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 良好 中 及格 78≤分数 服≤分数< 分数≥90分 (60≤分数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数<60分 68 较高 确率达到 确率达到70% 花够熟 能够运用管理 课程目标3 会热点问题, 论详细分析 析管理热点问 细分析管理热 管理热点问 (10%) 高的管理 欠缺管 有高的 的管理素养 具有管理素 理素养 3.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78≤分数 (68≤分数 (60≤分数 不及格 (分数(60分) 限程日标 分数≥90分) 90 78) 68 管理学的基本刻 管理学的基本 的基 本令正确」 基本韬 解黑过 课程目标 细清楚 一 论还 论述 (20% 程完整,答案正 思过程较另 寸程基本 过程基本 60%.或存在 确,书写清晰。 案较 答案基本 案大部 业抄袭现象。 熟练掌握管理学 能够较为正确能够基本正确 难以正确掌握 无法正确辈握 识。难以运 境分析 划用 较为热 基本熟练 理可 管理环 课程目标 领导职能和物生 组织职能 (20%) 导职能 能和 例,基本正确 职能等知识。 职能等知识 分析企业具使 具备分析金 ,错误率 业案例 确率达到80% 确率达到 管理学理 课程目标3 会热点问题, 论详细分析管 管理热点 细分析管理 理热 (10%) 高的管理 具有高的管 的管素养 理素养。 2.《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纸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政治学原理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Th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课程号 8101001 学分 9
9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企业案例,正 确率达到 80%。 企业案例,正 确率达到 70%。 较高。 课程目标 3 (10%) 能够熟练管理学 理论详细分析社 会热点问题,具 有很高的管理素 养。 能够较为熟练 运用管理学理 论详细分析管 理热点问题, 具有较高的管 理素养。 能够运用管理 学理论详细分 析管理热点问 题,具有一定 的管理素养。 能够基本运用 管理学理论详 细分析管理热 点问题,基本 具有管理素 养。 难以运用管理 理论详细分析 管理热点问 题,欠缺管理 素养。 3.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 90) 中等 (68≤分数< 78) 及格 (60≤分数< 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20%) 管理学的基本知 识掌握全面,基 本概念正确、论 述逻辑清楚、层 次分明,解题过 程完整,答案正 确,书写清晰。 管理学的基本 知识掌握较全 面,基本概念 较正确、论述 比较清楚,解 题 过 程 较 完 整,答案较正 确,书写清晰。 管理学的基本 知识掌握较全 面,概念基本 正确、论述比 较清楚,解题 过 程 基 本 完 整,答案基本 正确。 管理学的基本 知 识 掌 握 一 般,概念基本 正确、论述基 本清楚、解题 过 程 基 本 完 整,答案大部 分正确。 管理学的基本 知 识 掌 握 较 少,解题过程 不完整,答案 正 确 率 低 于 60%,或存在作 业抄袭现象。 课程目标 2 (20%) 熟练掌握管理学 基础知识。能够 熟练运用管理环 境分析、计划职 能、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和控制 职能等知识.具 备 分 析 企 业 案 例,基本正确。 能够较为正确 掌握管理学基 础知识。能够 较为熟练运用 管 理 环 境 分 析、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领 导职能和控制 职能等知识。 具备一定分析 企业案例,正 确率达到 80%。 能够基本正确 掌握管理学基 础知识。能够 基本熟练运用 管 理 环 境 分 析、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领 导职能和控制 职能等知识。 具备一定分析 企业案例,正 确率达到 70%。 难以正确掌握 管理学基础知 识。难以运用 管 理 环 境 分 析、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领 导职能和控制 职能等知识。 分析企业具体 案例,错误率 较高。 无法正确掌握 管理学基础知 识。无法运用 管 理 环 境 分 析、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领 导职能和控制 职能等知识。 不具备分析企 业案例。 课程目标 3 (10%) 能够熟练管理学 理论详细分析社 会热点问题,具 有很高的管理素 养。 能够较为熟练 运用管理学理 论详细分析管 理热点问题, 具有较高的管 理素养。 能够运用管理 学理论详细分 析管理热点问 题,具有一定 的管理素养。 能够基本运用 管理学理论详 细分析管理热 点问题,基本 具 有 管 理 素 养。 难以运用管理 理论详细分析 管 理 热 点 问 题,欠缺管理 素养。 2.《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政治学原理 英文名称:Th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课程号 8101001 学分 3
学时 总学时:48 讲投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40 0 0 8 开误学院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开课学期 课程负责人 徐纬光 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 课程要求 先修课程及要求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及其相关 专业的入门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政治知识的演进、国家形态的演变、民主理论与民 主体制、选举制度与选民理论、政党与政党体制、政治参与和抗争政治、政治文化与公共舆 论、当代政治哲学、国际政治与战争等内容。 "Principles of Politics"is the core course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pecialty.It mainly teaches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s a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politics and related specialties.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knowledge,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form,democratic theory and democratic system,election system and voter theory.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struggle politics,political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politics and war.et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代各种国际和国内 政治现象。 课程目标2:从国家形态演变的角度,深刻认识国家发展的历史规律,对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课程目标3:从政党理论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点与历史使命,深刻党的 领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意义。 课程目标4:通过学习民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理解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制度实 践,学会分析民主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政治现象,对于当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具有清晰的理论 认知。 课程目标5:通过掌握当代政治哲学的相关理论,理解关于正义、公平等主要概念的复 杂内涵,为后续其他公共伦理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21掌握行政管理领域公共经济、行政 2(专业知识):能够扎实掌握行政管理专 组织、公共政策、公共伦理、电子政务 等原理知识,形成对行政管理的系统化 基础知识,公共行政方向能够热练掌握公共 认知。 行政、公共政策和地方政府治理相关知识。 运用公共行政基本原理:社会保障方向掌揭
