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年2月28日 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 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 事业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 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 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 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 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第三产业 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 28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 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 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表1: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全国 指标 (%) 城市 农村 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9 3.3 4.8 食品 其中:粮食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2.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 年 2 月 28 日 2004 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 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 事业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 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 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 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3651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744 亿元,增长 6.3%;第二产业增加值 72387 亿元,增长 11.1%;第三产业增加值 43384 亿元,增长 8.3%。第一、第三产业 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9.2%和 29.0%,分别比上年提高 5.2 个百分点和 2.8 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3.9%(见表 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 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6.1%。原材料、燃料、动 力购进价格上涨 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5.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13.1%。 表 1:2004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 标 全 国 (%) 城 市 农 村 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9 3.3 4.8 食 品 9.9 9.1 11.5 其中:粮食 26.4 25.7 27.7 烟酒及用品 1.2 1.2 1.3 衣 着 -1.5 -1.5 -1.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4 -1.9 -0.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3 -0.8 0.5 交通和通信 -1.5 -2.1 -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0.8 2.1 居 住 4.9 4.3 5.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全年有510万下 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人民币汇 率继续保持稳定,年末汇率82765元人民币兑1美元,比上年末上升2个基本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256 亿元,增长25.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1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 38.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 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仍较强: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很突岀:重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部分居民生 活仍较困难 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1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2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569万公顷,增加5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52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糖 料种植面积157万公顷,减少9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67万公顷,减少29 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6947万吨,比上年增加3877万吨,增产90%;棉花产量632 万吨,增产30.1%;油料产量3057万吨,增产8.8%;糖料产量9528万吨,减 产1.2%。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2) 表2:200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6947 9.0 夏粮 10104 4.8 早稻 8.8 秋粮 33635 10.3 油料 8 花生 143 6.6 油菜籽 14.2 棉花 糖料 甘蔗 8948 甜菜 烤烟 214 6.2 茶叶 8.7 水果 15243 5.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980 万人,比预期目标多 80 万人。全年有 510 万下 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比上年末下降 0.1 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 6099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2067 亿美元。人民币汇 率继续保持稳定,年末汇率 8.2765 元人民币兑 1 美元,比上年末上升 2 个基本 点。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 25718 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 5256 亿元,增长 25.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 113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 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仍较强;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很突出;重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部分居民生 活仍较困难。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0161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220 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569 万公顷,增加 58 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1452 万公顷,减少 47 万公顷;糖 料种植面积 157 万公顷,减少 9 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1767 万公顷,减少 29 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 46947 万吨,比上年增加 3877 万吨,增产 9.0%;棉花产量 632 万吨,增产 30.1%;油料产量 3057 万吨,增产 8.8%;糖料产量 9528 万吨,减 产 1.2%。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 2)。 表 2:2004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46947 9.0 夏 粮 10104 4.8 早 稻 3208 8.8 秋 粮 33635 10.3 油 料 3057 8.8 花 生 1431 6.6 油菜籽 1304 14.2 棉 花 632 30.1 糖 料 9528 -1.2 甘 蔗 8948 -0.8 甜 菜 580 -6.1 烤 烟 214 6.2 茶 叶 84 8.7 水 果 15243 5.0
蔬菜 全年肉类总产量726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牛、羊肉分别增长79% 和106%。全年水产品产量4855万吨,增长3.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0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2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54805亿元,增长16.7%(见表3)。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2 个百分点 表3: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54805 16.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3213 14.2 其中:集体企业 287 股份制企业 24054 16.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5241 其中:私营企业 其中:轻工业 17762 14.7 重工业 37043 182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发电量21870 亿千瓦小时,增长14.5%;原煤19.56亿吨,增长17.3%;原油1.75亿吨,增长 2.9% 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8%,有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增长2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 长182%和199%。主要原材料产品中,粗钢产量273亿吨,增长227%;钢材 297亿吨,增长23.3%;水泥97亿吨,增长12.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6.4%, 硫酸、纯碱、烧碱、乙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增长2.4%至18.5% 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 1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0%。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增长101.4%,发电 设备增长929%;汽车产量5074万辆,增长14.2%,其中轿车2314万辆,增 长11.7%
