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 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 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 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按照防治原理分为: 回避(avoidance) 杜绝(exclusion) 铲除(eradication) 保护(protection) 抵抗(resistance) 治疗(therapy) 主要是针对 x0,r 和 t。 见表13-1。 不同病害防治方法不同,过分依赖一种措施是危险的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 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 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 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按照防治原理分为: 回避(avoidance) 杜绝(exclusion) 铲除(eradication) 保护(protection) 抵抗(resistance) 治疗(therapy) 主要是针对 x0,r 和 t。 见表13-1。 不同病害防治方法不同,过分依赖一种措施是危险的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 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 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 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含义一致。 开展综合防治,要明确主、兼治对象,制订防治策略和 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和预测技术,应用关键防治技 术,不断进行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 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 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 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含义一致。 开展综合防治,要明确主、兼治对象,制订防治策略和 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和预测技术,应用关键防治技 术,不断进行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第三节 植物检疫 1、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它是指由国家颁布 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 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 虫、杂草传播蔓延。 2、植物检疫的任务 ①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到国内或由 国内输出到国外; ②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 严格禁止其传播到尚未发生的地区,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消灭; ③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人新区时,要采取紧急措施,不惜花费人力、 物力、财力将其彻底消灭,以防后患
第三节 植物检疫 1、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它是指由国家颁布 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 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 虫、杂草传播蔓延。 2、植物检疫的任务 ①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到国内或由 国内输出到国外; ②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 严格禁止其传播到尚未发生的地区,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消灭; ③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人新区时,要采取紧急措施,不惜花费人力、 物力、财力将其彻底消灭,以防后患
3、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植物检疫对象分为两类 •对内检疫对象和对外检疫对象 •经过风险评估后,凡符合局部地区发生、能够随植物及其产品人 为传播、且传入后危险性大的有害生物均可被列为检疫对象
3、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植物检疫对象分为两类 •对内检疫对象和对外检疫对象 •经过风险评估后,凡符合局部地区发生、能够随植物及其产品人 为传播、且传入后危险性大的有害生物均可被列为检疫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