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解和运用: (1)划分审判管辖的根据: (2)级别管辖的具体内容 (3)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 第八章回避(1课时 、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回避的含义、意义,回避的适用对象,回避的理由,回避 的程序 、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回避的含义和意义 (二)回避的方式、理由和适用对象 (三)回避的程序。 、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回避的含义和意义 识记: 回避。 2、理解和运用 回避的意义 (二)回避的适用 理解和运用: (1)回避的理由; (2)回避的适用对象 (3)回避的程序。 第九章辩护与代理(3课时) 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辩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辩护人、代理人的范围:掌握 辩护人、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辩护制度概述 (二)辩护人的范围和辩护的种类 (三)辩护人的职责和地位 (四)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六)刑事代理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识记 (1)辩护权的内容 (2)行使辩护权的方式 (3)辩护入的范围 (4)代理的概念和意义; (5)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和种类
2、理解和运用: (1)划分审判管辖的根据; (2)级别管辖的具体内容; (3)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 第八章 回避(1课时) 一、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回避的含义、意义,回避的适用对象,回避的理由,回避 的程序。 二、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回避的含义和意义; (二)回避的方式、理由和适用对象 (三)回避的程序。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回避的含义和意义 1、识记: 回避。 2、理解和运用: 回避的意义。 (二)回避的适用 理解和运用: (1)回避的理由; (2)回避的适用对象; (3)回避的程序。 第九章 辩护与代理(3课时) 一、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辩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辩护人、代理人的范围;掌握 辩护人、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二、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 辩护制度概述 (二) 辩护人的范围和辩护的种类 (三) 辩护人的职责和地位 (四)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六) 刑事代理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1、识记: (1)辩护权的内容; (2)行使辩护权的方式; (3)辩护入的范围; (4)代理的概念和意义; (5)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和种类
2、理解和运用: (1)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2)辩护人的权利义务 (3)代理人的诉讼地位 (4)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第十章强制措施(3课时) 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解和掌握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 和逮捕的概念、条件和适用程序;群众扭送的概念和条件。 、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强制措施的概述 (二)拘传 (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位 (四)拘留 (五)逮捕。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 识记 强制措施。 2、理解和运用: (1)强制措施的特点 (2)强制措施的意义。 (二)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识记 (1)拘传: (2)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2、理解和运用 (1)拘传的条件和程序 (2)取保候审的条件、程序和期限: (3)监视居住的条件、程序和期限 (三)拘留 识记 (1)拘留 (2)群众扭送。 理解和运用 (1)拘留的条件和对象 (2)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民事拘留的区别 (3)拘留的程序和期限。 (四)逮捕 逮捕。 2、理解和运用: (1)逮捕的条件
2、理解和运用: (1)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2)辩护人的权利义务; (3)代理人的诉讼地位; (4)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第十章 强制措施(3课时) 一、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解和掌握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 和逮捕的概念、条件和适用程序;群众扭送的概念和条件。 二、学习和考核的内容范围 (一)强制措施的概述; (二)拘传; (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位; (四)拘留; (五)逮捕。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 1、识记: 强制措施。 2、理解和运用: (1)强制措施的特点; (2)强制措施的意义。 (二)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1、识记: (1)拘传: (2)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2、理解和运用: (1)拘传的条件和程序; (2)取保候审的条件、程序和期限: (3)监视居住的条件、程序和期限。 (三)拘留 1、识记: (1)拘留; (2)群众扭送。 2、理解和运用: (1)拘留的条件和对象; (2)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民事拘留的区别; (3)拘留的程序和期限。 (四)逮捕 1、识记: 逮捕。 2、理解和运用: (1)逮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