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门基础医学院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江小华教师姓名: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基础医学院 教研室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 师 姓 名 : 江小华 专业技术职称 : 副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组织学与胚胎学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文课程名称英文Histology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授课对象2013级临床专业业本科层次1-4班课时4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形态学实验室第6教学周周4第5-8节授课章节第9章system)+小结循环系统(circulatory教学目标:1、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组织结构2、掌握心壁的组织结构。教学目标3、掌握毛细血管的光、电镜结构及分类。与要求4、了解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教学要求:掌握血管管壁的一般结构,要求结构与功能相联系教学重点:1、大、中、小动脉的组织结构教学重点2、心壁的组织结构与难点教学难点:大静脉的组织结构主要应用讲述法,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联系本实验室科研进展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和PPT课件,利用较多图片和模型讲授;与手段重点内容详细介绍并反复强调,难点深入浅出。适当联系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非重点内容自学。教材与教材:高俊玲、田艳霞.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教具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动脉:artery静脉:vein微动脉:arteriole微静脉:venule专业词汇心外膜:epicardium心肌膜:myocardium心内膜:endocardium毛细血管:capillary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英 文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 授课对象 20 13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1-4 班 课 时 4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6 教学周 周 4 第 5-8 节 上课教室 形态学实验室 授课章节 第 9 章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小结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组织结构。 2、掌握心壁的组织结构。 3、掌握毛细血管的光、电镜结构及分类。 4、了解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血管管壁的一般结构,要求结构与功能相联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大、中、小动脉的组织结构 2、心壁的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大静脉的组织结构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主要应用讲述法,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联系本实验室科研进展;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 PPT 课件,利用较多图片和模型讲授; 重点内容详细介绍并反复强调,难点深入浅出。 适当联系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非重点内容自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高俊玲、田艳霞.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第 1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年.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专业词汇 动脉: artery 静脉: vein 微动脉:arteriole 微静脉: venule 心外膜:epicardium 心肌膜: myocardium 心内膜:endocardium 毛细血管:capillary
引言部分:5分钟170分钟基本部分:第一部分教师讲解循环系统20分钟18分钟一、实习标本5分钟1.中等动、静脉3分钟中动脉2分钟中静脉4分钟2.大动脉3分钟3.大静脉4.小动脉、小静脉3分钟小动脉2分钟小动脉1分钟5.心壁3分钟2分钟二、示教标本1分钟1.毛细血管整装铺片2. 心瓣膜1分钟第二部分学生观察循环系统标本、教师答疑、绘制作业中等动静脉70分钟80分钟第三部分在教师指导下复习,总结归纳组织学总论内容教学内容25分钟结束部分:给出思考题及预习内容,小测验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170 分钟 第一部分 教师讲解循环系统 20 分钟 一、实习标本 18 分钟 1.中等动、静脉 5 分钟 中动脉 3 分钟 中静脉 2 分钟 2. 大动脉 4 分钟 3.大静脉 3 分钟 4. 小动脉、小静脉 3 分钟 小动脉 2 分钟 小动脉 1 分钟 5. 心壁 3 分钟 二、示教标本 2 分钟 1.毛细血管整装铺片 1 分钟 2. 心瓣膜 1 分钟 第二部分 学生观察循环系统标本、教师答疑、绘制作业中等动静脉 70 分钟 第三部分 在教师指导下复习,总结归纳组织学总论内容 80 分钟 结束部分:给出思考题及预习内容,小测验 2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安排,提出课堂重点。5基本部分:170第一部分教师讲解循环系统20讲授一、实习标本181.中等动、静脉[33]S取材:免的股动脉染色:H.E肉眼观察:标本中有两个血管断面,管壁较厚,管腔较小而圆的为中动脉;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而不规则的为中静脉。(1)中等动脉(mediumsizedartery)3重点强调中膜特征性结构低倍镜:管壁分为三层,界限清楚。首先找到内、外掌握中等弹性膜,以区分内膜、中膜和外膜。其中内膜很薄,10~40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动脉分层以一条亮粉色波浪状的内弹性膜与中膜分界;中膜比较厚,主要由10~40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组成;外膜和各层结构特点的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结缔组织组成。高倍镜:①内膜:★内皮:衬贴于管腔内表面,由于血管收缩使其与内弹性膜一起呈波浪状分布,核突入管腔,胞质不清楚,切片上内皮常脱落。