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 1953 Fred. schaefer《地理学的例外论:一个方法论的检验》 1953JhnE. Brush:《西南威斯康星州中心地体系》 1953 Edward L.Uman:《人文地理和区域研究》 1954 Preston James和 Clarence Jones,编者:《美国地理学:知识基础和展望》 1954 Chauncy d. Harris:《美国工业地方化中的市场因素》 1954 Harold McCarty:《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究》 1956Wi|iamL. Garrison et a.:《乡村公路对乡村发展的促进》 1958 Brian].L.Ber和 William L. Garrison:《中心地等级体系的职能基础》 1959 William L Garrison:《经济学的空间结构》 1959 Richard Hartshorne:《地理学本质的透视》 1960 Walter isard:《区域分析方法论》 1963 Ian Burton:《数量革命和理论地理学》 1965 Peter Haggett:《人文地理学区位分析》 1965 Edward Ackerman:《地理科学》 1957 Richard]. Chorley和 PEter Haggett(地理学模型》 1969 David Harvey:《地理学中的解释》
表1 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 1953 Fred. Schaefer:《地理学的例外论:一个方法论的检验》 1953 John E. Brush:《西南威斯康星州中心地体系》 1953 Edward L. Ullman:《人文地理和区域研究》 1954 Preston James和Clarence Jones,编者:《美国地理学:知识基础和展望》 1954 Chauncy D. Harris:《美国工业地方化中的市场因素》 1954 Harold McCarty:《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究》 1956 William L. Garrison et al.:《乡村公路对乡村发展的促进》 1958 Brian J. L. Berry和William L. Garrison:《中心地等级体系的职能基础》 1959 William L. Garrison:《经济学的空间结构》 1959 Richard Hartshorne:《地理学本质的透视》 1960 Walter Isard:《区域分析方法论》 1963 Ian Burton:《数量革命和理论地理学》 1965 Peter Haggett:《人文地理学区位分析》 1965 Edward Ackerman:《地理科学》 1967 Richard J. Chorley和Peter Haggett:《地理学模型》 1969 David Harvey:《地理学中的解释》
空间分析时期 ◆城市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发展最迅速的分支 学科之一; ◆形成完整的研究领域: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城 市内部结构; ◆形成城市地理学的特色理论:中心地理论、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空同 散理论等
空间分析时期 城市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发展最迅速的分支 学科之一; 形成完整的研究领域: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城 市内部结构; 形成城市地理学的特色理论:中心地理论、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空间 扩散理论等
空间分析时期 ◆这一时期城市地理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城市化的研究 ◇[法]戈德曼(1957)提岀的巨大城市带这一概念,对后来城市化 和北美区域地理的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中心地的研究 布拉什(1953)的“威斯康辛西南部中心地的体系”一文,是美 国最早引用中心地理论分析城市体系的研究论文。贝利和加里森 (1958)共同发表了两篇有关中心地研究的论文,提出了货物最大 销售距离等概念,并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作了进一步的闻述。 究课题之一,并且把中心地理论运用到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之中。 (3)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 ◇1950年代起,城市地理学家开始探讨城市成长的经济基础,并试 图分析城市经济活动的增长导致城市人口增加的机制。阿力山大 1954)提出城市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基础活动和非基础活动两个 部分。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基础理论
空间分析时期 这一时期城市地理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 (1)城市化的研究 ❖ [法]戈德曼(1957) 提出的巨大城市带这一概念,对后来城市化 和北美区域地理的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 (2)中心地的研究 ❖ 布拉什(1953) 的“威斯康辛西南部中心地的体系”一文,是美 国最早引用中心地理论分析城市体系的研究论文。贝利和加里森 (1958)共同发表了两篇有关中心地研究的论文,提出了货物最大 销售距离等概念,并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此后,对中心地学说的研究成为西方国家城市地理界最流行的研 究课题之一,并且把中心地理论运用到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之中。 ➢ (3)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 ❖ 1950年代起,城市地理学家开始探讨城市成长的经济基础,并试 图分析城市经济活动的增长导致城市人口增加的机制。阿力山大 (1954)提出城市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基础活动和非基础活动两个 部分。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基础理论
空间分析时期 (4)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 ☆传统的城市地理学习惯于对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当代城市地理学 家则希望了解空间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空 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瑞典]海格斯特兰德( Hagerstrand,τ,1952)首先开始进行扩散 过程的研究。在城市地理学中,注重新事物(指新思想、新事物 新技术等)扩散过程的研究,这种扩散其实是城市间相互作用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 (5)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研究 据不同的研究力法,各和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式可分为五大类 即统计模式、等级模式、随机模式、半经济模式、其它模式。「 (6)因子分析的研究 ◇因子分析首先被用于城市分类的研究,其第二个领域是对城市内 部结构的分析。贝尔(1955)在对旧金山的地域结构研究中,最早 使用因子分析法,开创了“因子生态”的研究
空间分析时期 ➢ (4)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 ❖ 传统的城市地理学习惯于对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当代城市地理学 家则希望了解空间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空 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瑞典] 海格斯特兰德(Hägerstrand,T. ,1952)首先开始进行扩散 过程的研究。在城市地理学中,注重新事物(指新思想、新事物、 新技术等)扩散过程的研究,这种扩散其实是城市间相互作用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 ➢ (5)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研究 ❖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被认为是分析城市系统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根 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式可分为五大类: 即统计模式、等级模式、随机模式、半经济模式、其它模式。 ➢ (6)因子分析的研究 ❖ 因子分析首先被用于城市分类的研究,其第二个领域是对城市内 部结构的分析。贝尔(1955) 在对旧金山的地域结构研究中,最早 使用因子分析法,开创了“因子生态”的研究
感知经验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空间分析时期 种先期模式 ◆方法论上则受到逻辑实负 (映像的正式表现) 正 证主义的巨大影响:传 统的实证主义强调观察 反 假设 反 和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忽略或低估形成假设的 实验设计 馈 馈 过程以及科学研究中理 (定义、分类、量度) 论的重要性。维也纳学 数据 派建立逻辑实证主义, 提出通过建立假设,并 检验程序 且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 (统计检验等) 验来检查这些假说从而 建立科学理论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匚解释 图1-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演绎模式
空间分析时期 方法论上则受到逻辑实 证主义的巨大影响:传 统的实证主义强调观察 和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忽略或低估形成假设的 过程以及科学研究中理 论的重要性。维也纳学 派建立逻辑实证主义, 提出通过建立假设,并 且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 验来检查这些假说从而 建立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