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一2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授课班级: 会计学2010(1、2、3) 任课教师: 唐勇 经管学院经贸系经济学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1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 — 20 学年第 学期 课 程 名 称: 计量经济学 授 课 班 级: 会计学 2010(1、2、3) 任 课 教 师: 唐 勇 经管学院经贸系经济学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唐勇 职称 讲师 所在院系 经贸系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授课班级 会计2010级 计量经济学 8 (1、2、3) 东经540、经 授课时间 周-(3、4节) 授课地点 管院实验室 周四(3、4节)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学科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 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 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掌握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 课程目标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了解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学科 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 发展动态。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 时辅助于计算机实习。 使用教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材及主 庞皓:《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要参考书 汪同三、张涛:《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章节名称 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2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2 教师姓名 唐 勇 职 称 讲 师 所在院系 经贸系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总学时 48 授课班级 会计 2010 级 (1、2、3) 授课地点 东经 540、经 管院实验室 授课时间 周一(3、4 节) 周四(3、4 节)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学科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 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 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掌握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 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了解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学科 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 发展动态。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 时辅助于计算机实习。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庞 皓:《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汪同三、张涛:《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一章导论 5学时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学时 第二节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2学时 第三节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2学时 第一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8学时 第一节回归分析概述 2学时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学时 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学时 第四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预测问题 2学时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一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学时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学时 第四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第五节非线性回归模型 2学时 第六节案例分析 实验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学时 第四章异方差性 6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一节异方差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 2学时 第二节异方差性的后果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3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第二节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第三节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第一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节 回归分析概述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第四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预测问题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第五节 非线性回归模型 第六节 案例分析 实验一: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四章 异方差性 第一节 异方差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异方差性的后果 5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8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8 学时(实验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实验 2 学时) 2 学时
第三节异方差性的检验 2学时 第四节异方差的修正 第五节案例分析 实验二: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2学时 第五章序列相关性 6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一节序列相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2学时 第二节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第三节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2学时 第四节序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五节案例分析 实验三:自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 2学时 第六章多重共线性 5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一节多重共线性及产生原因 2学时 第二节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第四节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1学时 第五节案例分析 实验四:多重共线性性的检验与修正 2学时 第七章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4学时 第一节虚拟变量模型 2学时 第二节滞后变量模型 2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4 第三节 异方差性的检验 第四节 异方差的修正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实验二: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第五章 序列相关性 第一节 序列相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第三节 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第四节 序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实验三:自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 第六章 多重共线性 第一节 多重共线性及产生原因 第二节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第四节 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实验四:多重共线性性的检验与修正 第七章 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第一节 虚拟变量模型 第二节 滞后变量模型 2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实验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5 学时(实验 2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第三节随机解释变量 第八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6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一节生产函数模型 2学时 第二节消费函数模型 2学时 第三节需求函数模型 实验五:C一D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2学时 章节 第一章导论 名称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绪论是课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本章使学生了解课程 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 课堂教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 学目的 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的种类、计量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机该课程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5 第三节 随机解释变量 第八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第一节 生产函数模型 第二节 消费函数模型 第三节 需求函数模型 实验五:C—D 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 学时(实验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章 节 名 称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课堂教 学目的 绪论是课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本章使学生了解课程 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 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的种类、计量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机该课程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