★内皮下层:位于内皮下方,为薄层结缔组织,不易分辨。★内弹性膜:呈波纹状,淡粉色,折光性强。②中膜:平滑肌纤维的核呈杆状或螺旋形,肌纤维之间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③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营养血管及神经的断面。有的标本中在中膜与外膜交界处可见外弹性膜。(2)中静脉(mediumsizedvein)2层次,与对比与中动脉相比,有下列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动①内膜:很薄,可见内皮和内皮下层,内弹性膜不明中动脉的脉和静脉结构的区别显。区别②中膜:较薄,环行平滑肌纤维分布稀疏,其间结缔组织较多。③外膜:比中膜厚,由结缔组织构成,无外弹性膜。有的中静脉外膜内可见纵行平滑肌束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安排,提出课堂重点。 基本部分: 第一部分 教师讲解循环系统 一、实习标本 1. 中等动、静脉 [33] 取材:兔的股动脉 染色:H.E 肉眼观察:标本中有两个血管断面,管壁较厚,管腔 较小而圆的为中动脉;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而不规则 的为中静脉。 (1)、中等动脉(medium sized artery) 低倍镜:管壁分为三层,界限清楚。首先找到内、外 弹性膜,以区分内膜、中膜和外膜。其中内膜很薄, 以一条亮粉色波浪状的内弹性膜与中膜分界;中膜比 较厚,主要由 10~40 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组成;外膜 的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结缔组织组成。 高倍镜: ①内膜: 内皮:衬贴于管腔内表面,由于血管收缩使 其与内弹性膜一起呈波浪状分布,核突入管 腔,胞质不清楚,切片上内皮常脱落。 内皮下层:位于内皮下方,为薄层结缔组织, 不易分辨。 内弹性膜:呈波纹状,淡粉色,折光性强。 ②中膜:平滑肌纤维的核呈杆状或螺旋形,肌纤维之 间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③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营养血管及神经 的断面。有的标本中在中膜与外膜交界处可见外弹性 膜。 (2)、中静脉(medium sized vein) 与中动脉相比,有下列结构特点: ①内膜:很薄,可见内皮和内皮下层,内弹性膜不明 显。 ②中膜:较薄,环行平滑肌纤维分布稀疏,其间结缔 组织较多。 ③外膜:比中膜厚,由结缔组织构成,无外弹性膜。 有的中静脉外膜内可见纵行平滑肌束。 重点 掌握中等 动脉分层 和各层结 构特点 层次,与 中动脉的 区别 讲授 对比 5 170 20 18 5 3 2 强调中膜特征性结构 10~40 层环行排列的 平滑肌 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动 脉和静脉结构的区别
2.大动脉(largeartery)[34;35]4重点讲授取材:人的主动脉染色:34#为H.E染色;35#为醛复红染色。掌握管壁结构低倍镜:三层膜分界不清,中膜很厚,由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构成;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高倍镜:①内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核突向管腔★内皮下层:较厚,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除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外,还有纵行的平滑肌纤维。②中膜:最厚,由40~70层弹性膜构成,各层弹性膜由弹强调中膜中的特征性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夹有环行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结构40~70层弹性膜纤维。镜下弹性膜呈波浪状,着粉红色,折光性强。③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35标本中,主要显示中膜的弹性膜成分,可与 HE 标本对照观察。3.大静脉(largevein)[36]U取材:人对比染色:H.E低倍镜:与大动脉相比较,有以下结构特点:(1)内膜:很薄,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2)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行平滑肌有时甚至没有平滑肌。(3)外膜:较厚,结缔组织内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束。4.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55]3重点取材:人的食管讲授染色:HE掌握辨认肉眼观察:标本为食管的横断面,管腔内表面呈紫兰特点色的为复扁上皮,外周呈红色的为肌层,二者之间浅染的区域为疏松结缔组织,在此处寻找小动脉和小静脉进行观察。低倍镜:小动脉管壁厚,管腔小而圆;小静脉管壁薄管腔大而不规则。高倍镜:(1)小动脉(smallartery)
2. 大动脉(large artery)[34;35] 取材:人的主动脉 染色:34#为 H.E 染色;35#为醛复红染色。 低倍镜:三层膜分界不清,中膜很厚,由多层弹性膜 和大量弹性纤维构成;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 成。 高倍镜: ①内膜: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核突向管腔。 内皮下层:较厚,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除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外,还有纵行的平滑肌 纤维。 ②中膜: 最厚,由 40~70 层弹性膜构成,各层弹性膜由弹 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夹有环行平滑肌和少量胶原 纤维。镜下弹性膜呈波浪状,着粉红色,折光性强。 ③外膜: 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在 35#标本中,主要显示中膜的弹性膜成分,可 与 H E 标本对照观察。 3. 大静脉(large vein)[36] 取材:人 染色:H.E 低倍镜:与大动脉相比较,有以下结构特点: (1) 内膜:很薄,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2) 中膜:很不发达,为几层排列疏松的环行平滑肌, 有时甚至没有平滑肌。 (3) 外膜:较厚,结缔组织内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 束。 4. 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55] 取材:人的食管 染色:H.E 肉眼观察:标本为食管的横断面,管腔内表面呈紫兰 色的为复扁上皮,外周呈红色的为肌层,二者之间浅 染的区域为疏松结缔组织,在此处寻找小动脉和小静 脉进行观察。 低倍镜:小动脉管壁厚,管腔小而圆;小静脉管壁薄, 管腔大而不规则。 高倍镜: (1)小动脉(small artery) 重点 掌握管壁 结构 重点 掌握辨认 特点 讲授 对比 讲授 4 3 3 2 强调中膜中的特征性 结构 40~70 层弹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