10 学时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讨论学时 40 0 0 8 开课学院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开课学期 1 课程负责人 徐纬光 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 先修课程及要求 课程要求: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课后完成相应作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况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及其相关 专业的入门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政治知识的演进、国家形态的演变、民主理论与民 主体制、选举制度与选民理论、政党与政党体制、政治参与和抗争政治、政治文化与公共舆 论、当代政治哲学、国际政治与战争等内容。 "Principles of Politics" is the core course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pecialty. It mainly teaches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s a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politics and related specialties.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knowledge,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form, democratic theory and democratic system, election system and voter theory,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struggle politics, political culture and public opinio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war, etc.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掌握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代各种国际和国内 政治现象。 课程目标 2:从国家形态演变的角度,深刻认识国家发展的历史规律,对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课程目标 3:从政党理论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点与历史使命,深刻党的 领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意义。 课程目标 4:通过学习民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理解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制度实 践,学会分析民主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政治现象,对于当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具有清晰的理论 认知。 课程目标 5:通过掌握当代政治哲学的相关理论,理解关于正义、公平等主要概念的复 杂内涵,为后续其他公共伦理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2-1 掌握行政管理领域公共经济、行政 组织、公共政策、公共伦理、电子政务 等原理知识,形成对行政管理的系统化 认知。 2(专业知识):能够扎实掌握行政管理专业 基础知识,公共行政方向能够熟练掌握公共 行政、公共政策和地方政府治理相关知识, 运用公共行政基本原理;社会保障方向掌握
社会保造基本原理、社会保险运行机制:海 洋管理方向握海洋科学基本知识,熟悉海 洋法律法规 3-1能够应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学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政治学理论、公共 知识和数据分析方法,识别、表达、并通 管理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过文献资料分析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公共行政 问规 社合保喷和海洋管理相关领城的管理问题 41能够没计针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 4(问题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公共行致 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 社会保障和海洋管理相关领域的管理问题的 体现剑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 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识,考虑社会、健成、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环培线因素 7通过小组活动,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和 7(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和规范的 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严格 文字表达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人文 守职业道德与规范,正确把握团队和个人的 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道铺 关系,在团队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贵 与规范,正确把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在团围 人的角色 中胜任个体、团队品或负青人的角色 8-3通过 习培养正确的芳动价值观 必备 8(综合素质):体质健康、体魄健强、人格促 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 全、意志坚韧,善于感受关、鉴赏关、追求关 习惯和品质。 弘扬关: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必备的劳动 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 质 三、教学内容 章节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芳 支情探程 一簧 重点:古典政治哲学 和近代政治暂学 公共部 的特点 当代政治科学 1、2、5 难点:当代政治科学 的三种范式 一君 家形态演变 重点:传按家形态 难点:现代国家形态 赛额 家形态 1.2、5 重点:民主理论 6 赛所 难点:民主化的过程 24 制度的类型及 选举制度分类 泰候 选民理论 第五 政党与政党体制 攻竞理论 重点:政党分类 受壁入点:马克思生 6 茶所 1、3、4 难点:政党体制
11 三、教学内容 章节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 方式 支撑课程 目标 第一章 政治知识的演进 思政融入点:公共部门 的特点 古典政治哲学、近 代政治哲学、当代 政治哲学; 当代政治科学 重点:古典政治哲学 和近代政治哲学 难点:当代政治科学 的三种范式 4 案例 分析 1、2、5 第二章 国家形态演变 思政融入点:社会主义 国家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国家;传统 国家形态;现代国 家形态 重点:传统国家形态 难点:现代国家形态 8 案例 分析 1、2、5 第三章 民主理论与民主制度 思政融入点:社会主义 民主 民主的理论辨析; 民主的制度规定 重点:民主理论 难点:民主化的过程 6 案例 分析 1、2、4、 5 第四章 选举制度与选民理论 选举制度的类型及 其影响; 选民理论 重点:选举制度分类 难点:选民理论 6 案例 分析 1、3、4、 5 第五章 政党与政党体制 思政融入点:马克思主 义政党 政党理论; 政党分类; 政党体制 重点:政党分类 难点:政党体制 6 案例 分析 1、3、4、 5 社会保障基本原理、社会保险运行机制;海 洋管理方向掌握海洋科学基本知识,熟悉海 洋法律法规。 2 3-1 能够应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学 知识和数据分析方法,识别、表达、并通 过文献资料分析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政治学理论、公共 管理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公共行政、 社会保障和海洋管理相关领域的管理问题 3 4-1 能够设计针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 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 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问题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公共行政、 社会保障和海洋管理相关领域的管理问题的 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环境等因素。 