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试用电子教案)2007年2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知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厚求发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新生尽快从各方面适应大学生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教学方法: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实验性参与并思考相关问题。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萧雷是上海一名大学生,可他仅在上海呆了半年,就要离开学校去出家,而且希望到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面去修炼。他的同学感到-
1 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 (试用电子教案)2007 年 2 月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 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知道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 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 辱求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新生尽快从各方面适应大学生活,依据时 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 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 阶段。 教学方法: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实验性参与并思考相关 问题。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 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 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不能适应环境, 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 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 萧雷是上海一名大学生,可他仅在上海呆了半年,就要离开学校 去出家,而且希望到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面去修炼。他的同学感到
他的想法太古怪,以为他心理出了毛病,于是将其情况汇报给了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医生约了他,通过心理测验及谈话,判断他的心理是正常的。在同学、辅导员、系里领导苦口婆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请来了他的父亲。父亲萧平贵是位农民,为了供养儿子上大学,已经欠了几千元的债。此次到上海,连衣服鞋子都是借别人的,因为他没有体面的服装。他听说儿子竞然想出家,差点被气死。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儿子生病或者出交通事故死了,尚可以理解,但儿子要出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萧平贵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儿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希望儿子回心转意。然而,萧雷终于还是独自去了九华山。在他出家的前几天,他与心理医生有过几次深入的谈话。心理医生原本想劝他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后来也理解了他的想法。原来萧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度过,清泉、幽谷和清新的空气一直陪伴着他。而大上海车水马龙,噪声、污染的空气令他头昏脑胀,难以忍受。在不适应上海环境的同时,又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于是萌发了到清凉世界过没有烦恼的生活的念头。萧雷在九华山生活了半年之后,发现出家人的生活与他想像中的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他又决定结束独伴青灯古佛的生活,重新求学,到尘世中滚爬。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面对从中学到大学这种生活环境的转变不能适应,严重到走上极端。当然,这种情况很个别。但是,不少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可能会有如2
2 他的想法太古怪,以为他心理出了毛病,于是将其情况汇报给了心理 咨询老师。心理医生约了他,通过心理测验及谈话,判断他的心理是 正常的。 在同学、辅导员、系里领导苦口婆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学校 不得不请来了他的父亲。父亲萧平贵是位农民,为了供养儿子上大学, 已经欠了几千元的债。此次到上海,连衣服鞋子都是借别人的,因为 他没有体面的服装。他听说儿子竟然想出家,差点被气死。对他这样 的农民来说,儿子生病或者出交通事故死了,尚可以理解,但儿子要 出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萧平贵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儿子强调读书 的重要性,希望儿子回心转意。然而,萧雷终于还是独自去了九华山。 在他出家的前几天,他与心理医生有过几次深入的谈话。心理医 生原本想劝他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后来也理解了他的想法。原来萧 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度过,清泉、幽谷和 清新的空气一直陪伴着他。而大上海车水马龙,噪声、污染的空气令 他头昏脑胀,难以忍受。在不适应上海环境的同时,又看了一些佛教 方面的书,于是萌发了到清凉世界过没有烦恼的生活的念头。 萧雷在九华山生活了半年之后,发现出家人的生活与他想像中 的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他又决定结束独伴青灯古佛的生活, 重新求学,到尘世中滚爬。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面对从中学到大学这种生活环境的转变不 能适应,严重到走上极端。当然,这种情况很个别。但是,不少新生 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可能会有如
下一些表现: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孤独感。所有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从不相识到相识需要一个过程,彼此理解更是需要较长时间。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要,而现在是朝夕相处。许多同学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总是期望别人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甚至有个别同学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一些矛盾和冲突。空虚感。过去大家都目标明确,因而行动也有了方向,精神也比较充实。进入大学后,紧张过后难免会有松懈感,感到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了方向。上课以外的时间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于是经常看电影,打拖拉、跳舞,玩游戏等,明知不该如此,却又控制不住。被动感。由于对学校环境、规则、运作缺乏了解,有的同学还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大学生活,因而显得处处被动。例如,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有的人直到上课铃响后还未找到教室;有的同学早上起不了床,因为过去都是父母提醒;有的同学不能安排好日常开支与消费,以至于常为生活费倍添烦恼。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3
