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 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贴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 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 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 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 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 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 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 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 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 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 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 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 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 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 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 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 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 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 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 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 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 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 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
河北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 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 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 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 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 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 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 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 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 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 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 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 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 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 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 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 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 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 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 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 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 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 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 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 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
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 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 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 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 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 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 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 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 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 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 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 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 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 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 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 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 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 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 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C.“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 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 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2.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的是()(3分) A.借助血压计、Ⅹ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 B.中医的“望、闻、问、切”。 C.《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D.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 3.下面选项中对作者解读的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的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中国文化的特质强调的不仅仅是认知,还有身体践履,认为其是一种生命体 B.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C.中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 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 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 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 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 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 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 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 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 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 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 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 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 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 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 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 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 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 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 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 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C.“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 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 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 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2.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的是( )(3 分) A.借助血压计、X 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 B.中医的“望、闻、问、切”。 C.《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D.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 3.下面选项中对作者解读的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3 分) A.中国文化的特质强调的不仅仅是认知,还有身体践履,认为其是一种生命体 验。 B.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C.中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 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D.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 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 阳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复将 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青斩首虏数千。明年,青复出云中,西至髙阙,遂 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以 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春,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 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 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 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 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 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 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 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 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 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 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 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 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 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 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官吏皆曰“善”。遂囚 建行在所。 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 入之士皆属去病。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 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直青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 于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万骑。会日且入,而 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 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昏, 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 元封五年,青薨,谥曰烈侯。 (选自《汉书·卫青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尚:娶。 B.青复将三万骑出雁门 将:率领。 C.走白羊、楼烦王走:逃跑。 D.溃围北去溃:突破 5.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B.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D. 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 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 阳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复将 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青斩首虏数千。