 (选自《辽史•列传二十八》,有删改) 【注】①拽剌:壮士、健儿、走卒。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苟.保护非人 苟且 B.虽狄仁杰辅唐,无以过.也 超过 C.出.为辽兴军节度使 外调 D.宜益.兵以备不虞 增加 3.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兀纳“精忠报国 ....”的一组是(3 分) ( ) ① 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 ② 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 ③ 果留,臣请侍左右 ④ 奏请椽史宜以岁月行叙,从之 ⑤ 后数日乃与百官人见 ⑥ 每延问以政,兀纳对甚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萧兀纳身材魁梧,庄严持重,擅长骑射。在他兄弟的推荐下,皇上任用兀纳为抵侯 郎君。 B.大康初,乙辛害太子后又趁机称和鲁斡之子可立为太子,兀纳等人劝谏皇上不宜, 但皇上犹豫不决。 C.兀纳为人耿直,在借犀角这件事上触怒了天祚皇帝,不久被降为宁边州刺史,但此 后不久又被重用了。 D.兀纳多次上奏,要皇帝小心女真族,应加强兵力防备。奏章几度呈上,皇帝还是没 有采纳。 5.断句和翻译(6 分) (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段断句。(2 分) 巨 在 先 朝 诏 许 日 取 帑 钱 十 万 为 私 费 臣 未 尝 妄 取 一 钱 肯 借 犀 角 乎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2分) 兀纳数以直言忤旨(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顾炎武,明末遗民,曾参加抗清义军,康煕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1)诗歌前八句用问答形式,表现精卫怎样的特点?(2分) (2)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0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1)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2分) ①《红楼梦》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 杯”,听的歌曲名叫“ (1分) ②《三国演义》“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这一回中,水镜先生向刘 备荐“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凤雏”是指 (1分)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琴应邀在报上发表了主张女子剪掉辫子的文章,得到女同学的赞同。一位女同 学剪掉了辫子,她很羡慕,因为有顾虑而没有剪去。回家后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 极力反对,她难过地哭了。(《家》) B.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多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 个修女看管。不料修女和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悲喜 交加。修女竭力保护女儿,也被刽子手杀了,相见成为永别。(《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祝寿 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 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钱。”(《欧也妮·葛朗台》) D.在工潮复起时,屠维岳设置了反间计,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提升出卖姚
①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2 分) ②兀纳数以直言忤旨(2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精 卫 明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顾炎武,明末遗民,曾参加抗清义军,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1)诗歌前八句用问答形式,表现精卫怎样的特点?( 2 分) (2)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0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1)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2 分) ①《红楼梦》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 杯”,听的歌曲名叫“ ”。(l 分) ②《三国演义》 “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这一回中,水镜先生向刘 备荐“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凤雏”是指 。(1 分)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琴应邀在报上发表了主张女子剪掉辫子的文章,得到女同学的赞同。一位女同 学剪掉了辫子,她很羡慕,因为有顾虑而没有剪去。回家后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 极力反对,她难过地哭了。(《家》) B.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多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 一个修女看管。不料修女和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悲喜 交加。修女竭力保护女儿,也被刽子手杀了,相见成为永别。(《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 23 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祝寿。 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 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钱。”(《欧也妮· 葛朗台》 ) D.在工潮复起时,屠维岳设置了反间计,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提升出卖姚
金凤的女工薛宝珠,女工们觉得姚金凤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而后吴荪甫 假意收回开除成命并给女工们放假一天作为让步,平息了工潮。(《子夜》)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红楼梦》中“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的故事。 (2)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聂赫留朵夫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在此后一直到庭审结束, 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孟子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 《孟子·尽心上》 (1)孟子说的“执中”与“执一”不同在哪里?(3分) (2)孟子为什么要批评子莫?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2题。 中国汉民族音乐古往今来无论是风格还是形态一直都呈现着南北各异的基本格局。 《诗经小稚》中的“以雅以南”,其中“雅”指的就是中原地区的“北音”,“南”则是 指“南音"。秦汉时期,盛行的楚声则是泛指南方音乐。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随着北方少 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中国民族音乐不断获得大量新鲜元素的补充,但同时也使南北分野愈 加鲜明。到了宋金时期,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促使南北音乐走上了各自文人化和宫廷化的道 路逐步形成了体系化和高雅化了的南音和北曲。尽管北曲后来挟蒙古铁骑之威势横扫南方, 但南曲不仅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进入南方的北曲也很快就变成了“南腔北曲”。明 清以来,描写南北音乐特征对比的文字十分丰富,而随着近现代留声、录音技术的岀现,人
