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使用完毕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 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红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 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传媒难以起齿自诩(y0)闭目塞(se)听 B.芯片钩玄题要豢(juan)养车载(zai)斗量 C.转轨众口铄金执拗(nit)半嗔(chen)半喜 D.幅射赋于重任补给(j1)便(bidn)宜行事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 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 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B.塑 铺铺摆摆 呈像像呈 贴画贴画 D.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 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 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 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
绝密★使用完毕前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9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考生作答第 I 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 2B 铅笔 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 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红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 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传媒 难以起齿 自诩.(yǔ) 闭目塞.(sè)听 B. 芯片 钩玄题要 豢.(juàn)养 车载.(zài)斗量 C. 转轨 众口铄金 执拗.(niù) 半嗔.(chēn)半喜 D. 幅射 赋于重任 补给.(jǐ) 便.(biàn)宜行事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 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 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 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 雕 铺 呈 贴 B. 塑 铺 像 画 C. 塑 摆 像 贴 D. 雕 摆 呈 画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 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 B. 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 了竭泽而渔 ....的地步。 C. 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 这并非杞人忧天 ....。 D. 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 ....地东
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万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 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 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 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 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啬的最新资料。 5.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①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白 苏轼 欧阳修 B.白居易 曹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 曹植 苏轼 司马迁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 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 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 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 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 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 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 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 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 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因痞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遺吏医治
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水墨画的主要万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 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 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 1997 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 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 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 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 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啬的最新资料。 5.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1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2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4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 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 B. 白居易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 白居易 李 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 李清照 曹 植 苏 轼 司马迁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 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 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 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 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 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 官○2,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 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 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 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3,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4 涕泣,遣吏医治
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自。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 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明,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日:微子,太 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释:①历召:一一召请。②学言:学校。③不殊:没死。④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 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 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⑨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①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A.①③⑥B.②④C.①②④D.③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 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 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释:○1 历召:一一召请。 ○2 学言:学校。 ○3 不殊:没死。 ○4 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B. 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 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 D. 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1 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2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3 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4 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5 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6 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A.○1 ○3 ○6 B.○2 ○4 ○5 C.○1 ○2 ○4 D.○3 ○5 ○6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 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 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 析。(4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试《前赤壁赋》)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③二十四桥仍在,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谁生! (姜夔《扬州慢》) ④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 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 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 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 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包楼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 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
A. 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 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 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 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第Ⅱ卷 (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 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 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 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 析。(4 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 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苏试《前赤壁赋》)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③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谁生! (姜夔《扬州慢》) ④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6 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 50 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 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 5000 亿到 1 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 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 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 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包楼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 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 2
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 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 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 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 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饲料带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 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 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 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 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 统计材料表明,饲料带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两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 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14.下列说法符合文艺的一项是(3分)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16.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 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 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 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 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 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 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
到 5 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 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 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 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 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 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饲料带的 4 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 4 倍,这意味着运输 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 70%的空气污染和 50 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 方式是将垃圾掩埋 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 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 统计材料表明,饲料带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两要少 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 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14.下列说法符合文艺的一项是(3 分) A. “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 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 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 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 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 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 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16.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 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 分)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 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 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 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 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 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