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査主要数据公报 (第四号)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年1月20日 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结合日常统计调查,反映出首都经济的发展 特征,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总部经济基本情况 总部企业注分为一级总部和下属二级单位两个层级。一级总部为国内企业在京设 立的全国性总部,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地区总部。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 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3%,其控制的在京下属二级单位达3894家。总部企业及其 在京下属二级单位期末从业人员164.9万人,资产总计396510.7亿元,负债合计3133004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394.7亿元,利润总额3803.5亿元。 表1总部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数期末从资产 负债主营业 利润 业人员总计合计务收入总额 (个) (万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467816.9396507313300412739.73803.5 其中:一级总部企业 784 65.6303109.5253412.513920.62249.9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3%,总部企业及 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64.9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20.2%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四号)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 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0年 1月 20日 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结合日常统计调查,反映出首都经济的发展 特征,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部经济基本情况 总部企业[注一] 分为一级总部和下属二级单位两个层级。一级总部为国内企业在京设 立的全国性总部,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地区总部。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 达到 784个,占全市单位的 03%,其控制的在京下属二级单位达 3894家。总部企业及其 在京下属二级单位期末从业人员 1649万人,资产总计 3965107亿元,负债合计 3133004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273947亿元,利润总额 38035亿元。 表 1 总部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数 (个) 期末从 业人员 (万人) 资产 总计 (亿元) 负债 合计 (亿元) 主营业 务收入 (亿元) 利润 总额 (亿元) 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 4678 1649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其中:一级总部企业 784 656 3031095 2534125 139206 22499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 784个,占全市单位的 03%,总部企业及 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 1649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 202%。 — 30—
表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计 100.0 164.9 100.0 内资 71.8 134.3 港澳台商投资 12.3 7.5 外商投资 156 18.3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 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24.9%、13.5%和13.4%,三个行业合 计占51.8%。上述三个行业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分别占总部经 济单位的10.9%、8.6%和10.4%,合计占29.9%。 表3按行业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构成(%)数量(万人)构成(% 100.0 164.9 100.0 第二产业 147 18.7 52.5 31.8 其中:制造业 3 28.0 17.0 建筑业 8.9 10.5 第三产业 112.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2 批发和零售业 14.2 金融业 13.4 17.1 10.4 房地产业 5.6 4.6 2.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9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区县是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 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25.1%、23.5%和16.3%,三个地区合计占64.9%。上述 三个地区的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分别占总部经济单位的17.0%、 21.3%和11.9%,合计占50.2%
表 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 计 784 1000 1649 1000 内 资 563 718 1343 814 港澳台商投资 65 83 123 75 外商投资 156 199 183 111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 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 249%、135%和 134%,三个行业合 计占 518%。上述三个行业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分别占总部经 济单位的 109%、86%和 104%,合计占 299%。 表 3 按行业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 计 784 1000 1649 1000 第二产业 147 187 525 318 其中:制造业 73 93 280 170 建筑业 70 89 173 105 第三产业 637 813 1124 682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 48 261 15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7 98 72 44 批发和零售业 106 135 142 86 金融业 105 134 171 104 房地产业 44 56 46 2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95 249 180 109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6 59 170 103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区县是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 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 251%、235%和 163%,三个地区合计占 649%。上述 三个地区的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分别占总部经济单位的 170%、 213%和 119%,合计占 502%。 — 31—
表4按地区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计 100.0 164.9 100.0 海淀区 197 25.1 28.1 17.0 朝阳区 21.3 西城区 东城区 丰台区 14.2 宣武区 6.3 3 顺义区 3.4 10.3 6.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6.0 昌平区 崇文区 1.7 大兴区 4 1.3 其他区县 5.1 16.7 10.3 2.主要经营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的资产总计396510.7亿元,负债 合计31330.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394.7亿元,利润总额3803.5亿元,分别占全市单位 的61.3%、59.6%44.8%和69.3%。 表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内资 388353.0 308288.5 20251.4 3385.2 港澳台商投资 2348.8 1492.4 1496.4 -36.3 外商投资 5808.9 3519.5 5646.9 454.6 在总部经济中,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分 别占总部经济单位的34.8%、19.3%和13.1%,三个行业合计占67.2%。 32
