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知识积累及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只因漫长、曲折,坎坷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人生是路,成长亦 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启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陟。每一步前行,需要海 浪的洗礼,需要雨露的润泽,需要阳光的照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曲折 坎坷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答案】(1).(1)用楷体准确、规范地书写。(2).(2)q0(3).ke(4).(3)“陟” (5).“涉 (6).“曜 (7).“耀 【解析】试题分析:(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 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不写繁体字。 (2)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 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 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曲折”的“曲”不要读成三声。 (3)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 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米、组词、读音、形 旁辨形。如“曜”与“耀”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1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只因漫长、曲.折,坎.坷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人生是路,成长亦 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启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陟。每一步前行,需要海 浪的洗礼,需要雨露的润泽,需要阳光的照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曲.折_______ 坎.坷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 (1). (1)用楷体准确、规范地书写。 (2). (2)qū (3). kě (4). (3)“陟” (5). “涉” (6). “曜” (7). “耀” 【解析】试题分析:(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 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不写繁体字。 (2)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 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 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曲折”的“曲”不要读成三声。 (3)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 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米、组词、读音、形 旁辨形。如“曜”与“耀”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余秋雨《信客》)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 C.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圆滑世故,圆滑: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世故:通 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形容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顺风使舵。也有狡猾的意思。是个 贬义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无主语:去掉“通过”或“让”。B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去掉之一。C“下 降”不能用倍数。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 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 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 (《关雎》) (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正如李商隐的《无题》 中所说 (5)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在朱熹的《观书有 感》中有清晰的体现: (6)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两句: 2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 ....的重担,来回奔忙。(余秋雨《信客》)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安塞腰鼓》) C. 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 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圆滑世故,圆滑: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世故:通 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形容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顺风使舵。也有狡猾的意思。是个 贬义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 “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 700 万单左右。 C.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 PM2. 5 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 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无主语;去掉“通过”或“让”。B 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去掉之一。 C“下 降”不能用倍数。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 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 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 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关雎》) (2)不应有恨,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正如李商隐的《无题》 中所说:“_____,_____。” (5)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在朱熹的《观书有 感》中有清晰的体现:_______?_______。 (6)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两句:_______
【答案】(1).(1)在河之洲:(2).(2)何事长向别时圆:(3).(3)念天地之悠悠,(4) 独怆然而涕下:(5).(4)春蚕到死丝方尽,(6).蜡炬成灰泪始干(7).(5)问渠那得清如 (8).为有源头活水来:(9).(6)怀旧空吟闻笛赋(10).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 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 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洲”“怆”“炬”“柯”等字词的书写。 5.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 理解他。” B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 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1)语段A中的文字选自《》。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 ”的艺术家。 (2)语段B中《昆虫记》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 网”方面独具才能;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答案】(1).(1)傅雷家书(2).德艺俱备、人格卓越(3).(2)昆虫的史诗(4).蝉 (5).蜘蛛(6).螳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 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 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6.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 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日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3 _____。 【答案】 (1). (1)在河之洲; (2). (2)何事长向别时圆; (3). (3)念天地之悠悠, (4). 独怆然而涕下; (5). (4)春蚕到死丝方尽, (6). 蜡炬成灰泪始干 (7). (5)问渠那得清如 许? (8). 为有源头活水来; (9). (6)怀旧空吟闻笛赋 (10). 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 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 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洲”“怆”“炬”“柯”等字词的书写。 5. 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 理解他。” B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 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 (1)语段 A 中的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的艺术家。 (2)语段 B 中《昆虫记》被誉为“_____”。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在编织“罗 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答案】 (1). (1)傅雷家书 (2).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3). (2)昆虫的史诗 (4). 蝉 (5). 蜘蛛 (6). 螳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 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 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6.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 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日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 20 个字)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 (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 家规 (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答案】(1).示例一: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②).示例一:曾子杀猪岳母刺字陆游示 儿诸葛亮诫子等。(3).示例一:早睡早起。示例二:勤俭节约。示例三:乐于助人。(4) 气委婉,语言表述简洁准确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 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建设家园,我爱我家”的主题。 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2)此 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古代故事文化,多积累 名人故事,特别是多记忆注重家风建设的名人故事,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3)拟 写三条家规。所谓家规,简单的说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可 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家庭更加融洽。如乐于助人,勤俭节约,诚实友善等。(4)劝说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 而不生硬,不能偏离“重视家规”这一劝说主题。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7.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 家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一: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 (2). 示例一:曾子杀猪 岳母刺字 陆游示 儿 诸葛亮诫子等。 (3). 示例一:早睡早起。示例二:勤俭节约。示例三:乐于助人。 (4). 语 气委婉,语言表述简洁准确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 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建设家园,我爱我家”的主题。 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2)此 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古代故事文化,多积累 名人故事,特别是多记忆注重家风建设的名人故事,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3)拟 写三条家规。所谓家规,简单的说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可 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家庭更加融洽。如乐于助人,勤俭节约,诚实友善等。(4)劝说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 而不生硬,不能偏离“重视家规”这一劝说主题。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7.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解析】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 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 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 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 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由此很好的抒发了忧国忧 民的情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 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 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 效果。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5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解析】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 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 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 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 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由此很好的抒发了忧国忧 民的情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 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 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 效果。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