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30日 根据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三产业 中主要行业的主要数据一公布如下: 、批发和零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273395个,从 业人员161402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3.4%和9.2%。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38.8%,零售业占 61.2%。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3.8% 零售业占46.2%(详见表1) 表1按行业大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人) 合计 27339 1614022 批发业 零售业 16726 45889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占99.1%,港、澳、 合商投资单位占0.3%,外商投资单位占0.6%
-1-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 年 3 月 30 日 根据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三产业 中主要行业的主要数据 [注一]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 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 273395 个,从 业人员 1614022 人 [注二],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43.4%和 9.2%。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 38.8%,零售业占 61.2%。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 53.8%, 零售业占 46.2%(详见表 1)。 表 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73395 1614022 批发业 106126 868133 零售业 167269 745889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占 99.1%,港、澳、 台商投资单位占 0.3%,外商投资单位占 0.6%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单位占87.0%,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4.8%,外商投资单位占8.2%(详见表 2) 表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合计 273395 1614022 内资单位 270880 1403548 国有单位 15581 集体单位 216 8152 股份合作单位 联营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1121 346713 股份有限公司 60916 私营单位 253682 963622 其他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781 43 外商投资单位 1718 13233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未,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39.8亿元, 比2013年末增长54.3%。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52952.9亿元,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386.9亿元,分别比 2013年末增长52.2%和67.6%。负债合计44274.0亿元。全年实 现营业收入66771.0亿元(详见表3) 表3按行业大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营业收入 (亿元) (亿元) (亿元) 合计 52339 442740 66771.0 批发业 52952. 37101 56806.0 零售业 9386 7172 注: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以及分组比重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 械调整,下同
-2-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单位占 87.0%,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 4.8%,外商投资单位占 8.2%(详见表 2)。 表 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73395 1614022 内资单位 270880 1403548 国有单位 690 15581 集体单位 2167 8152 股份合作单位 1465 6599 联营单位 77 285 有限责任公司 11214 346713 股份有限公司 590 60916 私营单位 253682 963622 其他 995 1680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797 78143 外商投资单位 1718 13233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 年末,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62339.8 亿元, 比 2013 年末增长 54.3%。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52952.9 亿元,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9386.9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52.2%和 67.6%。负债合计 44274.0 亿元。全年实 现营业收入 66771.0 亿元 [注三](详见表 3)。 表 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62339.8 44274.0 66771.0 批发业 52952.9 37101.2 56806.0 零售业 9386.9 7172.8 9965.1 注: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以及分组比重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 械调整,下同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 19176个,从业人员714550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4.2%和 4.2%(详见表4)。 表4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人) 合计 19176 714550 铁路运输业 24 99350 道路运输业 12087 343973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84724 管道运输业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 47363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邮政业 68 10890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54752.4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260.8%。负债合计42267.1亿 元。全年实现收入合计6396.0亿元键(详见表5) 表5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收入合计 亿元) (亿元 (亿元) 合计 54752 42267 5396.0 铁路运输业 402065 34497 11159 道路运输业 41895 2266 1421.7 水上运输业 19 114 6.3 航空运输业 3228 1742. 14679 管道运输业 1840 280.8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2675 11950 955.2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748 15544 496.6 邮政业 844.4 404.3 651.7 注:根据国家普查方案,铁路运输业普查工作由铁路部门负責,并由国务院经普办反馈各地 区数据。表中铁路运输业数据为北京地区铁路运输行业数据(非法人单位口径),其余行业为法 人单位数据 -3
-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 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 19176 个,从业人员 714550 人,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34.2%和 4.2%(详见表 4)。 表 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9176 714550 铁路运输业 24 99350 道路运输业 12087 343973 水上运输业 59 475 航空运输业 235 84724 管道运输业 9 4540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3547 47363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2528 25224 邮政业 687 10890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 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54752.4 亿元,比 2013 年末增长 260.8%。负债合计 42267.1 亿 元。全年实现收入合计 6396.0 亿元 [注四](详见表 5)。 表 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收入合计 (亿元) 合 计 54752.4 42267.1 6396.0 铁路运输业 40206.5 34497.4 1115.9 道路运输业 4189.5 2266.7 1421.7 水上运输业 19.2 11.4 6.3 航空运输业 3228.9 1742.2 1467.9 管道运输业 1840.0 595.6 280.8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2675.2 1195.0 955.2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748.9 1554.4 496.6 邮政业 844.4 404.3 651.7 注:根据国家普查方案,铁路运输业普查工作由铁路部门负责,并由国务院经普办反馈各地 区数据。表中铁路运输业数据为北京地区铁路运输行业数据(非法人单位口径),其余行业为法 人单位数据
、住宿和餐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34458个,从 业人员562668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11.1%和11.2%。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16.2%,餐饮业占 83.8%。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26.0%, 餐饮业占74.0%(详见表6) 表6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人) 34458 562668 住宿业 146477 餐饮业 28873 416191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占98.9%,港、澳 合商投资单位占0.5%,外商投资单位占0.6%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单位占74.6%,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15.0%,外商投资单位占10.5%(详见 表7) 表7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人 合计 34458 内资单位 419665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513 6858 股份合作单位 339 4315 联营单位 284 有限责任公司 219 25285 股份有限公司 7430
-4-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 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34458 个,从 业人员 562668 人,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111.1%和 11.2%。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 16.2%,餐饮业占 83.8%。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 26.0%, 餐饮业占 74.0%(详见表 6)。 表 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4458 562668 住宿业 5585 146477 餐饮业 28873 416191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占 98.9%,港、澳、 台商投资单位占 0.5%,外商投资单位占 0.6%。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单位占 74.6%,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 15.0%,外商投资单位占 10.5%(详见 表 7)。 表 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4458 562668 内资单位 34068 419665 国有单位 395 26495 集体单位 513 6858 股份合作单位 339 4315 联营单位 13 284 有限责任公司 2193 125285 股份有限公司 67 7430
私营单位 其他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182 84120 外商投资单位 208 5888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559.2亿元, 比2013年末增长25.0%。其中,住宿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81.5 亿元,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77.7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 增长26.7%和20.5%。负债合计1917.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 入1411.4亿元(详见表8) 表8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亿元) (亿元 (亿元) 合计 25592 1917.0 1411.4 住宿业 18815 1367.5 餐饮业 9248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 人单位77152个,从业人员138884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 62.1%和49.3%(详见表9) 表9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人) 合计 7715 1388842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101407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25118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7322 1036251
-5- 私营单位 30459 248793 其他 89 205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182 84120 外商投资单位 208 5888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 年末,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2559.2 亿元, 比 2013 年末增长 25.0%。其中,住宿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1881.5 亿元,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677.7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 增长 26.7%和 20.5%。负债合计 1917.0 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 入 1411.4 亿元(详见表 8)。 表 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2559.2 1917.0 1411.4 住宿业 1881.5 1367.5 486.6 餐饮业 677.7 549.4 924.8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 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 人单位 77152 个,从业人员 1388842 人,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62.1%和 49.3%(详见表 9)。 表 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77152 1388842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1608 101407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8222 25118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7322 10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