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电影 李嘉
苏俄电影 李 嘉
上世纪20年代中兴起的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由于其产生的土壤与法国、德国有着明显的 不同,所以注定它是一种最革命、最积极的 电影运动,他们创造的蒙太奇理论和依此为 基础的实践创作,影响了世界电影的整个面 苏联电影的勃兴,只有1915年美国电影的突 然兴起堪与比较。但是美国电影学派的发明 和人物虽有助于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找到他 们的道路,可是这些发明与人物与其说是出 于有意识的创造,倒莫如说是在无意中发现 的,而且很快地堕落到为商业性的电影服务
⚫ 上世纪20年代中兴起的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由于其产生的土壤与法国、德国有着明显的 不同,所以注定它是一种最革命、最积极的 电影运动,他们创造的蒙太奇理论和依此为 基础的实践创作,影响了世界电影的整个面 貌。 ⚫ 苏联电影的勃兴,只有1915年美国电影的突 然兴起堪与比较。但是美国电影学派的发明 和人物虽有助于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找到他 们的道路,可是这些发明与人物与其说是出 于有意识的创造,倒莫如说是在无意中发现 的,而且很快地堕落到为商业性的电影服务
谢尔盖·米·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 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 教授。 ·1922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 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对整个电影艺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部彩片《罢工》(1925)被称为“笫一部真正无产 阶级的影片”。他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 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彩中一般的“情节”、主人 公、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 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进一步发長了《罢工》 的思想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塑造了推动历史前进 的人民群众的综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狮子、敷德萨 阶梯等一糸列场面,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谢尔盖·米·爱森斯坦 ⚫ 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 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 教授。 ⚫ 1922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 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对整个电影艺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首部影片《罢工》(1925)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无产 阶级的影片”。他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 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影中一般的“情节”、主人 公、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 ⚫ 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进一步发展了《罢工》 的思想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塑造了推动历史前进 的人民群众的综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狮子、敖德萨 阶梯等一系列场面,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此后他的作品有纪念十月革命的《十月》(1928) 和表现农村合作化的《恿路线》(1929)。 1930年在法国拍了一部短片《感伤曲》,试验声画 对位。 ·1932年到墨西哥拍摄纵贯墨西哥2000年历史的史 诗片《墨西哥万岁》。在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 单镜头画面的运动、节类及结构。这部影片的8万 米底片在爱森斯坦生前始终未送到莫斯科。许多 人根据它的材料剪辑成《墨西哥风暴》、《悲惨 的狂欢节》等10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 979年,经各方努力,有6万余來胶片集中到莫斯 科,由名导演、爱森斯坦当年的助手亚历山大洛 夫剪辑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圄际电 影节上获荣誉金质奖。 ·1936年执导《白静草原》,但未完成
⚫ 此后他的作品有纪念十月革命的《十月》(1928) 和表现农村合作化的《总路线》(1929)。 ⚫ 1930年在法国拍了一部短片《感伤曲》,试验声画 对位法。 ⚫ 1932年到墨西哥拍摄纵贯墨西哥2000年历史的史 诗片《墨西哥万岁》。在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 单镜头画面的运动、节奏及结构。这部影片的 8万 米底片在爱森斯坦生前始终未送到莫斯科。许多 人根据它的材料剪辑成《墨西哥风暴》、《悲惨 的狂欢节》等10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 1979年,经各方努力,有6万余米胶片集中到莫斯 科,由名导演、爱森斯坦当年的助手亚历山大洛 夫剪辑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 影节上获荣誉金质奖。 ⚫ 1936年执导《白静草原》,但未完成
1932年回国后,他在莫斯科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糸 任教,他制定的导演实习课方法,为电影导演的教学 打下了基础。 他在拍《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9)附,将影片的叙 事结构同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联糸起来,将彩片的 映像处狸同古餓罗斯的壁画及建筑艺术交织起来,又 将这两者同普洛科葬耶夫的音乐进行对位或对应的结 合。其中冰湖大战一场成为世界电彩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最后导演的影片是《伊凡雷帝》(第1集:1945,黑 白;第2集:1948,彩色),这部多声部的影片,特别 是近卫兵宴会的场面以及第三集的声音色彩蒙太奇 都使它成为世界电影的高峰之一。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恿体结构、蒙太奇 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枸、色彩以及电彩史等领 城,都迸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 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 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
⚫ 1932年回国后,他在莫斯科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 任教,他制定的导演实习课方法,为电影导演的教学 打下了基础。 ⚫ 他在拍《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9)时,将影片的叙 事结构同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联系起来,将影片的 映像处理同古俄罗斯的壁画及建筑艺术交织起来,又 将这两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乐进行对位或对应的结 合。其中冰湖大战一场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 他最后导演的影片是《伊凡雷帝》(第1集:1945,黑 白;第2集:1948,彩色),这部多声部的影片,特别 是近卫兵宴会的场面以及第二集的声音色彩蒙太奇, 都使它成为世界电影的高峰之一。 ⚫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 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 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 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 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