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 李嘉
日本电影 李 嘉
衣笠贞之助 1922年导演了首部影片《两只小鸟》。1926年的 《疯狂的一页》获得极大成功,影片通过特定的 视角,使观众能够通过主人公的賬睛来观察疯人 院的情景。 1928年的《十字路》是日本最闻名的无声片。他 创造性的采用倒叙手法模拟主人公的意识状态, 运用灰暗单调的背景造成阴郁的感觉,使用实验 性的摄彩技术,加强了对细节的重视。 随后的《忠臣譜》(1932)和《两只灯笼》(1933), 都是傳統的古裝片,有看出色的剪辑和音效。 1953年的《地狱门》获得了1954年嘎纳国际电影 节大奖(相当于现在的金棕榈奖)
衣笠贞之助 ⚫ 1922年导演了首部影片《两只小鸟》。 1926年的 《疯狂的一页》获得极大成功,影片通过特定的 视角,使观众能够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来观察疯人 院的情景。 ⚫ 1928年的《十字路》是日本最闻名的无声片。他 创造性的采用倒叙手法模拟主人公的意识状态, 运用灰暗单调的背景造成阴郁的感觉,使用实验 性的摄影技术,加强了对细节的重视。 ⚫ 随后的《忠臣谱》(1932)和《两只灯笼》(1933), 都是傳統的古裝片,有着出色的剪辑和音效。 ⚫ 1953年的《地狱门》获得了1954年嘎纳国际电影 节大奖(相当于现在的金棕榈奖)
沟口健二 923年执导了处女作《爱情苏醒的日子》。 生共导演了90多部影片,主要以女性为 中心,大多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迫 害,对女性表现了强烈的同情心。 主要作品有:《白糸如瀑布》(1933) 《祗圆姊姝》(1936)、《浪华悲歌》 (1936)、《爱怨峡》(1937)、《忠臣普》 (1941)、《西鹤一代女》(1952) 《雨月物语》(1953)、《山椒大夫》 (1954)、《近松物语》(1954 《杨 贵妃》(1955)
沟口健二 ⚫ 1923年执导了处女作《爱情苏醒的日子》。 一生共导演了90多部影片,主要以女性为 中心,大多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迫 害,对女性表现了强烈的同情心。 ⚫ 主要作品有:《白系如瀑布》(1933)、 《祗园姊妹》(1936)、《浪华悲歌》 (1936) 、《爱怨峡》(1937) 、《忠臣普》 (1941)、《西鹤一代女》(1952)、 《雨月物语》(1953)、《山椒大夫》 (1954)、《近松物语》(1954)、《杨 贵妃》(1955)
小津安三朗 日本首屈一指的电影艺术大师,一生共导演彩片54部 所描写的都是家庭里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以及家人之 间的亲情与恩怨、烦恼与快乐,所追求的是以日本传 统的审美方式来申视日常状态下的普通人,极具东方 魅力 影片通帝节奏缓慢,手法平实,摄彩机位固定不动, 不使用移拍、摇拍技术,尽量不拍人物侧面,讲究画 面的干平衡对比。 主要作品有:《生来第一次看到》(1932)、《浮草 物语》(1934)、《独生子》(1936)《户田家的兄 蛛》(1942)、《风中的母鸡》(1948)、《晚春》 (1949)、《麦秋》(1951)、《茶饱饭的滋》 (1952)、《东京物语》(1953)、《早春》 (1956)、《彼岸花》(1958)、《浮草》 (1959)、《秋目和》(1960)、《秋刀鱼之味》 (1962)
小津安二朗 ⚫ 日本首屈一指的电影艺术大师,一生共导演影片54部。 所描写的都是家庭里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以及家人之 间的亲情与恩怨、烦恼与快乐,所追求的是以日本传 统的审美方式来审视日常状态下的普通人,极具东方 魅力。 ⚫ 影片通常节奏缓慢,手法平实,摄影机位固定不动, 不使用移拍、摇拍技术,尽量不拍人物侧面,讲究画 面的平衡对比。 ⚫ 主要作品有:《生来第一次看到》(1932)、《浮草 物语》(1934)、《独生子》(1936)《户田家的兄 妹》(1942)、《风中的母鸡》(1948)、《晚春》 (1949)、《麦秋》(1951) 、 《茶泡饭的滋味》 (1952)、《东京物语》(1953)、《早春》 (1956)、《彼岸花》(1958)、 《浮草》 (1959)、《秋日和》(1960)、《秋刀鱼之味》 (1962)
内田吐梦 1927年导演了首部作品《竞争三日》。 ●暮于描写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受苦人和流氓 无赖,影片通常不去批判人物的正邪善恶 而是看力表现人在绝望与访浊环境中如何 挣扎求生,体现人与社会、体制之间的永 恒矛盾。 主要作品有:《土》(1939)、《血枪害 士》(1955)、《大善萨岭》(1957) 《深林与湖泊的节日》(1958)、《饥饿 海呋》(1964)
内田吐梦 ⚫ 1927年导演了首部作品《竞争三日》。 ⚫ 善于描写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受苦人和流氓 无赖,影片通常不去批判人物的正邪善恶, 而是着力表现人在绝望与污浊环境中如何 挣扎求生,体现人与社会、体制之间的永 恒矛盾。 ⚫ 主要作品有:《土》(1939)、《血枪富 士》(1955)、《大菩萨岭》(1957)、 《深林与湖泊的节日》(1958)、《饥饿 海峡》(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