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 理诊与实务 杨炳芝主编
前言 前言 《中国经济法理论与实务》是适应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 证员培训中心教学工作需要而编撰的培训教材之 培训中心是司法部为我国律师、公证系统培养高层次专 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训,把律师、公 证员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扎实法律专业知识, 较强的从事律师、公证工作的本领,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发 展需要的高级后备人才。为此,编撰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进 步探索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而是 测重于律师、公证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本着理论联系实 际,学以致用和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原则,设置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内容新颖,通 俗易懂。 参加本书编撰工作的有原群众出版社副总编、编审陶和 谦(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副教授刘文华(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高 级律师、法学副教授杨炳芝(经济合同法)马军老师(技术 合同法)、项学敏副教授(基本建设法、环境保护法)、窦丽 君老师(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严振
前 言 《 中 国 经 济 法 理 论 与 实 务 》 是 适 应 中 国 高 级 律 师 、 高 级 公 证 员 培 训 中 心 教 学 工 作 需 要 而 编 撰 的 培 训 教 材 之 一 。 培 训 中 心 是 司 法 部 为 我 国 律 师 、 公 证 系 统 培 养 高 层 次 专 门 人 才 的 重 要 基 地 。 其 主 要 任 务 是 , 通 过 培 训 , 把 律 师 、 公 证 员 培 养 成 为 具 有 较 高 政 治 理 论 水 平 和 扎 实 法 律 专 业 知 识 , 较 强 的 从 事 律 师 、 公 证 工 作 的 本 领 , 以 适 应 改 革 开 放 形 势 发 展 需 要 的 高 级 后 备 人 才 。 为 此 , 编 撰 本 书 的 目 的 并 不 在 于 进 一 步 探 索 和 完 善 我 国 经 济 法 的 理 论 体 系 和 研 究 方 法 等 , 而 是 测 重 于 律 师 、 公 证 员 实 际 工 作 的 需 要 。 我 们 本 着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学 以 致 用 和 为 改 革 开 放 服 务 的 原 则 , 设 置 了 本 书 的 内 容 。 本 书 的 特 点 是 :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实 用 性 强 , 内 容 新 颖 , 通 俗 易 懂 。 参 加 本 书 编 撰 工 作 的 有 原 群 众 出 版 社 副 总 编 、 编 审 陶 和 谦 ( 经 济 法 基 础 理 论 )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法 学 副 教 授 刘 文 华 ( 全 民 所 有 制 工 业 企 业 法 ) 、 中 国 高 级 律 师 高 级 公 证 员 培 训 中 心 高 级 律 师 、 法 学 副 教 授 杨 炳 芝 ( 经 济 合 同 法 ) 马 军 老 师 ( 技 术 合 同 法 ) 、 项 学 敏 副 教 授 ( 基 本 建 设 法 、 环 境 保 护 法 ) 、 窦 丽 君 老 师 ( 经 济 仲 裁 与 经 济 诉 讼 ) 、 中 国 政 法 大 学 法 学 教 授 严 振 前 言 1
前言 生(金融法、税法)、北京经济学院高级律师、法学副教授龚 建礼(会计法)、王网求(审计法)、国家建设部体改法规司 张德忠律师(城市规划法)、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司袁俊 明同志(技术监督法)。全书由杨炳芝副教授主编、项学敏副 教授任副主编。 由于本书内容中有的是新学科,而且是第一次在此与读 者见面,因此在其科学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加之时间 仓促和水平所限,书的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 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供修订教材时参考。 编者 192年5月
生 ( 金 融 法 、 税 法 ) 、 北 京 经 济 学 院 高 级 律 师 、 法 学 副 教 授 龚 建 礼 ( 会 计 法 ) 、 王 网 求 ( 审 计 法 ) 、 国 家 建 设 部 体 改 法 规 司 张 德 忠 律 师 ( 城 市 规 划 法 ) 、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政 策 法 规 司 袁 俊 明 同 志 ( 技 术 监 督 法 ) 。 全 书 由 杨 炳 芝 副 教 授 主 编 、 项 学 敏 副 教 授 任 副 主 编 。 由 于 本 书 内 容 中 有 的 是 新 学 科 , 而 且 是 第 一 次 在 此 与 读 者 见 面 , 因 此 在 其 科 学 性 上 还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探 讨 。 加 之 时 间 仓 促 和 水 平 所 限 , 书 的 中 缺 点 和 错 误 在 所 难 免 , 敬 请 广 大 读 者 提 出 批 评 和 建 议 , 以 供 修 订 教 材 时 参 考 。 编 者 1 9 9 2 年 5 月 2 前 言
目录 目录 第一编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一节经济法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1) 第二节古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3) 四节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4) 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 对象与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节经济法的概念和对象………… (8) 第二节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章经济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16) 第一节经济法的特征 …(16) 第二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及其经济权利的保护……(27) 第一节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确定……………(29) 第三节经济法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法律调整…………(31)
