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7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9月1日】 第1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格是艺术产生之初便与生俱来的孪生物。风格一般被归属于艺术表现和 形式特征的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作者和作品。通常在阅读体验中 我侗不但能够对作者的叙述和作品的情节产生共鸣,作品的风格也是产生丰富阅 读体验的不可缺失的要素。作品的言语结构使我们能够了解作品语言意义层面上 的价值,而作品的风格则使我们能够了解到甚至体贴到作者的情绪底色乃至人格 品相的层面,在某种角度上,作品的风格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要素,也是作品内容 的一部分。 风格是创作情绪和作者人格的碎片,这种碎片在形成时是混沌的,在一定 情况下几乎等同于创作动机和心理失衡。它必然贯穿于创作的意念变化与言语的 生成之中,并且是经由一定的习惯,一瞬间的选择或是长时间的斟酌,使得语言 文字的分子排列产生符合作者意愿的韵律和节奏,这种韵律与节奏,乃至它们所 暗示的情愫是让作者在生理上感到舒畅的,这种斟酌与选择的结果在那一瞬间是 基于作者的所有人格、趣味与经历,突然产生的,而不是一种有程序、有递进的 精密计算。 我们把作者的独有人格所迫使作者隐匿的心理称之为创作中的人格缺陷 文学表现对作者人格的暴露,并因此给作者带来的紧张和不安,我们称之为作者 的隐疾。它们均是文学中的疾病。 我们要感谢这些在文学的蕴藉话语中隐藏的“疾病”,正是这样的“疾 病”,文学令人心悸的独特美感才有它的活水源头,甚至可以说,同样怍为表意 的言语结构,文学与公文、论文等应用文体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创作者是否有 个急需表现又惧于表现的隐秘的“意义”,而不只是简单纯粹地用语言表达意 思。在这种隐秘的愿望和矛盾的情绪驱使下,创作者以他个体的经历与习惯去小 心地组织着语言,若即若离地带领着读者游离在他的核心“意义”的周围,他在 面对自己全部人格时的急切和焦虑、表达和隐匿,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缓 释和重新的紧张,这就造成了文学话语独有的蕴藉性、独有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言语作为一种表意结构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根本,但奠定文学的感性审美意蕴 的恰恰是发生在创作发生的一瞬之中的,发生在对于压制和隐匿的创作中,它是 非理性的。文学的风格与独特品味也正是发生在作者隐匿的恐惧中,而这隐匿却 最终在原本以隐匿为目的的挣扎中得到曲折的表现,这就是风格。读者在被“意 义”带领着远离作者的秘密,但语言风格本身却产生一种指向作者真正秘密的暗 示,或强烈或缥缈,读者多数站在意义的藩篱之中,模糊地望向那言语蕴藉中层 层包裹着的火焰,它使得作者恐惧,却让读者兴奋。这也是在隐晦与蕴藉的审美 中得到的本体。 风格是写作和接受的两面,它连接着作者与读者,是他侗在各自隐秘心灵 中暗无声息的交流。它是读者与作者同床异梦,又心有灵犀的理解和误解,是这 里全部的过程,是他们所运用的暗语,是文字的表情。在象征性越强的文体中, 风格在全部审美体验中的地位也会更明显,在某些诗歌中,风格能够像在其他象
云南省 2017 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9 月 1 日】 第 1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风格是艺术产生之初便与生俱来的孪生物。风格一般被归属于艺术表现和 形式特征的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作者和作品。通常在阅读体验中, 我侗不但能够对作者的叙述和作品的情节产生共鸣,作品的风格也是产生丰富阅 读体验的不可缺失的要素。作品的言语结构使我们能够了解作品语言意义层面上 的价值,而作品的风格则使我们能够了解到甚至体贴到作者的情绪底色乃至人格 品相的层面,在某种角度上,作品的风格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要素,也是作品内容 的一部分。 风格是创作情绪和作者人格的碎片,这种碎片在形成时是混沌的,在一定 情况下几乎等同于创作动机和心理失衡。它必然贯穿于创作的意念变化与言语的 生成之中,并且是经由一定的习惯,一瞬间的选择或是长时间的斟酌,使得语言 文字的分子排列产生符合作者意愿的韵律和节奏,这种韵律与节奏,乃至它们所 暗示的情愫是让作者在生理上感到舒畅的,这种斟酌与选择的结果在那一瞬间是 基于作者的所有人格、趣味与经历,突然产生的,而不是一种有程序、有递进的 精密计算。 我们把作者的独有人格所迫使作者隐匿的心理称之为创作中的人格缺陷; 文学表现对作者人格的暴露,并因此给作者带来的紧张和不安,我们称之为作者 的隐疾。它们均是文学中的疾病。 我们要感谢这些在文学的蕴藉话语中隐藏的“疾病”,正是这样的“疾 病”,文学令人心悸的独特美感才有它的活水源头,甚至可以说,同样怍为表意 的言语结构,文学与公文、论文等应用文体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创作者是否有一 个急需表现又惧于表现的隐秘的“意义”,而不只是简单纯粹地用语言表达意 思。