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7 11111 1、较111和1111的大小 11111 111<1111 2、刘阿姨将一堆菜果分给大、中、小三个班的小朋友,已知大班分得全部苹果的5多10个 中班分得全部的4多8个,小班朋友分得全部的8,最后还剩这堆苹果的8,这堆苹果有多 少个? 解:(10+8)÷(1-5-4-8×2)=60(个) 、如下图大圆半径为R,小图半径为r,两个同心圆构成一个环形再以0点为顶点,半径R 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以0点为顶点,以r为半径边长作一小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50平方厘米,求环形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环形的面积应该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但分别求出大、小圆的面积 是不可能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大正方形面积一小正方形面积。 即R2-12=50cm2 解:环形面积=nR2-nr2 =n(R2-r2) =50 =157(cm2) 4、某校学生合买一件纪念品,如果每人出6角,则多4元8角:如果每人出5角则差3角, 求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7) 1、较 和 的大小。 < 2、刘阿姨将一堆菜果分给大、中、小三个班的小朋友,已知大班分得全部苹果的 多 10 个; 中班分得全部的 多 8 个,小班朋友分得全部的 ,最后还剩这堆苹果的 ,这堆苹果有多 少个? 解:(10+8)÷(1- - - ×2)=60(个) 3、如下图大圆半径为 R,小图半径为 r,两个同心圆构成一个环形再以 0 点为顶点,半径 R 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以 O 点为顶点,以 r 为半径边长作一小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 50 平方厘米,求环形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环形的面积应该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但分别求出大、小圆的面积 是不可能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大正方形面积一小正方形面积。 即 R2-r2=50cm2 解:环形面积=лR2-лr2 =л(R2-r 2 ) =50л =157(cm2 ) 4、某校学生合买一件纪念品,如果每人出 6 角,则多 4 元 8 角;如果每人出 5 角则差 3 角, 求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同一件物品的价格是不变的,每人出6角多4元8角,每人出5角,则差3 角,所以多出的4元8角加上差的3角除以前后角(6角一6角)就是这个班的人数。 解:(4.8+0.3)÷(0.6-0.5) =5.1÷0.1 =51(人) 这道题也可以用方程来解,因为价格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用相价相等作为等式 解:设这个班人数为X,则 0.6x-4.8=0.5x+0.3 X=51 1992+19921992+199219921992 5、计算1998+19981998+199819981998 332/333 6、有甲、乙两个仓库,原来甲仓库存粮的吨数是乙仓库的7,如果从乙仓库调6吨粮食到甲 仓库,则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的5。原来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甲仓原来存粮:90(吨) 乙仓原来存粮:126(吨) 7、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了一台价值4800元的电脑。甲付的钱是其他三人付的总数的 半,乙付的钱是其他三人付的总数的3,丙付的钱是其它三人付的总数的4,丁付了多少钱 答:丁付了1040元
【分析与解答】同一件物品的价格是不变的,每人出 6 角多 4 元 8 角,每人出 5 角,则差 3 角,所以多出的 4 元 8 角加上差的 3 角除以前后角(6 角-6 角)就是这个班的人数。 解:(4.8+0.3)÷(0.6-0.5) =5.1÷0.1 =51(人) 这道题也可以用方程来解,因为价格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用相价相等作为等式。 解:设这个班人数为 X,则 0.6x-4.8=0.5x+0.3 X=51 5、计算 332/333 6、有甲、乙两个仓库,原来甲仓库存粮的吨数是乙仓库的 ,如果从乙仓库调 6 吨粮食到甲 仓库,则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的 。原来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甲仓原来存粮:90(吨) 乙仓原来存粮:126(吨) 7、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了一台价值 4800 元的电脑。甲付的钱是其他三人付的总数的一 半,乙付的钱是其他三人付的总数的 ,丙付的钱是其它三人付的总数的 ,丁付了多少钱? 答:丁付了 1040 元
8、某厂有三个车间,共有职工2900人,如果甲车间人数减少11,乙车间增加14人,则三 个车间的人数相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甲车间人数:(2900+14)÷[1+(1--)×2]=1034(人) 丙车间人数:104×(1-1)=940(0 乙车间人数:940-14=926(人) 答:甲、乙、丙三个车间人数分别为1034人、926人、940人。 9、同学们去野炊,一人一个饭碗,两个人一个菜碗,三个人一个汤碗,班长总共领了55个 碗,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30(人 10、下图:小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厘米,大正方形边长为10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 解一:(5+10)×(5+10)÷2-5×5-10×10÷2 =37.5(平方厘米) 解二:延长AD与EF相交于H,则图①的面积与②的面积相等。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 角形AHF的面积。 (5+10)×5÷2=37.5(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8)--答案 1、一只小蜗牛掉进了一口8米深的井里,它白天往上爬4米,晚上往下滑20分米,请问小 蜗牛哪天可以回到地面?
