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四川泸县百和中学谢治平 说明;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6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其想建功立业的词句 (2)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诗句,试举二例 (3)“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出自 (朝代) (作者)的 主要人物是 ,其性格: 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雷锋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兔不写错别字 3、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 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 (2)请你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 (3)请另外写一则你认为设计很巧妙的广告词,并简单点评其妙处 广告词 4、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 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40岁最好,它拥有睿 智和成熟。一位老年人 大 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 请在横线上填写。(2分)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四川泸县百和中学 谢治平 说明;本试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 分) 1、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6 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其想建功立业的词句 是: , 。 (2)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诗句,试举二例。 ① , 。 ② , 。 (3)“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出自 (朝代) (作者)的《 》 主要人物是 ,其性格: 。 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雷锋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3、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 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 ① ② (2)请你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 (3)请另外写一则你认为设计很巧妙的广告词,并简单点评其妙处。 广告词: 评点: 4、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 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 个青年说:25 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40 岁最好,它拥有睿 智和成熟。一位老年人 说: 。大 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 请在横线上填写。 (2 分)
5、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思 6、请在“苦难”、“青春”、“人生”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 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2分) 7、小明要参加诗歌朗诵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 明啊,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 小明谦虚地说:“张伯伯你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3分) ①张伯伯说话所强调的是: ②小明理解的意思是: ③如果你是小明,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8、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空袋子难以直立”。(2分) ①这句话蕴涵了这样 个深刻的道 ②举出一个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 答: 9、同学们可曾能回忆教材第五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提示写出你读到(或想 到)的信息。(3分) ①这幅图可做课文 》的插图。 ②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 的故事,下联讲的是 的事情 ③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10、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2分)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5、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 分)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思 想 , 。 意 志 , 。 6、请在“苦难”、“青春”、“人生”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 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2 分) 7、小明要参加诗歌朗诵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 明啊,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 小明谦虚地说:“张伯伯你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3 分) ①张伯伯说话所强调的是: ②小明理解的意思是: ③如果你是小明,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8、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空袋子难以直立”。(2 分) ① 这句话蕴涵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 理: 。 ②举出一个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 答: 。 9、同学们可曾能回忆教材第五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提示写出你读到(或想 到)的信息。(3 分) ①这幅图可做课文《___________》的插图。 ②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 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③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2 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②词中“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 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阅读训练。 (一)(10分)豆芽菜 (1)学校门口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亮亮的,岸边的青石板光溜溜的。每天清 晨,沿岸坐着一排排晨读的学生,朝阳照着他们在水中的影子,温暖着那琅琅的读书声 傍晩,孩子们在溪边散步、漫谈,谈过去、现在和将来,谈这大山以外的世界。他们踩着 那清澈的溪水走进了暮色,走进了属于他们的遥想。 (2)在我们这游乐条件极差的山乡中学,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难怪 每届学生写这条小溪的作文都会产生一大批佳作,也难怪有一个学习极差的学生,他的家 长要他辍学,他硬是哭闹着来上学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舍不得这条小溪。” (3)更有趣的是每年春天,沙滩上到处埋着豆子,这里一窝儿,那里一窝儿,顺着河岸 足足有半里路,那是孩子们生的豆芽菜。春天,青黄不接,正是“菜荒”,山里的中学生全 是寄读,带啥吃啥,他们便在这沙滩上生产度荒的蔬菜。 ④这实在是个好法子,不几天,沙滩上便到处冒出白胖白胖的嫩嫩的豆芽菜,一丛 丛的。散步虽不方便,但使你感觉到一种生气,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你心中仿佛也在萌 生起一片生机 (5)这个时节,怕的是下雨。溪水涨起来是极快的,大雨一来,不消半个时辰,清澈温 柔的小溪便会变得 会把沙滩上正在生长的豆芽菜冲走。倘是 碰上这种时候,孩子们就要咽几天没有菜的饭了。 (6)这天上午,学校组织年级语文测验,我在自己班上监考。考试刚开始不久,一股股 凉风便从窗子灌进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7)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 (8)溪水变浑了,涨高了,再有一会儿,就要冲走那些豆芽菜了。冲走了豆芽菜,孩子 们就又要过苦日子了。虽然他们默默地咽着无菜的饭,仍然会刻苦地读书,但他们毕竟是 孩子,是一些应该得到幸福的孩子 (9)这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请假,甚至没有一个孩子抬头看我 0“同学们,快去把豆芽菜拔回来。”我终于这样决定,我来不及请示学校。 ①D孩子们去了,抢回了那些豆芽菜,顶多用了十分钟,可奇怪的是大多数同学最后三 大题都没做。是时间不够吗?不是! ①我找来班长询问原因,我说:“只有我们班去抢了豆芽菜,怕别的班同学说你放我 们出去了,互相商量做了弊,考好了反会给你添麻烦,所以好些同学故意没做完。” 03“你们商量过吗?