在这种隐秘的愿望和矛盾的情绪驱使下,创作者以他个体的经历与习惯去小 心地组织着语言,若即若离地带领着读者游离在他的核心“意义”的周围,他在 面对自己全部人格时的急切和焦虑、表达和隐匿,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缓 释和重新的紧张,这就造成了文学话语独有的蕴藉性、独有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言语作为一种表意结构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根本,但奠定文学的感性审美意蕴 的恰恰是发生在创作发生的一瞬之中的,发生在对于压制和隐匿的创作中,它是 非理性的。文学的风格与独特品味也正是发生在作者隐匿的恐惧中,而这隐匿却 最终在原本以隐匿为目的的挣扎中得到曲折的表现,这就是风格。读者在被“意 义”带领着远离作者的秘密,但语言风格本身却产生一种指向作者真正秘密的暗 示,或强烈或缥缈,读者多数站在意义的藩篱之中,模糊地望向那言语蕴藉中层 层包裹着的火焰,它使得作者恐惧,却让读者兴奋。这也是在隐晦与蕴藉的审美 中得到的本体。 风格是写作和接受的两面,它连接着作者与读者,是他侗在各自隐秘心灵 中暗无声息的交流。它是读者与作者同床异梦,又心有灵犀的理解和误解,是这 里全部的过程,是他们所运用的暗语,是文字的表情。在象征性越强的文体中, 风格在全部审美体验中的地位也会更明显,在某些诗歌中,风格能够像在其他象
征型艺术中那样,近乎审美对象的全部。而在叙述性和表意性强的体裁中,风格 则是事实叙述之外的另一种声音。语言在它的理性层面叙述着彼岸的“事实”, 而只有深入到风格的阅读中,文学才是立体的。风格作为第二种声音,有着感性 的色彩,与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相契合,它是彼岸发生的“事实”的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的叙述,指向的是“事实”下的真正含义;在含义明确的事实之外, 风格所代表的是另一种感性的审美事实,这是人类原始的恐惧、冲动、欲望,对 于自我的承认与否认,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与抗拒。在这一点上,文学是与其他 的艺术形式相通的。在这些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原动力驱使下,文学语言表现出极 大的张力和撕裂的痛感,在艺术的规则中,展 现出令人难以释怀的美感 (摘编自武超骆冬青《风格与疾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格让作者和作品得以被个性化地区分,它与艺术相伴相生,是让阅渎体验 的丰富性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B.通过感知作品的风格,我们可以体察作者的情绪底色乃至人格品相,作品的 风格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要素,也是作品内容的一部分。 C.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心理失衡,但风格在形成之初的指向和目的并 不明确,它贯穿于创作的意念变化与言语生成之中 D.风格经由作者一定的习惯,一瞬间的选择或是长时间的斟酌而产生,这使得 语言文字的分子排列符合作者意愿,让作者在生理上感到舒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文学中的疾病包括因作者的独有人格而产生的隐匿心理以及文学表现对作者 人格的暴露而带给作者的紧张和不安。 B.创作者是否有一个急需表现又惧于表现的隐秘的“意义”,而不只是简单纯 粹地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文学主要区别于其他应用文体的特征 C.文学风格是不受叙事与话语信息约束的非理性因素,它是作者隐秘人格的曲 折体现,是强烈文学表现欲与作者白我压抑的人格冲突的产物。 D.文学中的疾病,让读者远离作者的秘密,使得读者站在意义的藩篱之中,无 法真正接近作者和作品,这是作者在创作中该尽力避免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阅读李白的《蜀道难莎时,感受它夸张想象的风格在全部审美体验中或许 更明显 B.读者对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的丁香姑娘的形象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 并不影响对其朦胧含蓄风格的体悟。 C.在具体的阅读中,读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理性的含义明确的事实之上,还需深 入到风格层面,文学才是丰富立体的 D.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虽然不同,但在风格会让作品产生令人难以释怀的美 感这一点上,它们是相通的。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 武,之焕骑马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万历 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居七年,授吏科给事中。东厂太监李浚诬拷商人