8、某厂有三个车间,共有职工 2900 人,如果甲车间人数减少 ,乙车间增加 14 人,则三 个车间的人数相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甲车间人数:(2900+14)÷[1+(1- )×2]=1034(人) 丙车间人数:1034×(1- )=940(人) 乙车间人数:940-14=926(人) 答:甲、乙、丙三个车间人数分别为 1034 人、926 人、940 人。 9、同学们去野炊,一人一个饭碗,两个人一个菜碗,三个人一个汤碗,班长总共领了 55 个 碗,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30(人) 10、下图:小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5 厘米,大正方形边长为 10 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 解一:(5+10)×(5+10)÷2-5×5-10×10÷2 =37.5(平方厘米) 解二:延长 AD 与 EF 相交于 H,则图①的面积与②的面积相等。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 三角形 AHF 的面积。 (5+10)×5÷2=37.5(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8)------答案 1、一只小蜗牛掉进了一口 8 米深的井里,它白天往上爬 4 米,晚上往下滑 20 分米,请问小 蜗牛哪天可以回到地面?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首先训练学生把异名单位换算成同名单位(20分米=2米)。然后思考 小蜗牛实际每天往上爬了几米?(4-2=2米)最后才能分析解答小蜗牛哪天,可以回到地面? [8:2=4(天) 2、先计算,再根据要求改题。 6000 2683 ①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三位数 ②再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两位数 ③你还能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一位数吗? 6000600060006000 2683 5683 5983 5993 3317 317 17 3、把下列的乘加算式改写成带余数的除法算式。 7×8+2=58 8×5+3=43 58÷口=8……□ 43÷口=5……□ 43÷口=8……□ 【分析与解答】此题通过改写算式的训练,让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 4、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直接写出后面几道题的得数。 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 142857×3=428571 142857×4= 142857×5= 42857×6 【分析与解答】用1~6分别去乘142857所得的积与因数142857的数字没有变,只是数字位 置变了,且积的数字变化也有规律。规律是只要把142857个数上的7与一位数相乘来确定积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首先训练学生把异名单位换算成同名单位(20 分米=2 米)。然后思考 小蜗牛实际每天往上爬了几米?(4-2=2 米)最后才能分析解答小蜗牛哪天,可以回到地面? [8÷2=4(天)] 2、先计算,再根据要求改题。 ①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三位数。 ②再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两位数。 ③你还能改动一个数字,使差是一位数吗? 3、把下列的乘加算式改写成带余数的除法算式。 7×8+2=58 8×5+3=43 58÷□=8……□ 43÷□=5……□ 58÷□=7……□ 43÷□=8……□ 【分析与解答】此题通过改写算式的训练,让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 4、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直接写出后面几道题的得数。 142857×1=142857 142857×2=285714 142857×3=428571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分析与解答】用 1~6 分别去乘 142857 所得的积与因数 142857 的数字没有变,只是数字位 置变了,且积的数字变化也有规律。规律是只要把 142857 个数上的 7 与一位数相乘来确定积
