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基础医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江小华教师姓名: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基础医学院 教研室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 师 姓 名 : 江小华 专业技术职称 : 副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名称英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文授课对象2013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1-4班2.5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形态学实验室第_3_ 教学周月周4第5-6.5节授课章节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教学目标:1. 熟悉常规标本制备。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掌握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教学目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及复层扁平上皮的辨认。与要求2..了解变移上皮的结构特点。教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与难点教学难点: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及操作。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教学方法2.标本观察与理论相结合。与手段3.讲授重点内容。教材与教材:高俊玲、田艳霞.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教具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习标本、显微镜。基膜:Basementmembrane微绒毛:Microvillus纤毛:Milium纹状缘:Striatedborder专业词汇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英 文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 授课对象 20 13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1-4 班 课 时 2.5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3 教学周 周 4 第 5-6.5 节 上课教室 形态学实验室 授课章节 第 1 章 绪论;第 2 章 上皮组织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 熟悉常规标本制备。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掌握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 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及复层扁平上皮的辨认。 2. 了解变移上皮的结构特点。 教学要求:预习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 教学难点: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及操作。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 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2. 标本观察与理论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教材与 教具 教材:高俊玲、田艳霞.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第 1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年.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习标本、显微镜。 专业词汇 微绒毛:Microvillus 基膜: Basement membrane 纤毛: Milium 纹状缘:Striated border
3分钟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120分钟基本部分:12分钟第一部分观看标本制备录像30分钟第二部分讲授显微镜及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学生同步操作第三部分简单讲授上皮组织标本25分钟2分钟(一)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1]2分钟(二)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37](三)4分钟单层立方上皮[46](四)5分钟单层柱状上皮[58](五)5分钟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70](六)5分钟复层扁平上皮[55]2分钟(七)变移上皮[74]第四部分学生自主观察标本、教师答疑、绘制作业53分钟2分钟结束部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 3 分钟 基本部分: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观看标本制备录像 12 分钟 第二部分 讲授显微镜及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学生同步操作 30 分钟 第三部分 简单讲授上皮组织标本 25 分钟 (一)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1] 2 分钟 (二) 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 [37] 2 分钟 (三) 单层立方上皮[46] 4 分钟 (四) 单层柱状上皮 [58] 5 分钟 (五)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70] 5 分钟 (六) 复层扁平上皮[55] 5 分钟 (七) 变移上皮[74] 2 分钟 第四部分 学生自主观察标本、教师答疑、绘制作业 53 分钟 结束部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 2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授课内容教法时注解间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 间 注解
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3叙述120基本部分:12 第一部分观看标本制备录像第二部分讲授显微镜及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学生同步操作30第三部分上皮组织(epithelium)多媒体示25图片2了解单层(一)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Simplesquamous讲授扁平上皮epithelium,surfaceview[1]取材:蛙肠系膜引导的表面形状、细胞染色:镀银整装片制片方法:取蛙肠系膜平铺于载玻片上,浸于1%硝酸银水溶液排列紧密、细胞中,日晒3~5分钟,当肠系膜呈浅褐色时,用水洗净,剪成小块,脱水、透明、封固。外基质少肉眼观察:肠系膜呈棕黄色,由于铺片厚薄不一,故颜色深浅不均。其中血管呈深棕色,粗细不等,纵横交错。低倍镜:选一薄处进行观察。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相邻细胞间有波纹状黑线相隔,此即为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细胞间质(并非细胞膜)。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高倍镜:细胞交界处为锯齿状或波浪状,相互嵌合,着深棕色。转动微调,可见另一层细胞的轮廓,乃肠系膜另一面被覆的间皮。(二)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Simplesquamous epithelium,2Lateral view[37]取材:心壁染色:H.E肉眼观察:标本呈长方形,两侧的边缘光滑整齐,为单层扁平上皮所在之处。低倍镜:在标本的一侧,可见许多脂肪细胞和血管,即为心外膜其表面被覆有单层扁平上皮,此称间皮;另一侧为心内膜,表面也衬有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内皮高倍镜:单扁上皮细胞呈长梭形,核长椭圆形,与细胞长轴平行;其胞质有核处较厚,被染成粉红色,无核处很薄而不明显,细胞界限不清楚。掌握找到单层(三)单层立方上皮(Simplecuboidalepithelium)[46]4取材:甲状腺立方上皮染色:H.E的位置,肉眼观察:标本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组成。分清基底面和游离低倍镜: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滤泡,腔内充满红色的胶体,滤泡面壁为单层立方上皮。高倍镜: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居中央,胞质粉红色,细胞界限
引言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安排,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 基本部分: 第一部分 观看标本制备录像 第二部分 讲授显微镜及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学生同步操作 第三部分 上皮组织(epithelium) (一)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surface view)[1] 取材:蛙肠系膜 染色:镀银整装片 制片方法:取蛙肠系膜平铺于载玻片上,浸于 1%硝酸银水溶液 中,日晒 3~5 分钟,当肠系膜呈浅褐色时,用水洗净,剪成小 块,脱水、透明、封固。 肉眼观察:肠系膜呈棕黄色,由于铺片厚薄不一,故颜色深浅不 均。其中血管呈深棕色,粗细不等,纵横交错。 低倍镜:选一薄处进行观察。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相邻细 胞间有波纹状黑线相隔,此即为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细胞间质 (并非细胞膜)。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 高倍镜:细胞交界处为锯齿状或波浪状,相互嵌合,着深棕色。 转动微调,可见另一层细胞的轮廓,乃肠系膜另一面被覆的间皮。 (二)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Lateral view)[37] 取材:心壁 染色:H.E 肉眼观察:标本呈长方形,两侧的边缘光滑整齐,为单层扁平上 皮所在之处。 低倍镜:在标本的一侧,可见许多脂肪细胞和血管,即为心外膜, 其表面被覆有单层扁平上皮,此称间皮;另一侧为心内膜,表面 也衬有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内皮。 高倍镜:单扁上皮细胞呈长梭形,核长椭圆形,与细胞长轴平行; 其胞质有核处较厚,被染成粉红色,无核处很薄而不明显,细胞 界限不清楚。 (三)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46] 取材:甲状腺 染色:H.E 肉眼观察:标本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组成。 低倍镜: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滤泡,腔内充满红色的胶体,滤泡 壁为单层立方上皮。 高倍镜: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居中央,胞质粉红色,细胞界限 掌握 叙述 多媒体示 图片 讲授 引导 3 120 12 30 25 2 2 4 了解单层 扁平上皮 的表面形 状、细胞 排列紧 密、细胞 外基质少 找到单层 立方上皮 的位置, 分清基底 面和游离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