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善】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善于,擅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此处活用,讲作向往”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诸葛亮《出师表》):好的,美好的 【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法度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 失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估计 【固】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本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 固然:本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本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固定,稳固,可引申为“固执” 【相】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互相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 松龄《狼》):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 吾将反:看,审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相国, 宰相 【反】忽反顾以游目兮。(屈原《离骚》):翻转,颠倒然而成败异变, 功出相反也。(贾谊《过秦论》):相反,对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史记·鸿门宴》):背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省 不能及,其可怪与欤?(韩愈《师说》):反而,反倒 【虽】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即使,纵然虽无予之, 路车疾马?(《诗经·小雅·采菽》):难道 【焉】驰椒丘且焉止息:语气词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在 哪里 【修】余虽好修姱以羁兮:美好的退将复修吾初服:修理,整理邹 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高、长 词类活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杶郁邑余佗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法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估计 孔雀东南飞
《离骚》 【善】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善于,擅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此处活用,讲作“向往”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诸葛亮《出师表》):好的,美好的 【度】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法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 失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估计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本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 固然:本来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本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固定,稳固,可引申为“固执” 【相】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 松龄《狼》):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 吾将反:看,审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相国, 宰相 【反】 忽反顾以游目兮。(屈原《离骚》):翻转,颠倒 然而成败异变, 功出相反也。(贾谊《过秦论》):相反,对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史记·鸿门宴》):背叛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省 不能及,其可怪与欤?(韩愈《师说》):反而,反倒 【虽】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即使,纵然 虽无予之, 路车疾马?(《诗经·小雅·采菽》):难道 【焉】 驰椒丘且焉止息:语气词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在 哪里 【修】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美好的 退将复修吾初服:修理,整理 邹 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高、长 词类活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 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法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估计 孔雀东南飞
1为:①被:为仲卿母所遣、②当作:十七为君父、③叫做自名为鸳鸯、④介 词为了:甚勿为妇死、⑤替:阿母为汝求、⑥叫做:自名为鸳鸯、⑦结为:黄 泉共为友、 2相:①互相:枝知相覆盖、②代词:及时相遣归、③相貌:儿已薄禄相、④表 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不译:誓不相隔卿、⑤相对:仰头相向鸣、 3遣:①休:为仲卿母所遣、②送:十七遣汝嫁、③派:寻遣丞请还、 4施:①用:徒留无所施、②赠送施与:留待作遗施、 5复:①又再:终老不复取、②双层:红罗复斗帐、③反复:视历复开书④: 回复:便复在旦夕 6会:①一定:会不相从许、②会集:俱会大道口、③见面:渠会永无缘 7适:①出嫁:始适还家门、②适合依照:处分适兄意 8因:①机会:于今无所因、②于是:因求假暂归、 1.互相 叶叶相交通 2代词(你我他) 久久莫相忘我 还必相迎取你 3名词相貌命相 儿已薄禄相 取:终老不复取通娶” 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 做:何不作衣裳制作,动词 昼夜勤作息劳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作为,动词 君当作磐石做、成为,动词 故作不良计做出,动词 见:渐见愁煎迫被 君即若见录 《孔雀东南飞》中“自”字出现了18次 含义和用法较为复杂,浅析如下: 、代词,意为“自己”。 (1)(刘氏)自誓不嫁。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3)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4)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1 为:①被:为仲卿母所遣、②当 作:十七为君父、③叫做自名为鸳鸯、④介 词 为了:甚勿为妇死、⑤替 :阿母为汝求、⑥叫做:自名为鸳鸯、⑦结为:黄 泉共为友、 2 相:①互相:枝知相覆盖、②代词:及时相遣归、③相貌:儿已薄禄相、④表 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不译:誓不相隔卿、⑤相对:仰头相向鸣、 3 遣:①休:为仲卿母所遣、②送:十七遣汝嫁、③派:寻遣丞请还、 4 施:①用:徒留无所施、②赠送 施与:留待作遗施、 5 复:①又 再:终老不复取、②双层:红罗复斗帐、③反复:视历复开书④: 回复:便复在旦夕、 6 会:①一定:会不相从许、②会集:俱会大道口、③见面:渠会永无缘、 7 适:①出嫁:始适还家门、②适合 依照:处分适兄意、 8 因:①机会:于今无所因、②于是:因求假暂归、 1.互相 叶叶相交通 2.代词(你 我 他) 久久莫相忘 我 还必相迎取 你 3.名词 相貌 命相 儿已薄禄相 取:终老不复取 通“娶” 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 做:何不作衣裳 制作,动词 昼夜勤作息 劳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 作为,动词 君当作磐石 做、成为,动词 故作不良计做出,动词 见:渐见愁煎迫 被 君即若见录 《孔雀东南飞》中“自”字出现了 18 次, 含义和用法较为复杂,浅析如下: 一、代词,意为“自己”。 (1)(刘氏)自誓不嫁。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3)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4)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5)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6)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8)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9)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代词,意义犹“其 (10)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11)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动词,意为“有 (12)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各自异”即“各有异”。 四、介词,意为“从”、“自从 (13)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五、语气副词,意为“本”。 (14)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六、时态副词,意为“已”、“已经”。 (15)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七、时态副词,意为即”,相当于现代汉语“马上"的意思。 (16)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八、连词,意犹“而”。 (17)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九、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 (18)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好自"即“好好地”。 