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得分 卷后分 评价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抹杀(m0)腐朽(xiao)脊梁(j)模式 B.遁词(dn)省悟(xing)慨叹(kai)譬如pi) C.鲁钝(dn)汲取(j)玄虚(xuan)滞留(zhi) D.诓骗( kuang)诬蔑(w)创意( chuan)豢养(hudn)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对字音的识记。A.腐朽(xio)-(xi):B.慨叹(kai)-(kai);C.正确:D 创意( chuan)-( chuang)。据此,答案为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腐草为萤辩伪去妄持之以恒轻而易举 B.走头无路孜孜不倦自吹自擂根深蒂固 C.不足为惧自暴自弃哑口无言地大物博 怀古伤今行之有效前仆后继随即应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A.辩伪去妄一辨伪去妄;B.走头无路一走投无路:C.正确;D. 随即应变一随机应变。据此,答案为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B.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给班主任,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C.支教的王老师,看着村子里山穷水尽的现状,不禁热泪盈眶 D.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成语(词语)的正确作用。A画龙点睛:比喻写作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
1 第五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抹.杀(mǒ) 腐朽.(xiǎo) 脊.梁(jǐ) 模.式(mó) B. 遁.词(dùn) 省.悟(xǐng) 慨.叹(kài) 譬.如(pì) C. 鲁钝.(dùn) 汲.取(jí) 玄.虚(xuán) 滞.留(zhì) D. 诓.骗(kuāng) 诬.蔑(wū) 创.意(chuàn) 豢.养(huàn)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腐朽(xiǎo)-(xiǔ); B.慨叹(kài)-(kǎi); C.正确; D. 创意(chuàn)-(chuàng)。据此,答案为 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腐草为萤 辩伪去妄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 B. 走头无路 孜孜不倦 自吹自擂 根深蒂固 C. 不足为惧 自暴自弃 哑口无言 地大物博 D. 怀古伤今 行之有效 前仆后继 随即应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A.辩伪去妄-辨伪去妄; B.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正确; D. 随即应变-随机应变。据此,答案为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B. 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给班主任,这种“为民请命 ....”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C. 支教的王老师,看着村子里山穷水尽 ....的现状,不禁热泪盈眶。 D. 不言而喻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词语)的正确作用。A 画龙点睛:比喻写作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
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为民请命:替老百姓申诉痛苦。运用时加上引 号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山穷水尽:山和水到了尽头。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与语境不符,使 用错误。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C 4.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 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臧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 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病句的辨析与修改。C项,语序不当,“所有”不应修饰“中国”,应当为“中国 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据此,答案为C。 5.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①?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 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 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②,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答案】(1).①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2).②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 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第一空后面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 的能力”这句话阐述的是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的底气和原因。据此理解填写“原因何 在?”或“底气何在?”作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2)根据第二空前面语句内容,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 贸易战不可取,那也就是说要阻止美国打贸易战,回到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据此理解填写作答。答 案是多元的。 6.名著阅读
2 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申诉痛苦。运用时加上引 号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 山穷水尽:山和水到了尽头。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与语境不符,使 用错误。D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 C。 4.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 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 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 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C 项,语序不当,“所有”不应修饰“中国”,应当为“中国 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据此,答案为 C。 5.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__①__?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 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 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__②__,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 (2). ②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 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第一空后面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 的能力”这句话阐述的是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的底气和原因。据此理解填写“原因何 在?”或“底气何在?”作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2)根据第二空前面语句内容,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 贸易战不可取,那也就是说要阻止美国打贸易战,回到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据此理解填写作答。答 案是多元的。 6.名著阅读
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水浒传》里,酒香飘于江湖之上,融入英雄骨髓之中。酒壮英雄胆,酒误英雄事, 酒伤英雄心,酒要英雄命。请列举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名称,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阅读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作答即可。如:《水 浒传》中: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武松打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 温酒斩华雄:张飞醉酒枉送命等。 7.名句默写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 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答案】(1).秋草独寻人去后(2).直挂云帆济沧海(3).人有悲欢离合(4).月有阴晴 圆缺(5).落红不是无情物, (6).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 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济、沧、圆 缺、落红”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 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一一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 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奧林匹克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 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 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分别通过视频表示了祝贺 材料二
3 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水浒传》里,酒香飘于江湖之上,融入英雄骨髓之中。酒壮英雄胆,酒误英雄事, 酒伤英雄心,酒要英雄命。请列举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名称,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阅读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作答即可。如:《水 浒传》中: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武松打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 温酒斩华雄;张飞醉酒枉送命等。 7.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 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秋草独寻人去后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人有悲欢离合 (4). 月有阴晴 圆缺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 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济、沧、圆 缺、落红”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 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17 年 12 月 15 日 20 时 22 分,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 2008 年 奥运会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 北京 2022 年冬奥 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 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分别通过视频表示了祝贺。 材料二
BEIIING 2022 BEl/ING 2027 PARALYMPIC GAMES 冬奥会会徽“冬梦 冬残奥会会徽“飞跃” 材料三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 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会徽图片,简要概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的妙处。 (3)为了在冬季掀起锻炼高潮,支持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我国举行。请你为学校学生会策划两个活 活动一 活动 【答案】(1).(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 正式亮相。(2).(2)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 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 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 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 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 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 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 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3).(3)符合题意即可(4)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4 材料三 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 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会徽图片,简要概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冬季掀起锻炼高潮,支持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我国举行。请你为学校学生会策划两个活 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 正式亮相。 (2). (2)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 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 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 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 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 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 自中国国旗, 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 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3). (3)符合题意即可 (4).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考査对文本材料内容的概括。材料一,讲述的重点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 梦’和冬残奧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材料二,给出的的是冬奥会会徽和冬 残奥会会徽图标。材料三,介绍“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的特点。据此,三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2)考查对 会徽设计意图的理解。重点要结合材料三所写的内容和会徽图标中的线条、颜色、文字、图案等,在此基 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从图案上看,把中国的书法艺术融入到 会徽图标之中:线条表现的是运动员优美的身姿和场地的特点;文字表明冬奥会的时间和地点,所用文字 又与剪纸艺术相结合等。整体来看,这个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 书法的艺术形态。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 现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据此理解作答。(3)考查策划活动项目。作答时,结合题目的要求, 选择两个适合学生在冬季进行锻炼的运动作答即可。如:滑冰、冰壶、冰球等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③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 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 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④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⑤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 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 ⑥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 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⑦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 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 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 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
5 【详解】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本材料内容的概括。材料一,讲述的重点是“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 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材料二,给出的的是冬奥会会徽和冬 残奥会会徽图标。材料三,介绍“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的特点。据此,三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2)考查对 会徽设计意图的理解。重点要结合材料三所写的内容和会徽图标中的线条、颜色、文字、图案等,在此基 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从图案上看,把中国的书法艺术融入到 会徽图标之中;线条表现的是运动员优美的身姿和场地的特点;文字表明冬奥会的时间和地点,所用文字 又与剪纸艺术相结合等。整体来看,这个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 书法的艺术形态。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 现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据此理解作答。(3)考查策划活动项目。作答时,结合题目的要求, 选择两个适合学生在冬季进行锻炼的运动作答即可。如:滑冰、冰壶、冰球等。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③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 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 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④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⑤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 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 ⑥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 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⑦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 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 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 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