4 7-1 通过小组活动,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和 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严格遵 守职业道德与规范,正确把握团队和个人的 关系,在团队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 人的角色。 7(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和规范的 文字表达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人文社 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与规范,正确把握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在团队 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 8-3 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必备 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 习惯和品质。 8(综合素质):体质健康、体魄健强、人格健 全、意志坚韧,善于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 弘扬美;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必备的劳动 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 质
章节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芳 支情锈 第六章 政治参与的概念 政治参与的类型: 重点:利益集团 案例分 1、2、5 政治参与和政治抗争 点:政治抗争 政治文化的概念: 重点:玫治文化的类 2.3. 公共额城与奥论 是点公共 第八章 堂讨 重点:自由主义 当代政治哲学 难点:社群主义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覆盖基本知识点的 80%以上,要能够反映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比30%,课程表现、作业与小论文各占10%:期末考试占7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1)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30% 平时成绩 (2)课后作业(10%)、小论文(10%)及课堂表现(10%)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型:包含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腿 (4)考试内容:本课程所学全部内容, 2.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成锁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30%) 课程目标 期末成绩 合计 作业 小论文 课堂表现 (70%) (10% (10%) (10% 2 2 2 10 16 2 2 2 2 15 21 2 2 5 2 0 16 合计 10 10 10 70 100 五、教学方法
12 章节 预期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 方式 支撑课程 目标 第六章 政治参与和政治抗争 政治参与的概念; 政治参与的类型; 利益集团; 政治抗争 重点:利益集团 难点:政治抗争 6 案例分 析 1、2、5 第七章 政治文化与公共舆论 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的类型; 公共领域与舆论 重点:政治文化的类 型 难点:公共领域 6 案 例 分 析 1、2、3、 5 第八章 当代政治哲学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保守主义 重点:自由主义 难点:社群主义 4 课堂讨 论 1、2、4、 5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覆盖基本知识点的 80%以上,要能够反映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比 30%,课程表现、作业与小论文各占 10%;期末考试占 70%。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30% (2)课后作业(10%)、小论文(10%)及课堂表现(10%)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7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4)考试内容:本课程所学全部内容。 2.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合计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 (70%) 作业 (10%) 小论文 (10%) 课堂表现 (10%) 1 2 2 2 10 16 2 2 2 2 15 21 3 2 2 2 15 21 4 2 2 2 20 26 5 2 2 2 10 16 合计 10 10 10 70 100 五、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基于0E理念将教学设计方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课前一周, 教师在0L平台上传《政治学原理》相关课件及学习方案,案例资料及相关教学内容,学生 提前学习课程内容。第二阶段为授课阶段。此课程为48学时,分单双周课时不等。在第一 小节中让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过论,第二小节对学生汇报中的问题进讲行分析和疑难解答 同时讲解相关重点内容。第三阶段为课后作业。按照课上教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 并在下次上课中展示。 2、具体方法:本课程按章节教学,每章内容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过、自学、作 业等方式构成,按照0BE理念进行教学。E0L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 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2.王浦幼主编 《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3.王邦佐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2版。 4.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板社,2000年11月,第1版。 主撰人:徐纬光 审核人:张祖平 英文校对:赵玲 教学副院长:郑建明 日期:2022年9月26日
13 1、教学设计:基于 OBE 理念将教学设计方案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课前一周, 教师在 EOL 平台上传《政治学原理》相关课件及学习方案,案例资料及相关教学内容,学生 提前学习课程内容。第二阶段为授课阶段。此课程为 48 学时,分单双周课时不等。在第一 小节中让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讨论,第二小节对学生汇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疑难解答, 同时讲解相关重点内容。第三阶段为课后作业。按照课上教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 并在下次上课中展示。 2、具体方法:本课程按章节教学,每章内容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 业等方式构成,按照 OBE 理念进行教学。EOL 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 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 1 版。 2.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1 月,第 1 版。 3.王邦佐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年 8 月,第 2 版。 4.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1 月,第 1 版。 主撰人:徐纬光 审核人: 张祖平 英文校对:赵玲 教学副院长:郑建明 日 期:2022 年 9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