的个数上的数,然后在数142857中找到这个数。把此数后面的所有数顺序不变的向前移。如 142857×6=?想7×6=42的个数上的数是2。在因数142857中“2”后面的数是“8、5、7 然后把“8、5、7”三个数放在“1、4、2”的前面就是积857142 5、小红的奶奶、爸爸和妈妈吃水果,香蕉、葡萄、苹果,每人只吃一种水果。奶奶不吃葡萄, 妈妈既不吃香蕉也不吃葡萄,请你说一说他们各吃什么水果? 【分析与解答】此题既没有数字也没有数量关系,它不能用学生学过的加减乘除来计算,只 能用推理的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根据妈妈既不吃香蕉,也不吃葡萄。可以推知,妈妈吃苹果,再根据:奶奶不吃葡 萄。可以推知奶奶吃香蕉,那么爸就是吃葡萄了。 方法二:根据奶奶不吃葡萄,妈妈也不吃葡萄,那么爸爸就是吃葡萄了,再根据妈妈既不吃 香蕉也不吃葡萄,可以推知妈妈吃苹果,那么奶奶就是吃香蕉了 6、桌上有15只燃烧的蜡烛,一阵风吹灭了4支,过了一会儿,又吹灭了2支,最后桌上还 剩下几支蜡烛? 【分析与解答】方法一:因为15-4-2=9(支),所以还剩9支蜡烛。方法二:还剩6支蜡烛, 第一次和第二次共吹灭了4+2=6(支),这6支蜡烛不会再燃烧,可是没吹灭的蜡烛,最后会 燃烧完,这些蜡烛就没有了,所以桌子上最后剩下的应该是被风吹灭的那6支蜡烛。方法三: 还剩下15支,因为蜡烛只是吹灭了,这些蜡烛还是有的,所以仍然有15支 7、不计算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①2+3+4+5+6=4×() ②51+52+53+54+55=53×( ③421+422+423+424+425=()×() ④571+572+573+574+575+576+577=()×() 【分析与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规律是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首尾两数相加除以2等于 最中间的数,所以把它们改成乘法算式只要知道最中间的数(或者首尾两数相加再除以2的 商)乘项数(加数的个数)。 8、先计算下面三道题,然后找一找这三道题的规律,再按你找到的规律编写三道题
的个数上的数,然后在数 142857 中找到这个数。把此数后面的所有数顺序不变的向前移。如 142857×6=?想 7×6=42 的个数上的数是 2。在因数 142857 中“2”后面的数是“8、5、7”, 然后把“8、5、7”三个数放在“1、4、2”的前面就是积 857142。 5、小红的奶奶、爸爸和妈妈吃水果,香蕉、葡萄、苹果,每人只吃一种水果。奶奶不吃葡萄, 妈妈既不吃香蕉也不吃葡萄,请你说一说他们各吃什么水果? 【分析与解答】此题既没有数字也没有数量关系,它不能用学生学过的加减乘除来计算,只 能用推理的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根据妈妈既不吃香蕉,也不吃葡萄。可以推知,妈妈吃苹果,再根据:奶奶不吃葡 萄。可以推知奶奶吃香蕉,那么爸就是吃葡萄了。 方法二:根据奶奶不吃葡萄,妈妈也不吃葡萄,那么爸爸就是吃葡萄了,再根据妈妈既不吃 香蕉也不吃葡萄,可以推知妈妈吃苹果,那么奶奶就是吃香蕉了。 6、桌上有 15 只燃烧的蜡烛,一阵风吹灭了 4 支,过了一会儿,又吹灭了 2 支,最后桌上还 剩下几支蜡烛? 【分析与解答】方法一:因为 15-4-2=9(支),所以还剩 9 支蜡烛。方法二:还剩 6 支蜡烛, 第一次和第二次共吹灭了 4+2=6(支),这 6 支蜡烛不会再燃烧,可是没吹灭的蜡烛,最后会 燃烧完,这些蜡烛就没有了,所以桌子上最后剩下的应该是被风吹灭的那 6 支蜡烛。方法三: 还剩下 15 支,因为蜡烛只是吹灭了,这些蜡烛还是有的,所以仍然有 15 支。 7、不计算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①2+3+4+5+6=4×( ) ②51+52+53+54+55=53×( ) ③421+422+423+424+425=( )×( ) ④571+572+573+574+575+576+577=( )×( ) 【分析与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规律是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首尾两数相加除以 2 等于 最中间的数,所以把它们改成乘法算式只要知道最中间的数(或者首尾两数相加再除以 2 的 商)乘项数(加数的个数)。 8、先计算下面三道题,然后找一找这三道题的规律,再按你找到的规律编写三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