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0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一章绪言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目标:1.简述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重点) 2.列出微生物三型八大类名称。(重点) 3.简述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特点。(重点、难点) 4.描述细菌的形态、大小。(重点) 5.描述特殊结构。(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什么是生物? 由生物引出微生物。 第一章绪言 、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重点介绍微生物的概念、 特点及分类。 免疫与免疫学 、发展简史与现状 简介。 第二章细菌概述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通过挂图及板图举例说明。10 、细菌的结构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0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细菌概述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目标:1. 简述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重点) 2. 列出微生物三型八大类名称。(重点) 3. 简述 G+菌和 G-菌细胞壁结构特点。(重点、难点) 4. 描述细菌的形态、大小。(重点) 5. 描述特殊结构。(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什么是生物? 由生物引出微生物。 4 第一章 绪 言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重点介绍微生物的概念、 15 特点及分类。 二、免疫与免疫学 三、发展简史与现状 简介。 5 第二章 细菌概述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通过挂图及板图举例说明。10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利用模型、挂图及板图20 突破细胞壁这个难点。 2.学生分析青霉素的作用对象。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结合挂图及板图描述。30 2.举例讲解其作用及意义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重点放在实验上讲解。10 小结 4 1.简述微生物三型八大类是什么? 2.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的异同。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的异同,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预习:实验一细菌总论实验(一) 课后分析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 利用模型、挂图及板图 20 突破细胞壁这个难点。 2. 学生分析青霉素的作用对象。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 结合挂图及板图描述。 30 2. 举例讲解其作用及意义。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重点放在实验上讲解。 10 小结 4 1. 简述微生物三型八大类是什么? 2. 比较 G+菌和 G-菌细胞壁的异同。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比较 G+菌和 G-菌细胞壁的异同,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预习:实验一 细菌总论实验(一) 课后分析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第一章绪言 、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一)微生物 1.微生物:是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种类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和放线菌。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是有益而必需的。 ②少数对人有害。注意: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二)寄生虫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病原寄生虫和寄生虫病传播有关的节肢动物 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的科学。 (2)内容组成: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昆虫。 (三)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第一章 绪言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一)微生物 1.微生物:是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种类: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和放线菌。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是有益而必需的。 ②少数对人有害。注意: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二)寄生虫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病原寄生虫和寄生虫病传播有关的节肢动物 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的科学。 (2)内容组成: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昆虫。 (三)病原生物学
、免疫与免疫学 概念: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 规律、以及免疫学在疾病防治诊断中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发展简史与现状 一)病原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细菌概论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1.测量单位:um 2.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 3.球菌的大小:约1um 4.杆菌的大小:长2~3un,宽0.3~0.5um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菌:球形或近似球形。 (1)双球菌:如脑膜炎球菌。 (2)链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免疫与免疫学 概念: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 规律、以及免疫学在疾病防治诊断中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发展简史与现状 (一)病原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 细菌概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1.测量单位:um 2.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 3.球菌的大小:约 1um 4.杆菌的大小:长 2~3un,宽 0.3~0.5um。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菌:球形或近似球形。 (1)双球菌:如脑膜炎球菌。 (2)链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 3螺形菌 (1)弧菌:如霍乱弧菌 (2)螺菌:如鼠咬热螺菌。 、细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位置:位于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紧贴在细胞膜外,无色透明,坚韧 而有弹性 (2)功能:①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并对菌体起保护作用。②参与菌体内外 物质交换。③决定菌体的抗原性。④与细菌致病有关 (3)主要成分 ①肽聚糖(粘肽) G+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G-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②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成分,是其重要的表面抗原成分,与细 菌的致病性有关。 ③外膜层: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成分,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三部分
2.杆菌: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 3.螺形菌 (1)弧菌:如霍乱弧菌。 (2)螺菌:如鼠咬热螺菌。 二、细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位置:位于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紧贴在细胞膜外,无色透明,坚韧 而有弹性。 (2)功能:①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并对菌体起保护作用。②参与菌体内外 物质交换。③决定菌体的抗原性。④与细菌致病有关。 (3)主要成分 ①肽聚糖(粘肽) G+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G-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②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成分,是其重要的表面抗原成分,与细 菌的致病性有关。 ③外膜层: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成分,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