金凤的女工薛宝珠,女工们觉得姚金凤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而后吴荪甫 假意收回开除成命并给女工们放假一天作为让步,平息了工潮。(《子夜》)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 5 分) (1)请简述((红楼梦》 中“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的故事。 (2)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聂赫留朵夫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在此后一直到庭审结束, 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 也。” 《孟子· 尽心上》 (l)孟子说的“执中”与“执一”不同在哪里?( 3 分) (2)孟子为什么要批评子莫?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 一 12 题。 中国汉民族音乐古往今来无论是风格还是形态一直都呈现着南北各异的基本格局。 《诗经·小稚》中的“以雅以南”,其中“雅”指的就是中原地区的“北音”,“南”则是 指“南音”。秦汉时期,盛行的楚声则是泛指南方音乐。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随着北方少 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中国民族音乐不断获得大量新鲜元素的补充,但同时也使南北分野愈 加鲜明。到了宋金时期,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促使南北音乐走上了各自文人化和宫廷化的道 路,逐步形成了体系化和高雅化了的南音和北曲。尽管北曲后来挟蒙古铁骑之威势横扫南方, 但南曲不仅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进入南方的北曲也很快就变成了“南腔北曲”。明 清以来,描写南北音乐特征对比的文字十分丰富,而随着近现代留声、录音技术的出现,人
们更得以亲身体验和感知南北音乐各自的特征了 南北音乐的不同,首先反映在文化精神层面的音乐风格上,然后是实现风格的音乐形态 的不同。南方音乐总体说来清新优雅、细致活泼,富于·种温婉流畅的曲折意味;而北方音 乐则刚健有力、憨直幽默,俨然种雄浑酣畅的宽广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是南北音乐形态 迥异。如南方音乐多为五音调式,旋律音程级进居多,旋律线多呈波纹形和坡度较缓的峰、 凹形;而北方音乐则多为七音调式,旋律音程跳进囯多,一般都以四度或更大的度数跳跃行 进,旋律线多呈大幅波动或陡峭的峰、凹形。南北方音乐的特征差异,无论是在戏曲、说唱 还是在民歌、器乐等各种音乐形式上都有着充分体现。 南北音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南方山清水秀、草木繁茂、气候温暖湿润,与北方 的高山大川、平原荒漠以及冷暖分明且又干燥的气候形成鮮明对比,由此为南北方的文化形 态及音乐风格铺陈出了各自的基础条件。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积淀、提炼和升华 形成了不同原生文化,生活方式、民风习俗、人文特征都属于原生文化的范畴;音乐作为人 们宣泄情感和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其风格与形态自然是生成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士壤,并反 过来成为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言谈话语的方式、吐字发音的特点都直接影响歌曲的旋律和 歌唱形式。如许多南方方言保留了中国古汉语中的入声字,不少方言中的平、上、去、入四 声还各分阴阳;而北方方言的声调则仅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声。另外,社会制度、 行政区划、等级划分、经济关系等社会形态方面的因素,也为音乐风格和形态的形成带来制 约性的影响。 (选自李岚华《浅谈中国音乐之“南北”》,《光明日报》2009年,有删改)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原文引用《诗经。小雅》中的“以雅以南”一句,其目的是要阐明我国民族音乐 南北特征各异的局面早在周代就已存在了 B.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入我国民族音乐,这并未使 我国民族音乐的南北差异缩小 C.蒙古铁骑横扫南方,使大量的北曲音乐元素融入南音,但这并未完全改变我国民族
们更得以亲身体验和感知南北音乐各自的特征了。 南北音乐的不同,首先反映在文化精神层面的音乐风格上,然后是实现风格的音乐形态 的不同。南方音乐总体说来清新优雅、细致活泼,富于一种温婉流畅的曲折意味;而北方音 乐则刚健有力、憨直幽默,俨然一种雄浑酣畅的宽广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是南北音乐形态 迥异。如南方音乐多为五音调式,旋律音程级进居多,旋律线多呈波纹形和坡度较缓的峰、 凹形;而北方音乐则多为七音调式,旋律音程跳进居多,一般都以四度或更大的度数跳跃行 进,旋律线多呈大幅波动或陡峭的峰、凹形。南北方音乐的特征差异,无论是在戏曲、说唱 还是在民歌、器乐等各种音乐形式上都有着充分体现。 南北音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南方山清水秀、草木繁茂、气候温暖湿润,与北方 的高山大川、平原荒漠以及冷暖分明且又干燥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为南北方的文化形 态及音乐风格铺陈出了各自的基础条件。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积淀、提炼和升华 形成了不同原生文化,生活方式、民风习俗、人文特征都属于原生文化的范畴;音乐作为人 们宣泄情感和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其风格与形态自然是生成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土壤,并反 过来成为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言谈话语的方式、吐字发音的特点都直接影响歌曲的旋律和 歌唱形式。如许多南方方言保留了中国古汉语中的入声字,不少方言中的平、上、去、入四 声还各分阴阳;而北方方言的声调则仅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声。另外,社会制度、 行政区划、等级划分、经济关系等社会形态方面的因素,也为音乐风格和形态的形成带来制 约性的影响。 (选自李岚华《浅谈中国音乐之“南北”》,《光明日报》2009 年,有删改)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原文引用《 诗经。小雅》中的“以雅以南”一句,其目的是要阐明我国民族音乐 南北特征各异的局面早在周代就已存在了。 B.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入我国民族音乐,这并未使 我国民族音乐的南北差异缩小。 C.蒙古铁骑横扫南方,使大量的北曲音乐元素融入南音,但这并未完全改变我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