征型艺术中那样,近乎审美对象的全部。而在叙述性和表意性强的体裁中,风格 则是事实叙述之外的另一种声音。语言在它的理性层面叙述着彼岸的“事实”, 而只有深入到风格的阅读中,文学才是立体的。风格作为第二种声音,有着感性 的色彩,与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相契合,它是彼岸发生的“事实”的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的叙述,指向的是“事实”下的真正含义;在含义明确的事实之外, 风格所代表的是另一种感性的审美事实,这是人类原始的恐惧、冲动、欲望,对 于自我的承认与否认,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与抗拒。在这一点上,文学是与其他 的艺术形式相通的。在这些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原动力驱使下,文学语言表现出极 大的张力和撕裂的痛感,在艺术的规则中,展 现出令人难以释怀的美感。 (摘编自武超骆冬青《风格与疾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格让作者和作品得以被个性化地区分,它与艺术相伴相生,是让阅渎体验 的丰富性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B.通过感知作品的风格,我们可以体察作者的情绪底色乃至人格品相,作品的 风格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要素,也是作品内容的一部分。 C.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心理失衡,但风格在形成之初的指向和目的并 不明确,它贯穿于创作的意念变化与言语生成之中。 D.风格经由作者一定的习惯,一瞬间的选择或是长时间的斟酌而产生,这使得 语言文字的分子排列符合作者意愿,让作者在生理上感到舒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中的疾病包括因作者的独有人格而产生的隐匿心理以及文学表现对作者 人格的暴露而带给作者的紧张和不安。 B.创作者是否有一个急需表现又惧于表现的隐秘的“意义”,而不只是简单纯 粹地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文学主要区别于其他应用文体的特征。 C.文学风格是不受叙事与话语信息约束的非理性因素,它是作者隐秘人格的曲 折体现,是强烈文学表现欲与作者白我压抑的人格冲突的产物。 D.文学中的疾病,让读者远离作者的秘密,使得读者站在意义的藩篱之中,无 法真正接近作者和作品,这是作者在创作中该尽力避免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阅读李白的《蜀道难莎时,感受它夸张想象的风格在全部审美体验中或许 更明显。 B.读者对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的丁香姑娘的形象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 并不影响对其朦胧含蓄风格的体悟。 C.在具体的阅读中,读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理性的含义明确的事实之上,还需深 入到风格层面,文学才是丰富立体的。 D.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虽然不同,但在风格会让作品产生令人难以释怀的美 感这一点上,它们是相通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 -7 题。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 武,之焕骑马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万历 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居七年,授吏科给事中。东厂太监李浚诬拷商人
之焕劾其罪。寻上言:“今天下民穷饷匮,寇横兵疲。言官舍国事争时局,部曹 舍职掌建空言,天下尽为虚文所束缚。有意振刷者,不日生事,则日苛求。事未 就而谤兴,法未伸而怨集,豪杰灰心,庸人养拙,国事将不可为矣。请陛下严综 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时朝臣部党 角立,之焕廉觚自胜,尝言:“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 即千里犹蝇耳。”天启元年以通政参议召迁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 赣。丁内外艰,家居。当此之时,魏、客乱政,应山杨涟首发忠贤之奸。忠贤恚 甚,拷杀涟。由此悍然益诛锄善类。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 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 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庄烈帝即位,乃免征,起故官,巡抚甘肃。大破套寇, 斩首七百余级,生得部长三人,降六百余人。明年春,寇复大入,患豌豆创①, 环大黄山而病。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曰:“幸灾不仁,乘危不武,不如舍之, 因以为德焉。”遂不战。逾月,群寇望边城涕泣而去。冬,京师戒严,有诏入卫。 且行,西部乘虚犯河西。之焕止留,遣兵伏贺兰山后,邀其归路,大兵出水泉峡 口,再战再败之,斩首八百四十有奇,引军东。明年五月抵京师,已后时矣,有 诏之焕入朝。翌日又诏之焕落职候勘,温体仁已栖政矣。初,体仁讦钱谦益,之 焕移书中朝,右谦益。至是,体仁修隙,之焕遂得罪。之焕虽文士,负材武,善 射,既废,无所见。