蔬 菜 54927 1.7 全年肉类总产量 7260 万吨,比上年增长 4.7%。其中,牛、羊肉分别增长 7.9% 和 10.6%。全年水产品产量 4855 万吨,增长 3.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98 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30 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628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 54805 亿元,增长 16.7%(见表 3)。产品销售率 98.1%,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 表 3:2004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54805 16.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3213 14.2 其中:集体企业 2877 9.9 股份制企业 24054 16.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5241 18.8 其中:私营企业 8290 22.8 其中:轻工业 17762 14.7 重工业 37043 18.2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18.46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15.2%;发电量 21870 亿千瓦小时,增长 14.5%;原煤 19.56 亿吨,增长 17.3%;原油 1.75 亿吨,增长 2.9%。 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6.8%,有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增长 2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 长 18.2%和 19.9%。主要原材料产品中,粗钢产量 2.73 亿吨,增长 22.7%;钢材 2.97 亿吨,增长 23.3%;水泥 9.7 亿吨,增长 12.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 16.4%, 硫酸、纯碱、烧碱、乙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增长 2.4%至 18.5%。 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2.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 1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14.0%。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增长 101.4%,发电 设备增长 92.9%;汽车产量 507.4 万辆,增长 14.2%,其中轿车 231.4 万辆,增 长 11.7%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1%。在高技术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9%,其中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 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至40.3%(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4)。 表4: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万吨 112000 布 亿米 420.00 18.8 化纤 万吨 20.6 机制糖 万吨 卷烟 亿支 彩色电视机 万部 732880 120 家用电冰箱 万台 3033.38 间空调器 万台 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5.2 亿吨 17.3 原油 亿吨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1870.00 粗钢 万吨 2727979 钢材 29723.12 23.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43000 164 其中:铜 万吨 氧化铝 万吨 水泥 亿吨 硫酸 万吨 3994.24 18.5 纯碱 万吨 130246 烧碱 万吨 乙烯 化肥(折100%) 万吨 446 发电设备 万千瓦 713788 汽车 万辆 50741 其中:轿车 万辆 11.7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983 1014 集成电路 亿块 21146 42.6 程控交换机 万线 8464.78 移动电话机 万部 23344.58 28 传真机 万部 84.9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451241 光通信设备 万部 28.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312亿元,比上 年增长42.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12亿元,增长31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 5448亿元,增长3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455亿元,增长25.5% 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237亿元,增长40.1%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3.1%。在高技术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26.9%,其中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 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至40.3%(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4)。 表 4:2004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1120.00 13.9 布 亿米 420.00 18.8 化 纤 万吨 1424.54 20.6 机制糖 万吨 1017.61 -6.1 卷 烟 亿支 18744.13 6.5 彩色电视机 万部 7328.80 12.0 家用电冰箱 万台 3033.38 35.3 房间空调器 万台 6646.22 37.9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8.46 15.2 原 煤 亿吨 19.56 17.3 原 油 亿吨 1.75 2.9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1870.00 14.5 粗 钢 万吨 27279.79 22.7 钢 材 万吨 29723.12 23.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430.00 16.4 其中:铜 万吨 217.00 18.0 氧化铝 万吨 699.00 14.7 水 泥 亿吨 9.70 12.5 硫 酸 万吨 3994.24 18.5 纯 碱 万吨 1302.46 14.9 烧 碱 万吨 1060.26 12.2 乙 烯 万吨 626.58 2.4 化 肥(折 100%) 万吨 4469.47 15.2 发电设备 万千瓦 7137.88 92.9 汽 车 万辆 507.41 14.2 其中:轿车 万辆 231.40 11.7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9.83 101.4 集成电路 亿块 211.46 42.6 程控交换机 万线 8464.78 14.7 移动电话机 万部 23344.58 28.1 传真机 万部 1380.43 84.9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4512.41 40.3 光通信设备 万部 13.96 28.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5312 亿元,比上 年增长 42.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 512 亿元,增长 31.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 5448 亿元,增长 3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 3455 亿元,增长 25.5%; 私营企业实现利润 1237 亿元,增长 40.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21亿元,增长 19.5%;上缴税金959亿元,增长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 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农村投资增长174%(见表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 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见表5) 表5: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3 按城乡分 城镇 862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33713 14.5 农村 11452 174 按地区分 东部地区 24.8 中部地区 15126 西部地区 13749 26.6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9.6%转为增长20.3%;第二产业 投资增长38.3%,增速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6%,回落 0.5个百分点 在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比上年增长32.3%,增速比上年回落 639个百分点;铝业投资由上年增长866%转为下降1.8%;水泥投资增长43.3%, 增速比上年回落70.1个百分点;汽车投资增长53.5%,回落24.3个百分点;纺 织投资增长30.3%,回落564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额10376 亿元,增长30.0%,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30.4%,所占比重为93.3% 主要生产能力继续增加(见表6) 表6: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位 绝对数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5055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14996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143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957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8.1%。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 621 亿元,增长 19.5%;上缴税金 959 亿元,增长 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8%,增速比上年回落 1.9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 27.6%,农村投资增长 17.4%(见表 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 亿元,增长 30.2%;西部地区投资 13749 亿元,增长 26.6%(见表 5)。 表 5:200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3 25.8 按城乡分 城镇 58620 27.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33713 14.5 农村 11452 17.4 按地区分 东部地区 40242 24.8 中部地区 15126 30.2 西部地区 13749 26.6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 19.6%转为增长 20.3%;第二产业 投资增长 38.3%,增速比上年回落 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1.6%,回落 0.5 个百分点。 在城镇 500 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比上年增长 32.3%,增速比上年回落 63.9 个百分点;铝业投资由上年增长 86.6%转为下降 1.8%;水泥投资增长 43.3%, 增速比上年回落 70.1 个百分点;汽车投资增长 53.5%,回落 24.3 个百分点;纺 织投资增长 30.3%,回落 56.4 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31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1%;商品房销售额 10376 亿元,增长 30.0%,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 30.4%,所占比重为 93.3%。 主要生产能力继续增加(见表 6)。 表 6:2004 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5055 11 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14996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