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质量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金牛区深入推 进“质量强区”战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 强,质量监管不断强化,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质量文化,基本完成了质量强区目标任务,为质量工作在“十三 五”期间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质量发展基础 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实施“优二强三”战略,促进了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由2011年71%提升到2015 年的7779%,服务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批发零售业、金融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累计增长 贡献率达到80%以上
— 1 — 金牛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质量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金牛区深入推 进“质量强区”战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 强,质量监管不断强化,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质量文化,基本完成了质量强区目标任务,为质量工作在“十三 五”期间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质量发展基础 1.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实施“优二强三”战略,促进了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由 2011 年 71%提升到 2015 年的 77.79%,服务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批发零售业、金融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累计增长 贡献率达到 80%以上
金牛区2011-2015年三产发展图,万元 第三产业 5081134 6218679 第二产业171700 1935043 1934925 1943696 第一产业 1714 1665 945 2011年_2012年2013年_2014m2015年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十二五”期间,金牛区已聚集形成电 子信息、现代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和机械制造、饮料食品两大传统 产业的四大重点产业格局,新增加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 家。2015年四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360亿元。 (2)四大质量稳步提升 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全区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达95% 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100%,食品评价性抽 验合格率达986%,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95%以上。 服务业质量整体提升。先导型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批发零 售、科技服务与金融业三大产业増加值位列服务业前三强,生产 性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大于86,积极引导旅游业开展各种服 务标准化和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医疗、文化等
— 2 —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十二五”期间,金牛区已聚集形成电 子信息、现代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和机械制造、饮料食品两大传统 产业的四大重点产业格局,新增加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8 家。2015 年四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 360 亿元。 (2)四大质量稳步提升 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全区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达 95% 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 100%,食品评价性抽 验合格率达 98.6%,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 95%以上。 服务业质量整体提升。先导型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批发零 售、科技服务与金融业三大产业增加值位列服务业前三强,生产 性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大于 86,积极引导旅游业开展各种服 务标准化和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医疗、文化等
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初步实现“人有普保、劳有应获 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生活性服务业顾 客满意度指数大于80,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100%。先后荣获首 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 佳案例奖等70项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 金牛区2010-2014年服务业发展统计 4500000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000000 批发和零售业 89758 住宿和餐饮业 3500000 金融业 88952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三冷长 3000000 782997 7330 836893 2500000 0023 732190 658672 2000000 13071 1500000 12534861171375 7375 1092091 1000000 773313 500000 04823 68940 1445 81520 59170 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 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现有建筑100%实施节能改造,报监 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一般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次验收合 格率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全区优质结构工程7 个
— 3 — 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初步实现“人有普保、劳有应获、 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生活性服务业顾 客满意度指数大于 80,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 100%。先后荣获首 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 佳案例奖等 70 项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 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现有建筑 100%实施节能改造,报监 工程监督覆盖率 100%,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一般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次验收合 格率 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全区优质结构工程 7 个
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深入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加大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环城 生态区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大工程,总量减排任务全面 完成,2015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55%。大气环境 噪声、水环境逐步改善,2015年PM2.5平均浓度低至68微克/ 立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2.6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 升至426%;全区环境噪声平均值降低至55分贝,比成都市环 境噪声平均值低26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全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全区各龙 头企业全面实施品牌助推竞争力提升,涌现出了康弘药业、徽记 食品、九正科技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极大增强了 “金牛造”的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区已有中国驰名 商标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四川省天府质量奖1个,四 川省著名商标36个、四川名牌19个、成都市著名商标33个。 加大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十二 五”期间共8家企业12个产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7家 企业15个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360余家企业开展了 执行标准登记工作,杜绝了“无标”生产的现象。引导企业积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成功采标168个,采标工作领 先五城区,企业采标前和采标后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提高3%。欢 乐谷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了省级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社会
— 4 — 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深入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加大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环城 生态区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大工程,总量减排任务全面 完成,2015 年万元 GDP 能耗比 2010 年降低 15.5%。大气环境、 噪声、水环境逐步改善,2015 年 PM2.5 平均浓度低至 68 微克/ 立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 12.63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 升至 42.6%;;全区环境噪声平均值降低至 55 分贝,比成都市环 境噪声平均值低 2.6 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2.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全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全区各龙 头企业全面实施品牌助推竞争力提升,涌现出了康弘药业、徽记 食品、九正科技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极大增强了 “金牛造”的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区已有中国驰名 商标 7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个、四川省天府质量奖 1 个,四 川省著名商标 36 个、四川名牌 19 个、成都市著名商标 33 个。 加大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十二 五”期间共 8 家企业 12 个产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7 家 企业 15 个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360 余家企业开展了 执行标准登记工作,杜绝了“无标”生产的现象。引导企业积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成功采标 168 个,采标工作领 先五城区,企业采标前和采标后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提高 3%。欢 乐谷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了省级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社会
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 五城区采用先进标准统计,个 168 80 132 140 120 20 成华区 青羊区 锦江区 武侯区 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实施了知识产权 贯标工作,强化了知识产杈助力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发挥。全 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4000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4000件,人均 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103件。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比例 从2011年458%增加至2015年47.5%,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 体 3.质量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诚信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多维度大力开展质量宣传,初步建 立“教育-文化-产业-实践”相结合的诚信教育体系,大力宣扬“品 质金牛”城市质量诚信精神,积极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传统 文化和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成功创 建国家级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社会各界中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诚信宣传及实践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 质量意识
— 5 — 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 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实施了知识产权 贯标工作,强化了知识产权助力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发挥。全 区专利申请量超过 14000 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 4000 件,人均 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 10.3 件。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比例 从 2011 年 45.8%增加至 2015 年 47.5%,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 体。 3.质量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诚信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多维度大力开展质量宣传,初步建 立“教育-文化-产业-实践”相结合的诚信教育体系,大力宣扬“品 质金牛”城市质量诚信精神,积极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传统 文化和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成功创 建国家级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社会各界中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诚信宣传及实践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 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