所居县,阻山多盗。之焕无事,辄率健儿助吏捕,无脱者。 先是,甘肃兵变,其溃卒畏捕诛,往往亡命山谷间,为群盗,贼势益张。至是 贼数万来攻麻城,望见之焕部署,辄引去。帝追叙甘肃前后功,复之焕官,荫子, 然终不召。明年病卒 (节选自《明史·梅之焕传》 [注]①豌豆创:天花。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B.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C.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D.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乏子称作 从子;叔父、伯父称为“从父” B.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C.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后 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 其禄;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之焕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东厂太监陷害拷打商人,梅之焕就弹劾他 的罪行,不久又上疏皇帝指出国家面临的危机和朝政存在的各种问题
之焕劾其罪。寻上言:“今天下民穷饷匮,寇横兵疲。言官舍国事争时局,部曹 舍职掌建空言,天下尽为虚文所束缚。有意振刷者,不日生事,则日苛求。事未 就而谤兴,法未伸而怨集,豪杰灰心,庸人养拙,国事将不可为矣。请陛下严综 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时朝臣部党 角立,之焕廉觚自胜,尝言:“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 即千里犹蝇耳。”天启元年以通政参议召迁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 赣。丁内外艰,家居。当此之时,魏、客乱政,应山杨涟首发忠贤之奸。忠贤恚 甚,拷杀涟。由此悍然益诛锄善类。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 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麻城也无何逆 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庄烈帝即位,乃免征,起故官,巡抚甘肃。大破套寇, 斩首七百余级,生得部长三人,降六百余人。明年春,寇复大入,患豌豆创①, 环大黄山而病。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曰:“幸灾不仁,乘危不武,不如舍之, 因以为德焉。”遂不战。逾月,群寇望边城涕泣而去。冬,京师戒严,有诏入卫。 且行,西部乘虚犯河西。之焕止留,遣兵伏贺兰山后,邀其归路,大兵出水泉峡 口,再战再败之,斩首八百四十有奇,引军东。明年五月抵京师,已后时矣,有 诏之焕入朝。翌日又诏之焕落职候勘,温体仁已栖政矣。初,体仁讦钱谦益,之 焕移书中朝,右谦益。至是,体仁修隙,之焕遂得罪。之焕虽文士,负材武,善 射,既废,无所见。所居县,阻山多盗。之焕无事,辄率健儿助吏捕,无脱者。 先是,甘肃兵变,其溃卒畏捕诛,往往亡命山谷间,为群盗,贼势益张。至是, 贼数万来攻麻城,望见之焕部署,辄引去。帝追叙甘肃前后功,复之焕官,荫子, 然终不召。明年病卒。 (节选自《明史•梅之焕传》) [注]①豌豆创:天花。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B.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C.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D.谓涟被逮/时过麻城/涟罪人也/之焕与盘桓流涕/当削籍/其实涟未尝过 麻城也/无何逆党梁克顺诬以赃私/诏征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乏子称作 从子;叔父、伯父称为“从父”。 B.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C.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后 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 其禄;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梅之焕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东厂太监陷害拷打商人,梅之焕就弹劾他 的罪行,不久又上疏皇帝指出国家面临的危机和朝政存在的各种问题
