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讲义(2006年8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本章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努力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本章教学重难点:大学生活有别与中学生活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人生境界?学好、学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促进自已全面成才。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成功者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两面,生活推动着人们不断的学习,而学习又让人们懂得如何生活。在经历了六月高考的洗礼后,大学新生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就面临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下面,我们来举例回答我们进校这段时间遇到的困惑和不适应以及我们该怎样去面对?1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讲义 (2006 年 8 月)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本章教学目的: 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 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努力做社会主义的合 格建设者;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 律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本章教学重难点: 大学生活有别与中学生活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 活,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学好、学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法律素质,促进自己全面成才。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成功者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生活与学习是 一体的两面,生活推动着人们不断的学习,而学习又让人们懂得如何 生活。在经历了六月高考的洗礼后,大学新生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对 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就面临 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下面,我们来举例回答我们进校这段时间遇到的困惑和不适应以 及我们该怎样去面对?
1、生活不适应2、人际关系难处3、没有知心朋友4、和理想中的大学有很大的距离5、比较郁闷、失落、无奈6、不想读书了7、请同学自已回答。(讨论10分钟)在大学里,有许多新的挑战可能呈现在你的眼前,经过高考拼搏而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对自己充满自信,文对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范然。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新入学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度过心理上的适应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新入学的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树立新的目标使自己不迷失奋斗的方向,如何对待大学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呢?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活的新变化,以尽早适应大学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其次还必须在理性认识自已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新的生活。一、认识大学特点1、大学的内涵2
2 1、 生活不适应 2、 人际关系难处 3、 没有知心朋友 4、 和理想中的大学有很大的距离 5、 比较郁闷、失落、无奈 6、 不想读书了 7、 - 请同学自己回答。(讨论 10 分钟) 在大学里,有许多新的挑战可能呈现在你的眼前,经过高考拼搏 而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对自己充满 自信,又对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茫然。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新入学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度过心理 上的适应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新入学的大学生 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树立新的目 标使自己不迷失奋斗的方向,如何对待大学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 挫折,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呢?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活 的新变化,以尽早适应大学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 的变化;其次还必须在理性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和人 生理想,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 接新的生活。 一、认识大学特点 1、大学的内涵
大学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产物。追溯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四书》中的《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能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美好的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确立了科举制度后就设立了具有高等教育和研究色彩的“翰林院”。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是以科学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如1638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和1694年德国的哈雷大学。University一词既普遍、无所不包、广博之意。从历史和现实看“大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即使人追求理想境界,掌握广博的知识。2、大学的特征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为此,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大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大学教育则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这体现在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各个方面。首先,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场所,培养高层次的各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其次,大学学科覆盖面广、门类齐全。再次,大学教育有更高、更具体的标准大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宽松、自由、自主。目前许多高校都实行学分制管理,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在大学里,各个专业虽都有自己的课程设置体系,但这只是规定了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专业知识及必备的素质知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自主选修5