明年,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遂 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以 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春,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 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 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 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 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 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 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 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 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 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 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 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 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 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 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官吏皆曰“善”。遂囚 建行在所。 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 入之士皆属去病。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 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直青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 于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万骑。会日且入,而 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 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昏, 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 元封五年,青薨,谥曰烈侯。 (选自《汉书·卫青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 尚:娶。 B.青复将三万骑出雁门 将:率领。 C.走白羊、楼烦王 走:逃跑。 D.溃围北去 溃:突破。 5.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B.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C.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D.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朔元年春天,卫青带兵攻打匈奴,从雁门出发,斩杀敌兵几千人,被封为 长平侯。 B.元朔五年春天,卫青率兵进攻匈奴,打了大胜仗,被封为大将军 C.苏建带军攻打匈奴,结果全军覆没,独身一人逃回,卫青询问下属如何治罪 众人意见不一,卫青把他送到皇帝的住所让皇帝判决。 D.汉军增兵包围单于时,单于看到汉军太多了,如果作战将不利,在傍晚时分 率领几百骑兵冲出重围逃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 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5分) (2)会日且入,而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左右翼绕单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 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表达的感情。(6 分) 9、赏析本诗的写作手法。(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1)《劝学》中告诫我们要广博的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故木受 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高渐离击筑, 士皆垂泪涕泣。(《战国 策·荆轲剌秦王》) (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 猿猴都很难越过 乙选考题 请从三题和四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瞄准 孙道荣 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风从江边吹来,干枯的芦苇沙沙作响。虽然已是隆冬了,但是阳光还是将大地烘 得暖融融的。气候变暖了,连南迁的候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飞到这儿也停下 了,不再往南飞。而以前,这里只是他们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休息站。现在,这片 湿地,成了众多从北方飞来的鸟儿的越冬地
C.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D.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朔元年春天,卫青带兵攻打匈奴,从雁门出发,斩杀敌兵几千人,被封为 长平侯。 B.元朔五年春天,卫青率兵进攻匈奴,打了大胜仗,被封为大将军。 C.苏建带军攻打匈奴,结果全军覆没,独身一人逃回,卫青询问下属如何治罪, 众人意见不一,卫青把他送到皇帝的住所让皇帝判决。 D.汉军增兵包围单于时,单于看到汉军太多了,如果作战将不利,在傍晚时分 率领几百骑兵冲出重围逃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即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 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5 分) (2)会日且入,而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左右翼绕单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 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表达的感情。(6 分) 9、赏析本诗的写作手法。(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劝学》中告诫我们要广博的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故木受 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国 策·荆轲刺秦王》)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 猿猴都很难越过。 乙 选考题 请从三题和四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瞄 准 孙道荣 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风从江边吹来,干枯的芦苇沙沙作响。虽然已是隆冬了,但是阳光还是将大地烘 得暖融融的。气候变暖了,连南迁的候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飞到这儿也停下 了,不再往南飞。而以前,这里只是他们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休息站。现在,这片 湿地,成了众多从北方飞来的鸟儿的越冬地
除了轻微的风声,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 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的声音。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 得再高,也难逃他锐利的眼睛,以及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 即有一只黑影,孤独地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 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涂,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 理羽毛。午后的阳光,将江涂之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 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嘴鸭,还有叫声响亮 的瑟嘴鸭,他认得他们,就像熟悉的邻居。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 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他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掠过。这些,都不是 他今天的目标。 他继续在江涂上搜寻。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 是它们。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 果然是四只,他们告诉他,总共四只。它们埋头在江涂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 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 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而细长的脚,则像髙挑的舞者,性感,美艳。没错,就是 它们,东方白鹳,整个地球上不足3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 弹,然后,装上消音器。他以前从不用消音器,为了这次行动,他特地请朋友订 做的。 他端起猎枪,瞄准 十字准星,从江涂上划过。一只鸟,又一只鸟。准星所及,无不打了个寒战,似 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丛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鹳的身上,停了下来 只东方白鹳,又一只东方白鹳。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最后,他的目 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鹳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 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鹳显得紧张。 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直指蓝天,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这也是被他 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 做好了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涂上扔去。 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 东方白鹳也都惊恐地飞向空中。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鹳,也拼命地煽动翅膀,向 前奔跑,企图飞起来。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 也很困难。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鸟夹夹上 后,它竟然能够拖着鸟夹,逃开了。 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 另外三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等待着他们的伙伴。它吃力地飞向它们 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冷冷地扣动了扳机 消音器掩盖下的枪声,像一粒豆子,在炒锅里炸响。 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突然,它一个趔趄
除了轻微的风声,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 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的声音。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 得再高,也难逃他锐利的眼睛,以及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 即有一只黑影,孤独地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 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涂,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 理羽毛。午后的阳光,将江涂之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 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嘴鸭,还有叫声响亮 的瑟嘴鸭,他认得他们,就像熟悉的邻居。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 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他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掠过。这些,都不是 他今天的目标。 他继续在江涂上搜寻。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 是它们。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一二三,四,对, 果然是四只,他们告诉他,总共四只。它们埋头在江涂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 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 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而细长的脚,则像高挑的舞者,性感,美艳。没错,就是 它们,东方白鹳,整个地球上不足 3 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 弹,然后,装上消音器。他以前从不用消音器,为了这次行动,他特地请朋友订 做的。 他端起猎枪,瞄准。 十字准星,从江涂上划过。一只鸟,又一只鸟。准星所及,无不打了个寒战,似 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丛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鹳的身上,停了下来。 一只东方白鹳,又一只东方白鹳。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最后,他的目 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鹳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 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鹳显得紧张。 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直指蓝天,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这也是被他 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 做好了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涂上扔去。 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 东方白鹳也都惊恐地飞向空中。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鹳,也拼命地煽动翅膀,向 前奔跑,企图飞起来。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 也很困难。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鸟夹夹上 后,它竟然能够拖着鸟夹,逃开了。 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 另外三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等待着他们的伙伴。它吃力地飞向它们。 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冷冷地扣动了扳机。 “砰——”消音器掩盖下的枪声,像一粒豆子,在炒锅里炸响。 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突然,它一个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