B.梅之焕洁身白好,从不拉帮结伙。他认为依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依附君子 的未必是君子。附在马身上的苍蝇,即使走了千里路也还是苍蝇 C.梅之焕带兵有方,屡败敌寇。他在甘肃任巡抚时多次大败敌军,击毙、擒获 很多敌人;晚年废职回家还组织乡勇协助当地官员捉拿强盗。 D.梅之焕文武全才,最终却被报复免职。当初温体仁攻击钱谦益,梅之焕写信 告诉了钱谦益,温体仁嫉恨在心,借之焕保卫京师迟到一事让他停职等候调査 7.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陛下严综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 (5分) (2)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日:“幸灾不r,乘危不武,不如舍之,因以为德 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 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 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8.此词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的某位弟子用 ”抒发肩负着重大责任的人要胸怀宽广,刚强勇毅,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 的感慨。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白己的芳香和光芒融合在一起,因而光明纯洁的品质 还没有损伤的句子是 (3)李商隐的《锦瑟》中,在回忆里怅然不已,哀婉感叹肖年情感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母语 文兰 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要我立即回国。我迫不及待地带上妻子和孩 子,踏上了回国之路
B.梅之焕洁身白好,从不拉帮结伙。他认为依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依附君子 的未必是君子。附在马身上的苍蝇,即使走了千里路也还是苍蝇。 C.梅之焕带兵有方,屡败敌寇。他在甘肃任巡抚时多次大败敌军,击毙、擒获 很多敌人;晚年废职回家还组织乡勇协助当地官员捉拿强盗。 D.梅之焕文武全才,最终却被报复免职。当初温体仁攻击钱谦益,梅之焕写信 告诉了钱谦益,温体仁嫉恨在心,借之焕保卫京师迟到一事让他停职等候调查。 7.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诸陛下严综核以责实事,通言路以重纪纲,别臧否以惜人才,庶于国事有济。 (5 分) (2)诸将请掩之,之焕不可,日:“幸灾不 r,乘危不武,不如舍之,因以为德 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11 分)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 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 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8.此词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 9.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何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中,孔子的某位弟子用 “ , ”抒发肩负着重大责任的人要胸怀宽广,刚强勇毅,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 的感慨。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白己的芳香和光芒融合在一起,因而光明纯洁的品质 还没有损伤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的《锦瑟》中,在回忆里怅然不已,哀婉感叹肖年情感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母语 文兰 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要我立即回国。我迫不及待地带上妻子和孩 子,踏上了回国之路
我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回国看望过父亲了。这期间,父亲体恤我只身漂泊 异乡,他坚持说,只要我在国外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即使十年不回去看他,他 也欣慰。这八年来,我娶妻生子。妻子是美国姑娘,父亲却说她有中国古典美 我的儿子从出生起,父亲就从照片、录像、微信上看着他长到五岁。父亲是语文 教师,说话特别讲究用词,可看着孙子的相貌,却说了句不雅的话:“好!好! 远缘杂交,必然生出优良品种。瞧我孙儿,中美杂交的混血儿,还真是个具有中 国风的洋娃娃呢!” 自父亲病重住院,他最急于完成的事就是写一份关于家产继承的遗嘱,字 斟句酌,比他当年教书备课还认真百倍。 长空旅行,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失去了参照物的飞机像是定在了空中 似的。妻子忽煞问我:“我们很快要见到爸爸了,爸爸不懂英语,那我们怎么和 他说话?” 我说:“这只能靠我翻译了。见到爸爸,千万别提‘外’字、‘洋’字, 爸爸死记着当年外国列强欺侮中国,这些都是爸爸的死敌 妻子摇头,接着问:“这些既然是爸爸的敌人,为什么他会同意你学英语? 还让你到美国?我就是一个外国人,爸爸对我也嫉恶如仇吗?” 我回答妻子:“爸爸就我一个儿子,中国有句古语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儿子的前程,他只能选择忍耐,尊重儿子的选择。至于你,爸爸会喜欢的。 “为什么?” “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连带着也喜欢和这个 人有关的人或物。