3 下一些表现: 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 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 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 面。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 容易导致自卑。 孤独感。所有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从不相识到相识需要一个过程, 彼此理解更是需要较长时间。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 要,而现在是朝夕相处。许多同学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总是期望别人 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甚至有个别同学思维方式总是 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一些矛盾和冲突。 空虚感。过去大家都目标明确,因而行动也有了方向,精神也 比较充实。进入大学后,紧张过后难免会有松懈感,感到一下子没有 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了方向。上课以外的时间感到无所事事,不 知干什么,于是经常看电影,打拖拉、跳舞,玩游戏等,明知不该如 此,却又控制不住。 被动感。由于对学校环境、规则、运作缺乏了解,有的同学还 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大学生活,因而显得处处被动。例如,大 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有的人直到上课铃响后还未找到教室;有的同学 早上起不了床,因为过去都是父母提醒;有的同学不能安排好日常开 支与消费,以至于常为生活费倍添烦恼。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 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
失望感。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发现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有一位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汪辉,他原来想象中的北大是: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非常好(用了三个非常,够理想主义的),甚至认为二个人住一个房间,宿舍全天候供应热水。反正就像天堂一样。后来发现都不是这样。感到特别失望。总之,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种种心理,有这些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态度是,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已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对我们一年级的同学而言,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社会活动的变化。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4
4 失望感。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少,往往凭着想象, 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发现实际上不 是这么回事,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有一位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汪辉,他原来想象中的北大是:学术氛围非 常浓厚,学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非常好(用了三个非常,够理想主 义的),甚至认为二个人住一个房间,宿舍全天候供应热水。反正就像 天堂一样。后来发现都不是这样。感到特别失望。 总之,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种种心理,有这些心理都是可以 理解的。我们的态度是,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 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 对我们一年级的同学而言,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 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 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 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 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正因为这 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 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每 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 社会活动的变化。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
能力的培养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首先是适应集体生活(互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集体生活的优点一目了然:生活节律一致,易于协调;同龄人相处,易于沟通。存在的问题也较简单,主要的是生疏感。大家来自全省各地,习俗爱好各不相同,脾气性格存在差异。如何适应?关键是要主动交往。交往总要有一方主动才能开始,有人在两周内能认识全班的同学,有的人在两个月后还与同学相见不相识,这都取决于人的主动性。主动地关心他人,给人一个微笑,得到的是数十个微笑。爱人者人恒爱之。2.安排好个人生活。(互动教学:感恩的心)天津是个大城市,到这里求学我们的视野肯定开阔不少。但事情也有多面性,在美好中也会夹杂着丑恶现象。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是要注意防盗防骗,学会自我保护。社会上五光十色,不少人就专门骗大学生。(例)凡事应多留个心眼。二是要防止高消费。大城市要适应不同层次人们需求,一些娱乐消费场所很豪华,也很昂贵,也很诱惑人。但大学生应保持自已的风范,不要与人比吃比穿比阔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标准因人而异,盲目赶时只能是东施效!要学会正确的“比”,要知道“比”什么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要体谅父母的难处,要把住生活5
5 能力的培养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众 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首先是适应集体生活 (互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 集体生活的优点一目了然:生活节律一致,易于协调;同龄 人相处,易于沟通。存在的问题也较简单,主要的是生疏感。大家来 自全省各地,习俗爱好各不相同,脾气性格存在差异。如何适应?关 键是要主动交往。交往总要有一方主动才能开始,有人在两周内能认 识全班的同学,有的人在两个月后还与同学相见不相识,这都取决于 人的主动性。主动地关心他人,给人一个微笑,得到的是数十个微笑。 爱人者人恒爱之。 2.安排好个人生活。(互动教学:感恩的心) 天津是个大城市,到这里求学我们的视野肯定开阔不少。但 事情也有多面性,在美好中也会夹杂着丑恶现象。所以我们在生活中, 一是要注意防盗防骗,学会自我保护。社会上五光十色,不少人就专 门骗大学生。(例)凡事应多留个心眼。二是要防止高消费。大城市要 适应不同层次人们需求,一些娱乐消费场所很豪华,也很昂贵,也很 诱惑人。但大学生应保持自己的风范,不要与人比吃比穿比阔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标准因人而异,盲目赶时髦只能是东施 效颦!要学会正确的“比”,要知道“比”什么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要体谅父母的难处,要把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