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03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教学目标:1.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重点) 2.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 3.说出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重点) 4.理解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理。(难点) 5.简述细菌的变异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利用挂图解释生长曲线。10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0 1.列举临床实例讲解其意义。 2.利用板图讲解。 、细菌的人工培养 1.利用板图讲解细菌的生10 长现象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03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教学目标:1. 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重点) 2. 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 3. 说出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重点) 4. 理解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理。(难点) 5. 简述细菌的变异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4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10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利用挂图解释生长曲线。 10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0 1.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其意义。 2. 利用板图讲解。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 利用板图讲解细菌的生 10 长现象
2.重点放在实验课上讲解。 四、细菌的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结合临床实例及预防接种25 阐述细菌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由生物学知识引入。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简介、自学。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应用临床实例讲解。 5 小结 4 1.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2.热原质具有什么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何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预习:第五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课后分析
2. 重点放在实验课上讲解。 四、细菌的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结合临床实例及预防接种 25 阐述细菌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5 由生物学知识引入。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简介、自学。 5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应用临床实例讲解。 5 小结 4 1. 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2. 热原质具有什么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何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预习: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课后分析
第二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一样,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养,合成自身细胞 成分并获得能量,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完成新陈代谢,得以生长繁殖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2酸碱度:大多数为pH72-76。 3.温度:大多数病原菌为37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1)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 (2)专型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 (3)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此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2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个别分裂缓慢 3.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最初1-3小时,菌数不增加 (2)对数期:培养至8-18小时,细菌数目呈对数生长 (3)稳定期:繁殖数=死亡数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一样,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养,合成自身细胞 成分并获得能量,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完成新陈代谢,得以生长繁殖。 一、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2.酸碱度:大多数为 pH7.2-7.6。 3.温度:大多数病原菌为 37 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1)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 (2)专型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 (3)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此。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2.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 20-30 分钟,个别分裂缓慢。 3.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最初 1-3 小时,菌数不增加。 (2)对数期:培养至 8-18 小时,细菌数目呈对数生长。 (3)稳定期:繁殖数=死亡数
(4)衰退期:死菌数〉活菌数 、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毒素:分内、外毒素 2.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热原质 (1)概念: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 种物质,用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化学本质:脂多糖。 (3)特点:耐高温。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某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选择抑 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细胞的抗生物质。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维生素:如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B6、B12.K2。 (三)与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 2.细菌素 概念:某些细菌产生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产生细菌素菌株 的近缘菌株有作用。如霍乱弧菌产生弧菌素
(4)衰退期:死菌数〉活菌数。 二、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1.毒素:分内、外毒素。 2.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热原质 (1)概念: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一 种物质,用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化学本质:脂多糖。 (3)特点:耐高温。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某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选择抑 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细胞的抗生物质。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维生素:如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 B6、B12、K2。 (三)与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 2.细菌素 概念:某些细菌产生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产生细菌素菌株 的近缘菌株有作用。如霍乱弧菌产生弧菌素
产生原因:受质粒控制。 用途: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3.糖的分解产物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或各种酸、醛、醇、酮等 4.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蛋白质→短肽或氨基酸→氨和各种酸或胺类和二氧化碳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细菌的方法 (二)培养基 概念: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繁殖的营养基质 1按用途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五类: 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如普通脂平板。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 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髙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如血液琼脂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SS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如各种糖 类发酵管。 (5)厌氧培养基
产生原因:受质粒控制。 用途: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3.糖的分解产物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或各种酸、醛、醇、酮等 4.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蛋白质→短肽或氨基酸→氨和各种酸或胺类和二氧化碳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二)培养基 概念: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繁殖的营养基质。 1.按用途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五类: (1)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如普通脂平板。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 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高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如血液琼脂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 SS 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如各种糖 类发酵管。 (5)厌氧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