目 录 第 一 编 经 济 法 基 础 理 论 第 一 章 经 济 法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 … … … … … … … … … … ( 1 ) 第 一 节 经 济 法 是 社 会 生 产 发 展 的 必 然 产 物 … … … … … … ( 1 ) 第 二 节 古 代 经 济 法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 … … … … … … … … ( 2 ) 第 三 节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法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 … … … … … … … ( 3 ) 第 四 节 我 国 经 济 法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 … … … … … … … … ( 4 ) 第 二 章 经 济 法 的 概 念 、 对 象 与 在 法 律 体 系 中 的 地 位 … … … … … … … … … ( 8 ) 第 一 节 经 济 法 的 概 念 和 对 象 … … … … … … … … … … … ( 8 ) 第 二 节 经 济 法 在 法 律 体 系 中 的 地 位 … … … … … … … … ( 1 2 ) 第 三 章 经 济 法 的 特 征 和 基 本 原 则 … … … … … … … … ( 1 6 ) 第 一 节 经 济 法 的 特 征 … … … … … … … … … … … … … ( 1 6 ) 第 二 节 经 济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 … … … … … … … … … … … ( 2 0 ) 第 四 章 经 济 法 律 关 系 主 体 及 其 经 济 权 利 的 保 护 … … ( 2 7 ) 第 一 节 经 济 法 律 关 系 主 体 概 述 … … … … … … … … … … ( 2 7 ) 第 二 节 经 济 法 律 关 系 主 体 资 格 的 确 定 … … … … … … … ( 2 9 ) 第 三 节 经 济 法 对 经 济 主 体 的 经 济 活 动 的 法 律 调 整 … … … ( 3 1 ) 目 录 1
目录 第四节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及其保护… 第二编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第一章工业企业法概述…… 第一节工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管理 第二节工业企业法 (43) 第二章工业企业的法律地位… (46) 第一节工业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46) 第二节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工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57) 第三章工业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69) 第一节工业企业内部领导体制 …(69) 第二节工业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法律调整…(79 第三节法律责任 ………(80) 第四章工业企业程序法和破产法 (84) 第一节工业企业程序法……………… (84) 第二节破产法 ……(92) 第三编经济合同法 第一章经济合同法概述…… (113) 第一节经济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基本内容…(115) 第二章经济合同法律关系…… 第一节经济合同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17) 第二节经济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19)
第 四 节 经 济 法 律 关 系 主 体 的 经 济 权 利 及 其 保 护 … … … … ( 3 4 ) 第 二 编 全 民 所 有 制 工 业 企 业 法 第 一 章 工 业 企 业 法 概 述 … … … … … … … … … … … … ( 3 8 ) 第 一 节 工 业 企 业 和 工 业 企 业 管 理 … … … … … … … … … ( 3 8 ) 第 二 节 工 业 企 业 法 … … … … … … … … … … … … … … ( 4 3 ) 第 二 章 工 业 企 业 的 法 律 地 位 … … … … … … … … … … ( 4 6 ) 第 一 节 工 业 企 业 的 性 质 、 地 位 和 任 务 … … … … … … … ( 4 6 ) 第 二 节 工 业 企 业 的 权 利 和 义 务 … … … … … … … … … … ( 4 9 ) 第 三 节 工 业 企 业 的 经 营 形 式 … … … … … … … … … … … ( 5 7 ) 第 三 章 工 业 企 业 经 济 关 系 的 法 律 调 整 … … … … … … ( 6 9 ) 第 一 节 工 业 企 业 内 部 领 导 体 制 … … … … … … … … … … ( 6 9 ) 第 二 节 工 业 企 业 与 政 府 关 系 的 法 律 调 整 … … … … … … ( 7 9 ) 第 三 节 法 律 责 任 … … … … … … … … … … … … … … … ( 8 0 ) 第 四 章 工 业 企 业 程 序 法 和 破 产 法 … … … … … … … … ( 8 4 ) 第 一 节 工 业 企 业 程 序 法 … … … … … … … … … … … … ( 8 4 ) 第 二 节 破 产 法 … … … … … … … … … … … … … … … … ( 9 2 ) 第 三 编 经 济 合 同 法 第 一 章 经 济 合 同 法 概 述 … … … … … … … … … … … … ( 1 1 3 ) 第 一 节 经 济 合 同 法 的 概 念 和 适 用 范 围 … … … … … … … ( 1 1 3 ) 第 二 节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经 济 合 同 法 》 的 基 本 内 容 … ( 1 1 5 ) 第 二 章 经 济 合 同 法 律 关 系 … … … … … … … … … … … ( 1 1 7 ) 第 一 节 经 济 合 同 法 律 关 系 的 概 念 和 特 征 … … … … … … ( 1 1 7 ) 第 二 节 经 济 合 同 法 律 关 系 的 构 成 要 素 … … … … … … … ( 1 1 9 ) 2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