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统计年鉴 TONGL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 安徽省铜陵市统计局编
铜陵统计年鉴 犜犗犖犌犔犐犖犌犛犜犃犜犐犛犜犐犆犃犔犢犈犃犚犅犗犗犓 2011 安徽省铜陵市统计局 编
印刷册数:230册 资料页数:446页 承印单位:铜陵市复华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日期:2011年7月
印刷册数:230册 资料页数:446页 承印单位:铜陵市复华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日期:2011年7 月
编辑说明 一、《铜陵统计年鉴—2011》是一部全面反映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 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市2010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统计数据资料,展现了铜陵人民在经 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全书内容共分19个篇章和附录,即: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人口、劳动工资;固定资 产投资;能源消费与库存;财政、金融、保险;物价指数;城乡人民生活;城市概况;自然资源 与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 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和其他社会事业;企业调查。附录 部分为:铜陵市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年度测算表、幸福铜陵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监测表和2010年全市统计工作大事记。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有关数据,各篇 章附有简要说明和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本年鉴资料主要来自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年报表和市直有关部门统计年报表 以及部分抽样调查资料。 四、本年鉴中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五、本年鉴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该项无统计数据或未收集到数据;“井”表示其 中项。 六、本年鉴中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因单位取舍不同产生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七、本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铜陵统计年鉴——2011》编辑委员会
编 辑 说 明 一、《铜陵统计年鉴─2011》是一部全面反映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 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市2010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统计数据资料,展现了铜陵人民在经 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二、全书内容共分19个篇章和附录,即: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人口、劳动工资;固定资 产投资;能源消费与库存;财政、金融、保险;物价指数;城乡人民生活;城市概况;自然资源 与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 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和其他社会事业;企业调查。附录 部分为:铜陵市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年度测算表、幸福铜陵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监测表和2010年全市统计工作大事记。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有关数据,各篇 章附有简要说明和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年鉴资料主要来自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年报表和市直有关部门统计年报表 以及部分抽样调查资料。 四、本年鉴中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五、本年鉴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该项无统计数据或未收集到数据;“#”表示其 中项。 六、本年鉴中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因单位取舍不同产生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七、本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铜陵统计年鉴———2011》编辑委员会
2011《铜陵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 主编:汪宜武 副主编:朱承宽郭志田张耀华杜先江 吴德卿徐星 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菊刘旭任斌张亚 沈炜炜陈岱斌周睿钟斌 钱胜徐伟徐波盛长青 责任编辑:张 何庆霞 编辑:(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萍丁巍王菊王炎 王文广叶璐刘旭任珍君 沈炜炜陈岱斌陈方应张 张骏张健何庆霞何洋 周睿钱红唐贻祥盛长青 谢为红曾庆平
2011《铜陵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 主 编:汪宜武 副 主 编:朱承宽 郭志田 张耀华 杜先江 吴德卿 徐 星 编 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 菊 刘 旭 任 斌 张 亚 沈炜炜 陈岱斌 周 睿 钟 斌 钱 胜 徐 伟 徐 波 盛长青 责任编辑:张 亚 何庆霞 编 辑:(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 萍 丁 巍 王 菊 王 炎 王文广 叶 璐 刘 旭 任珍君 沈炜炜 陈岱斌 陈方应 张 亚 张 骏 张 健 何庆霞 何 洋 周 睿 钱 红 唐贻祥 盛长青 谢为红 曾庆平
目录 铜陵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综合 1-1行政区划(2010年末) 1-2各行业机构单位数 1-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1-6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1-7全市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二、国民经济核算 2-1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2-2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_3全市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2-4全市生产总值指数(上年年=100 2-5地区生产总值 2-6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7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2-8三次产业贡献率 29三次产业拉动率 2-10总产出 2-11全市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10年) 2-12全市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比例(2010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人口、劳动工资 3-1全市各年人口基本情况 3-2年末总人口情况(2010年) 3-3人口变动情况(2010年) 3-4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2010年) 3-5计划生育情况(2010年 3-6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2010年)… 3-7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2010年) 3-8职工人数和工资(2010年 3-9分行业在岗职工人数及平均工资情况(2010年)……………… 3-10近年职工工资收入情况 3-11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2010年) 3-12市区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2010年)
目 录 铜陵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1 一、综合 1-1 行政区划 (2010年末)…………………………………………………………………………………………… 10 1-2 各行业机构单位数 ………………………………………………………………………………………………… 11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 14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 26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 29 1-6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 31 1-7 全市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 3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33 二、国民经济核算 2-1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 ………………………………………………………………………………………………… 36 2-2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 37 2-3 全市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38 2-4 全市生产总值指数(上年年=100) ……………………………………………………………………………… 39 2-5 地区生产总值 ……………………………………………………………………………………………………… 40 2-6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 40 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 41 2-8 三次产业贡献率 …………………………………………………………………………………………………… 41 2-9 三次产业拉动率 …………………………………………………………………………………………………… 42 2-10 总产出 …………………………………………………………………………………………………………… 42 2-11 全市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10年)……………………………………………………………………… 43 2-12 全市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比例(2010年)………………………………………………………………… 4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45 三、人口、劳动工资 3-1 全市各年人口基本情况 …………………………………………………………………………………………… 49 3-2 年末总人口情况(2010年) ……………………………………………………………………………………… 50 3-3 人口变动情况(2010年) ………………………………………………………………………………………… 51 3-4 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2010年) ………………………………………………………………………………… 52 3-5 计划生育情况(2010年) ………………………………………………………………………………………… 54 3-6 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2010年) …………………………………………………………………………… 55 3-7 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2010年) ……………………………………………………………………………… 57 3-8 职工人数和工资(2010年) ……………………………………………………………………………………… 57 3-9 分行业在岗职工人数及平均工资情况(2010年) ……………………………………………………………… 58 3-10 近年职工工资收入情况 ………………………………………………………………………………………… 59 3-11 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2010年)………………………………………………………………… 60 3-12 市区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2010年)………………………………………………………………… 7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