②词中“ ,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 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二、阅读训练。 (一)(10 分)豆芽菜 ⑴学校门口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亮亮的,岸边的青石板光溜溜的。每天清 晨,沿岸坐着一排排晨读的学生,朝阳照着他们在水中的影子,温暖着那琅琅的读书声; 傍晚,孩子们在溪边散步、漫谈,谈过去、现在和将来,谈这大山以外的世界。他们踩着 那清澈的溪水走进了暮色,走进了属于他们的遥想。 ⑵在我们这游乐条件极差的山乡中学,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难怪 每届学生写这条小溪的作文都会产生一大批佳作,也难怪有一个学习极差的学生,他的家 长要他辍学,他硬是哭闹着来上学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舍不得这条小溪。” ⑶更有趣的是每年春天,沙滩上到处埋着豆子,这里一窝儿,那里一窝儿,顺着河岸 足足有半里路,那是孩子们生的豆芽菜。春天,青黄不接,正是“菜荒”,山里的中学生全 是寄读,带啥吃啥,他们便在这沙滩上生产度荒的蔬菜。 ④这实在是个好法子,不几天,沙滩上便到处冒出白胖白胖的嫩嫩的豆芽菜,一丛一 丛的。散步虽不方便,但使你感觉到一种生气,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你心中仿佛也在萌 生起一片生机 ⑸这个时节,怕的是下雨。溪水涨起来是极快的,大雨一来,不消半个时辰,清澈温 柔的小溪便会变得 ,会把沙滩上正在生长的豆芽菜冲走。倘是 碰上这种时候,孩子们就要咽几天没有菜的饭了。 ⑹这天上午,学校组织年级语文测验,我在自己班上监考。考试刚开始不久,一股股 凉风便从窗子灌进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⑺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 ⑻溪水变浑了,涨高了,再有一会儿,就要冲走那些豆芽菜了。冲走了豆芽菜,孩子 们就又要过苦日子了。虽然他们默默地咽着无菜的饭,仍然会刻苦地读书,但他们毕竟是 孩子,是一些应该得到幸福的孩子。 ⑼这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请假,甚至没有一个孩子抬头看我 ⑽“同学们,快去把豆芽菜拔回来。”我终于这样决定,我来不及请示学校。 ⑾孩子们去了,抢回了那些豆芽菜,顶多用了十分钟,可奇怪的是大多数同学最后三 大题都没做。是时间不够吗?不是! ⑿我找来班长询问原因,我说:“只有我们班去抢了豆芽菜,怕别的班同学说你放我 们出去了,互相商量做了弊,考好了反会给你添麻烦,所以好些同学故意没做完。” ⒀“你们商量过吗?
0没商量。”班长是个老实的孩子,他是不会说谎的。 5这次测验由于我们班上的“特殊”情况学校决定重考。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时, 几个女孩哭了 1我或许是个失职的监考教师,重考时学校没再派我监考 ①门考试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们这个过去的中游班居然得了全年级第一,几个很 少及格过的学生都及格了。 ⑩领导要我介绍抓质量的经验。我怎么说呢?说实在的,我只是在下大雨时让孩子们 去抢回了他们的豆芽菜。他们说要为我争气,语文要好好学。这是学习委员告诉我的,这 也是经验吗? Q⑨小溪边又有一些豆芽菜生出来了,白胖白胖的,嫩生生的 作者: 温新阶选自《中学生阅读》) 11、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说说“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的原因?(1 分) 12、在第五段横线上填入两个恰当的词_ 分 13、第四段第一句描写豆芽的_ ,是实写;第二句表现看到豆 芽菜的 ,是虚写,既是赞美豆芽菜,又是赞美生豆芽菜的同学们的 精神风貌。(2分) 14、第七段‘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表现了同学们的什么精神?(1分) 答 下面那个自然段与它相照应?(1分)答 15、文中有两处描写同学们理解体贴老师的行动,找出来,把原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 (2) 16、你认为这个班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2分) (二)(13分)人的潜力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 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 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 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却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
⒁“没商量。”班长是个老实的孩子,他是不会说谎的。 ⒂这次测验由于我们班上的“特殊”情况学校决定重考。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时, 几个女孩哭了。 ⒃我或许是个失职的监考教师,重考时学校没再派我监考。 ⒄考试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们这个过去的中游班居然得了全年级第一,几个很 少及格过的学生都及格了。 ⒅领导要我介绍抓质量的经验。我怎么说呢?说实在的,我只是在下大雨时让孩子们 去抢回了他们的豆芽菜。他们说要为我争气,语文要好好学。这是学习委员告诉我的,这 也是经验吗? ⒆小溪边又有一些豆芽菜生出来了,白胖白胖的,嫩生生的…… (作者: 温新阶 选自《中学生阅读》) 11、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说说“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的原因?(1 分) 答: 12、在第五段横线上填入两个恰当的词 、 1 分 13、第四段第一句描写豆芽的 ,是实写;第二句表现看到豆 芽菜的 ,是虚写,既是赞美豆芽菜,又是赞美生豆芽菜的同学们的 精神风貌。(2 分) 14、第七段‘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表现了同学们的什么精神?(1 分) 答: 下面那个自然段与它相照应?(1 分)答: 15、文中有两处描写同学们理解体贴老师的行动,找出来,把原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1) (2) 16、你认为这个班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2 分) 答: (二)(13 分)人的潜力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 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 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 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却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
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当95%没有开发。前苏联 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 马力,我们 能亳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 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 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 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 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雨500多个突触:人的 每个神经元与1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解剖表明,他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 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 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 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 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成 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7、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50字)(3分) ① 18、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 分) 19、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只有就 B:既然就 C:如果就 D:因为 所以 20、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2分) 21、对⑥⑦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D:大脑中突出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22、第⑥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答: (三)(13分)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当 95%没有开发。前苏联 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 马力,我们 能毫不费力地学会 40 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 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 ....,大脑中的神经元有 1000 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 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 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雨 500 多个突触;人 的 每个神经元与 1000 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解剖表明,他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 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 1015 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 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 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 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成 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7、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 50 字)(3 分) ① ② ③ 18、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 (2 分) 19、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只有 就 B:既然 就 C:如果 就 D:因为 所以 20、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 和 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2 分) 21、对⑥⑦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 500 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 1000 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 1015 个神经元。 D:大脑中突出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22、第⑥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去掉?(2 分) 答: (三)(13 分)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