你嫁给我这个中国男人,也就是中国人了 妻子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拿到美国绿卡了吗? 我是美籍华人,本质上仍是一个中国人。 那我们的孩子呢?” “华人后裔,本质上同样是中国人。国籍可改,种族不变。 妻子突然话锋一转:“我既然成为你这个中国人的妻子,那你为什么不教 我中文?” 我窘迫地回答:“这是一个疏忽。但是我们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重 要的是,无论是供职之处,还是家庭生活,我们都没有处在不说汉语不行的环境, 所以顺其自然地一直在说英语。” 妻子若有所思地回过头去,而我又沉进对父亲的回忆中 父亲一九五八年上高中,那时节,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中国的死敌,父 亲除了外语,其他门门功课都是高分,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上了大学,直 至被分配到他终生供职的那所高中,父亲依然如故地反对外语,一门心思地深研 中文,甚至和外语老师争辩:“中国十几亿人,搞翻译、搞外交的人能占多大比 例?可是无论在高中还是大学,无论你要考文科还是理科,外语却是每个学生必 学的主课。这简直就是浪费年轻的生命!外语能与博大精深的中文相提并论吗 在我认为,全世界任何语言,都不能和产生、繁衍、应用、完善、丰富、臻美了 几千年的汉语相媲美的!中文用起来灵活方便,没有外语变格、变位、变这、变 那的问题。中文无论字、词、句,都是既简单明了又内涵丰富的。声、形,静 动,尽呈万象!汉字形、音、意三住一体,形美可以赏目,音美可以悦耳,意美 可以感心。不管世界多么纷繁、奥妙,其中的音韵、色彩、样式、动态、内涵 情感,都可以涵纳于汉字简洁的 笔画之中,这是人类任何其他语种都无法企及、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我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回国看望过父亲了。这期间,父亲体恤我只身漂泊 异乡,他坚持说,只要我在国外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即使十年不回去看他,他 也欣慰。这八年来,我娶妻生子。妻子是美国姑娘,父亲却说她有中国古典美。 我的儿子从出生起,父亲就从照片、录像、微信上看着他长到五岁。父亲是语文 教师,说话特别讲究用词,可看着孙子的相貌,却说了句不雅的话:“好!好! 远缘杂交,必然生出优良品种。瞧我孙儿,中美杂交的混血儿,还真是个具有中 国风的洋娃娃呢!” 自父亲病重住院,他最急于完成的事就是写一份关于家产继承的遗嘱,字 斟句酌,比他当年教书备课还认真百倍。 长空旅行,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失去了参照物的飞机像是定在了空中 似的。妻子忽煞问我:“我们很快要见到爸爸了,爸爸不懂英语,那我们怎么和 他说话?” 我说:“这只能靠我翻译了。见到爸爸,千万别提‘外’字、‘洋’字, 爸爸死记着当年外国列强欺侮中国,这些都是爸爸的死敌。” 妻子摇头,接着问:“这些既然是爸爸的敌人,为什么他会同意你学英语? 还让你到美国?我就是一个外国人,爸爸对我也嫉恶如仇吗?” 我回答妻子:“爸爸就我一个儿子,中国有句古语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儿子的前程,他只能选择忍耐,尊重儿子的选择。至于你,爸爸会喜欢的。” “为什么?” “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连带着也喜欢和这个 人有关的人或物。你嫁给我这个中国男人,也就是中国人了。” 妻子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拿到美国绿卡了吗? “我是美籍华人,本质上仍是一个中国人。” “那我们的孩子呢?” “华人后裔,本质上同样是中国人。国籍可改,种族不变。” 妻子突然话锋一转:“我既然成为你这个中国人的妻子,那你为什么不教 我中文?” 我窘迫地回答:“这是一个疏忽。但是我们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重 要的是,无论是供职之处,还是家庭生活,我们都没有处在不说汉语不行的环境, 所以顺其自然地一直在说英语。” 妻子若有所思地回过头去,而我又沉进对父亲的回忆中。 父亲一九五八年上高中,那时节,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中国的死敌,父 亲除了外语,其他门门功课都是高分,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上了大学,直 至被分配到他终生供职的那所高中,父亲依然如故地反对外语,一门心思地深研 中文,甚至和外语老师争辩:“中国十几亿人,搞翻译、搞外交的人能占多大比 例?可是无论在高中还是大学,无论你要考文科还是理科,外语却是每个学生必 学的主课。这简直就是浪费年轻的生命!外语能与博大精深的中文相提并论吗? 在我认为,全世界任何语言,都不能和产生、繁衍、应用、完善、丰富、臻美了 几千年的汉语相媲美的!中文用起来灵活方便,没有外语变格、变位、变这、变 那的问题。中文无论字、词、句,都是既简单明了又内涵丰富的。声、形,静、 动,尽呈万象!汉字形、音、意三住一体,形美可以赏目,音美可以悦耳,意美 可以感心。不管世界多么纷繁、奥妙,其中的音韵、色彩、样式、动态、内涵、 情感,都可以涵纳于汉字简洁的 笔画之中,这是人类任何其他语种都无法企及、无法与之相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