3 大学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产物。追溯中国古代 的教育思想,《四书》中的《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能以显 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美好的境界。早在一 千多年前,中国确立了科举制度后就设立了具有高等教育和研究色彩 的“翰林院”。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是 以科学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如 1638 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和 1694 年德 国的哈雷大学。University 一词既普遍、无所不包、广博之意。从 历史和现实看“大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即使人追求理想境界,掌 握广博的知识。 2、大学的特征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 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为此,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大 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大学教育则放开手脚, 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这体现在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各个方面。 首先,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场所,培养高层次的各类人才是大学的 核心功能。其次,大学学科覆盖面广、门类齐全。 再次,大学教育有更高、更具体的标准。 大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宽松、自由、自主。目前许多高校都实行 学分制管理,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在大学里,各个专业虽 都有自己的课程设置体系,但这只是规定了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 础专业知识及必备的素质知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自主选修
课程、安排学习进程。每个大学生须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目标、知识结构、能力体系,选修不同的其他课程。课堂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学生必须课下自己去钻研、拓展。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再有简单的答案,若要完成它,需学会自己去思考、判断、寻找资料、运用知识进行论证、锻炼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留心本专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动态与前沿问题。大学生要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所“训练”出来的依赖教师、遵循课本、“躺着”接受现成结论性知识的习惯,积极构建“知识迁移”的能力,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方式,对于突然间的放松和环境的改变,新生不仅面临身心的剧烈变化,而且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等课题,需要适应的新东西不少: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生活方式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等等。比如大学该学什么、怎么学;个人生活物品、钱、时间和情绪怎样保管、利用、调整;面对校园众多的活动组织,各种海报、消息、招聘广告、如何选择。在他们身上,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放松感与紧张感同在,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希望与失望相伴,这些心理活动特点呈现矛盾状态。具体体现在:1、学习要求的变化2、生活环境的变化3、社会活动的变化怎么办?请大家思考、讨论(时间5分钟)4
4 课程、安排学习进程。每个大学生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目 标、知识结构、能力体系,选修不同的其他课程。课堂的学习只是学 习的一部分,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学生必须课下自己去钻研、 拓展。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再有简单的答案,若要完成它,需学会自己 去思考、判断、寻找资料、运用知识进行论证、锻炼实际的动手操作 能力,还要留心本专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动态与前沿问题。大学生 要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所“训练”出来的依赖教师、遵循课本、“躺 着”接受现成结论性知识的习惯,积极构建“知识迁移”的能力,养 成自觉、自主的学习方式。 对于突然间的放松和环境的改变,新生不仅面临身心的剧烈变 化,而且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等课题,需要适应的新东西不少:教 学方法,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生活方式以及与父母的分 离等等。比如大学该学什么、怎么学;个人生活物品、钱、时间和情 绪怎样保管、利用、调整;面对校园众多的活动组织,各种海报、消 息、招聘广告、如何选择。在他们身上,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放松 感与紧张感同在,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希望与失望相伴,这些心理 活动特点呈现矛盾状态。 具体体现在: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怎么办?请大家思考、讨论(时间 5 分钟)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独立性是大学生活的一大特点,有的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于在家中被父母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到外地上学后远离了父母亲人的照顾不但感到孤独寂寞和想念亲人,而且被生活中吃、穿、住、行等琐事搞得焦头烂额,心烦意乱,有的学生甚至刚刚上学就要求退学回家。大学生活的独立性还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上。有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习惯于在父母的陪伴监督和老师的安排指导下学习,在行为上缺之自制力,无法独立完成大学里的学习任务,甚至要求父母辞去工作到身边陪读。还有的同学对生活费用安排不当,在月初就开支掉了了整个月的生活费用,只能频频向父母求援,甚至勒紧裤带借债度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虽然这些同学在大学新生里属于极少数的一群,但是大学新生在独立生活能力上的薄弱确实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学生入校后,虽然社会角色起了变化,但心理和知识水平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新环境中的许多方面会感到不适应,在感受大学生活自由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自己当家作主做出判断和选择时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们将独立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要独自处理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师生之间的接触一般仅限于一个学期课堂上的讲授、探讨,课下有限的交流,很难形成中学时期师生间的那种紧密关系。即使是班主任、F
5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独立性是大学生 活的一大特点,有的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于在家中被父母全方位的关怀 和照顾,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到外地上学后远离了父母亲人的照顾, 不但感到孤独寂寞和想念亲人,而且被生活中吃、穿、住、行等琐事 搞得焦头烂额,心烦意乱,有的学生甚至刚刚上学就要求退学回家。 大学生活的独立性还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 能力的要求上。有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习惯于在父母的陪伴监督和老 师的安排指导下学习,在行为上缺乏自制力,无法独立完成大学里的 学习任务,甚至要求父母辞去工作到身边陪读。还有的同学对生活费 用安排不当,在月初就开支掉了了整个月的生活费用,只能频频向父 母求援,甚至勒紧裤带借债度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虽 然这些同学在大学新生里属于极少数的一群,但是大学新生在独立生 活能力上的薄弱确实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大学生入校后,虽然社会角色起了变化,但心理和知识水平并没 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新环境中的许多方面会感到不适应,在感受大 学生活自由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自己当家作主做出判断和选择时所承 担的心理压力。 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们将独立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在很大程 度上要独自处理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师生之间的接触一般仅限于一个学期课堂上的讲授、探讨,课下有限 的交流,很难形成中学时期师生间的那种紧密关系。即使是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