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物寄生线虫
第五章 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线虫病害概况 1. 种类:15-20%的植物病害 2. 经济损失:全球每年粮食和纤维作物 -高达800亿美元 3. 与其它病原物协同为害或作为传播载 体,或寄生植物不造成特异性症状
植物线虫病害概况 1. 种类:15-20%的植物病害 2. 经济损失:全球每年粮食和纤维作物 -高达800亿美元 3. 与其它病原物协同为害或作为传播载 体,或寄生植物不造成特异性症状
1743年Needham发现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1859’s发现甜菜根线虫 1907年Cobb在美国农业部建立了线虫研究机构。 1916年章祖纯在我国发现了小麦粒线虫和粟线虫。 1940年朱凤美研制了小麦粒线虫虫瘿汰选机。 1990年全世界报道发现寄生线虫207个属,共 4832个种。 线虫病发展史
1743年Needham发现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1859’s发现甜菜根线虫 1907年Cobb在美国农业部建立了线虫研究机构。 1916年章祖纯在我国发现了小麦粒线虫和粟线虫。 1940年朱凤美研制了小麦粒线虫虫瘿汰选机。 1990年全世界报道发现寄生线虫207个属,共 4832个种。 线虫病发展史
•根据l994年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危害给粮食和纤维作物造成 的损失大约为12%。 •历史上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schachtii)、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einsis),温暖地区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的植 物线虫病害。东北和黄淮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甘薯 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粟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yi )都一直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 •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已传人我国并在江苏、安徽 等省蔓延,引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因此,植物的线虫病害— 直受到人门的重视
•根据l994年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危害给粮食和纤维作物造成 的损失大约为12%。 •历史上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schachtii)、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einsis),温暖地区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的植 物线虫病害。东北和黄淮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甘薯 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粟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yi )都一直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 •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已传人我国并在江苏、安徽 等省蔓延,引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因此,植物的线虫病害— 直受到人门的重视
第一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 线虫大小的差异很大,寄生植物的一般较小,长约0.3-1mm, 也有长达4mm左右的,宽为0.015-0.035mm。线虫细长,有 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 柠檬形或梨形。 线虫的虫体结构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充满体液,运送 营养和O2、器官润滑)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
第一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 线虫大小的差异很大,寄生植物的一般较小,长约0.3-1mm, 也有长达4mm左右的,宽为0.015-0.035mm。线虫细长,有 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 柠檬形或梨形。 线虫的虫体结构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充满体液,运送 营养和O2、器官润滑)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