表 4 按地区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 计 784 1000 1649 1000 海淀区 197 251 281 170 朝阳区 184 235 351 213 西城区 128 163 197 119 东城区 74 94 116 70 丰台区 42 54 235 142 宣武区 27 34 63 38 顺义区 27 34 103 6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7 34 60 37 昌平区 15 19 35 21 崇文区 13 17 20 12 大兴区 11 14 21 13 其他区县 39 51 167 103 2主要经营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的资产总计 3965107亿元,负债 合计 313300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273947亿元,利润总额 38035亿元,分别占全市单位 的 613%、596%、448%和 693%。 表 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内 资 3883530 3082885 202514 33852 港澳台商投资 23488 14924 14964 -363 外商投资 58089 35195 56469 4546 在总部经济中,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分 别占总部经济单位的 348%、193%和 131%,三个行业合计占 672%。 — 32—
表6按行业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 合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第二产业 15552.3 6988.1 350.0 其中:制造业 424.8 3587.6 建筑业 2053.7 1932.6 3 第三产业 380958.4 306500.0 20406.6 5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11.1 1302.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710.7 585.9 批发和零售业 9622.1 5583.5 523.8 金融业 309186.0 284410.0 5277.4 1046.1 房地产业 3970.7 2832.9 475.8 78.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612.7 7442.9 1635.8 1176.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285.6 2068.6 1423.1 201.7 在总部经济中,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位的区县是海淀、西城和朝阳,分别占总部经济 单位的24.3%、22.7%和16.6%,三个地区合计占63.6%。 表7按地区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 合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海淀区 54162.8 42383.2 6662.9 朝 阳区 9427.3 4547.7 930.7 西城区 254317.5 224149.0 6206.2 1520.5 东城区 38916.5 21178.4 2069.0 653.9 丰台区 5651.9 3263.3 1275.4 宣武区 8105.2 1589.4 131.2 顺义区 2910.9 1886.7 1245.0 -46.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990.0 1764.7 191.1 昌平区 318.0 崇文 350.5 1.9 大兴区 223.3 86.5 其他区县 2847.5 1683.1 1341.2 34.7
表 6 按行业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第二产业 155523 68004 69881 3500 其中:制造业 42448 22331 35876 1238 建筑业 46534 20537 19326 403 第三产业 3809584 3065000 204066 34535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287 19111 13025 -66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2938 17107 5859 4665 批发和零售业 96221 55835 95252 5238 金融业 3091860 2844100 52774 10461 房地产业 39707 28329 4758 78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6127 74429 16358 1176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2856 20686 14231 2017 在总部经济中,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位的区县是海淀、西城和朝阳,分别占总部经济 单位的 243%、227%和 166%,三个地区合计占 636%。 表 7 按地区分的总部经济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3965107 3133004 273947 38035 海淀区 541628 423832 66629 2766 朝阳区 256833 94273 45477 9307 西城区 2543175 2241490 62062 15205 东城区 389165 211784 2069.0 6539 丰台区 56519 32633 12754 863 宣武区 99279 81052 15894 1312 顺义区 29109 18867 1245.0 -46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9900 5490 17647 1911 昌平区 5286 3180 4662 186 崇文区 3505 2531 1405 19 大兴区 2233 1041 865 43 其他区县 28475 16831 13412 347 — 33—
二、非公经济基本情况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非公经济注单位217761个,占全市单位的81.3%;期末从 业人员377.3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46.2% 表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非公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计 217761 100.0 3773 100.0 内资 95 79.7 港澳台商投资 32.5 8.6 外商投资 6386 65.1 在非公经济中,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 业,分别占全部非公经济单位数量的35.4%、17.3%和10.8%,三个行业合计占63.5%。 上述三个行业的期末从业人员分别占全部非公经济单位的18.2%、12.2%和2.1%,合计 占52.5%。 表9按行业分的非公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构成(%)数量(万人)构成(%) 合计 217761 100.0 377.3 100.0 第二产业 31296 14.4 109.1 28.9 采矿业 0.2 0.1 制造业 23471 22.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9 0.2 建筑业 3.5 24.5 6.5 第三产业 186465 268.2 71.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899 2.2 16.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405 6.6 36.6 9.7 批发和零售业 77054 35.4 68.6 住宿和餐饮业 3.8 7.7 金融业 635 0.8 房地产业 7678 3.5 22.6 6.0
二、非公经济基本情况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非公经济[注二]单位 217761个,占全市单位的 813%;期末从 业人员 3773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 462%。 表 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非公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 计 217761 1000 3773 1000 内 资 208554 958 2797 741 港澳台商投资 2821 13 325 86 外商投资 6386 29 651 173 在非公经济中,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 业,分别占全部非公经济单位数量的 354%、173%和 108%,三个行业合计占 635%。 上述三个行业的期末从业人员分别占全部非公经济单位的 182%、122%和 221%,合计 占 525%。 表 9 按行业分的非公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数 期末从业人员 数量(个) 构成(%) 数量(万人) 构成(%) 合 计 217761 1000 3773 1000 第二产业 31296 144 1091 289 采矿业 68 … 02 01 制造业 23471 108 835 22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01 09 02 建筑业 7607 35 245 65 第三产业 186465 856 2682 71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899 22 161 4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405 66 366 97 批发和零售业 77054 354 686 182 住宿和餐饮业 8257 38 291 77 金融业 635 03 29 08 房地产业 7678 35 226 60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