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宁市城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中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 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lin) 枯涸(gu) 静谧(m)忍俊不禁(jmn 戛然而止(jia) B.菜畦(qi 炽痛(chi) 剽悍(bi C.寒噤(jin) 绮丽(q) 稽首(q) 即物起兴(xmng) D.骈进(pian) 汲取(j) 阔绰(chub) 锲而不舍(q记e) 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自作主张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盛收 B.迥乎不同 杂乱无章 毛骨悚然 相得益彰 C.重峦叠嶂 张慌失措 正襟危坐 黯然失色 睡眼惺忪 D.温声细语 心无旁骛 引颈受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 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 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 (将“叹息”改为“赞叹”。)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记者三紫)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 布了1082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遣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31 艺 人位列其中。至此,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 居 西北地区第二位 我省此次推荐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黯、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 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34个项目的38名代表性传 承人参加评选。其中,格萨(斯)尔传承人格日尖参、才智,汗青格勒传承人尼玛, 花儿(七里寺花儿会)传承人李桂英,蒙古族民歌传承人古力,佛教音乐(青海藏族 唱经调)传承人索南卓玛,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传承人刘世维,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英 德,弦子舞(玉树伊舞)传承人扎西昂江,安昭传承人席玉秀,藏戏(青海马背藏戏) 传承人才让华旦,皮影戏(河湟皮影戏)传承人周邦辉,贤孝(西宁贤孝)传承人李 洪盛,传统箭术(南山射箭)传承人包仁欠本等31人榜上有名 (《西宁晚报》2018年5月20日有改动) A.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B.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C.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D.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 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 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 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 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7.诗文默写(10分) ;俄我是你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挂着眼泪的笑涡;1”(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诗句是“ (4)《河中石兽》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5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 ,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8.综合性学习(3分) XX县红星中学于2018年5月20日收到西宁市X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 套,学生电脑200台。请你以X县红星中学办公室的名义写张收据。 二、口语交际(共3分) 9.西宁市教育局从2017年开始在初中学校推行的“自主学习日”制度,深受学校师生 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可是李萍的爸爸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 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现在又没有了家庭作业,更会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 成绩肯定会一落千丈。如果你是李萍,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呢?(3分) 【链接】“自主学习日”制度规定:每周三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老师不布置任何家 庭作业,课余时间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 参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学科学习等。然后由学生和家长一 起如实填写《“自主学习日”反馈表》,由班主任老师审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0.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 句实写的句子。 答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9分) 三峡邸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自自 1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2分) 译 1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散步》,回答问题。(15分) 散步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 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 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 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 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 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1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3分) 17.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答: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8.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答 19.阅读第⑥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2分) 答: 20.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15分)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这解是一股和的春风 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_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 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我国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 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 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舍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于,共贵己也度 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 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 争 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因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 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 才千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 “贞观之治 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 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 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 相和”的类谈……,相反,古今中外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 番事业呢? ③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 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彼此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 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 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 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 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