相”字出现了十九次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⑤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第二类,做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 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是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如 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⑧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如 ⑨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①D誓不相隔卿 12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3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5)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6)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7)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8)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9)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二、代词,意义犹“其”。 (10)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11)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三、动词,意为“有”。 (12)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各自异”即“各有异”。 四、介词,意为“从”、“自从”。 (13)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五、语气副词,意为“本”。 (14)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六、时态副词,意为“已”、“已经”。 (15)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七、时态副词,意为“即”,相当于现代汉语“马上”的意思。 (16)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八、连词,意犹“而”。 (17)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九、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 (18)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好自”即“好好地”。 “相”字出现了十九次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⑤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第二类,做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 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如: 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⑧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如: ⑨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⑾誓不相隔卿 ⑿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⒀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如 040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①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0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①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二、Ⅺiang,名词,“相貌"之意 ⑩8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见 、动词,见面 ①相见常日稀(见面) ②黄泉下相见(见面) 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 ③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④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⑤渐见愁煎迫(“被”) 偏义复词:公姥(姥) 作息(作) 父母(母) 父兄(兄) 弟兄(兄)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2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2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3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4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三、动词作名词 1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五、使动、意动用法 1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2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一委屈) 3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一为警戒”) 特殊句式 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如: 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⒂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⒃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⒄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二、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⒅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见: 一、动词,见面 ①相见常日稀(见面) ②黄泉下相见(见面) 二、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 ③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④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⑤渐见愁煎迫(“被”) 偏义复词:公姥(姥) 作息(作) 父母(母) 父兄(兄) 弟兄(兄)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 仕宦于台阁 (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2 头上玳瑁光 (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二、名词作状语 1 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2 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3 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4 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三、动词作名词 1 留待作遗施 ( 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 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五、使动、意动用法 1 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2 以此下心意 (“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3 戒之慎勿忘 (“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特殊句式: 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3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4今日被驱谴(被动句)[以“被”为标记] 5为仲卿母遣(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 一词多义: 为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相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相许和(代“他”;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相见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儿已薄禄相( wiang\相貌,名词) 且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谢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若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意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迎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3.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 4.今日被驱谴 (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 5.为仲卿母遣 (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一词多义: 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相许和(代“他”;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相见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儿已薄禄相(\xiang\ 相貌,名词)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若 今若谴此妇( 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意 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迎 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