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 版) 语文 、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 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 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 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 育性质,真实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 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 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髙鉴赏评价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要注重考 查学生的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状况。 、考试内容和要求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注 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 中“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 展状况。为体现语文素养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 年 版) 语 文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 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 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 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 育性质,真实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 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 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鉴赏评价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要注重考 查学生的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状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注 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 中“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 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 展状况。为体现语文素养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
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进行有效考查。六个能力层级为: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 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 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髙 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 以归纳整合。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6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 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文化文学常识积累、古诗文积累以及语言 的实际运用等。 1识记 (1)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 (常用字应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依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和课文要求背诵的名篇名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重要文化常识和“语文课程标准 推荐的课外读物知识
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进行有效考查。六个能力层级为: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 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 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 并予 以归纳整合。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6.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 综合为基础, 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文化文学常识积累、古诗文积累以及语言 的实际运用等。 1.识记 (1)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3500 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 (常用字应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依 据)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和课文要求背诵的名篇名 句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重要文化常识和“语文课程标准” 推荐的课外读物知识
2理解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表达应用 (6)正确使用词语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 不明、不合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运用基本语法修辞知识 (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课程标准”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改写和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 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究 (二)阅读 L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包括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含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性文章, 文学作品以及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以课外为主,文质兼 美、难易适度,为典范的白话文。 1、理解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理解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9)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2.理解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表达应用 (6)正确使用词语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 不明、不合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运用基本语法修辞知识 (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课程标准”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改写和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 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究 (二)阅读 I.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包括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含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性文章, 文学作品以及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以课外为主,文质兼 美、难易适度,为典范的白话文。 1、理解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理解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9)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20)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1)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3鉴赏评价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3)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24)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 (25)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古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古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古诗文。 1理解 (26)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7)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8)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析综合 (29)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鉴赏评价 (30)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 的习惯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 (31)掌握记叙性文章、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和常见应用 文的写法 (3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 体验 (3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20)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1)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3.鉴赏评价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3)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24)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 (25)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I.古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古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古诗文。 1.理解 (26)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7)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8)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析综合 (29)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鉴赏评价 (30)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 的习惯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 (31)掌握记叙性文章、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和常见应用 文的写法 (3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 体验 (3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36)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7)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8)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板块 试卷板块 语言积累与运用 0.20-0.23 见代文阅读 0.190.20 二阅读 0.36-0.38 古诗文阅读 0.17-0.18 三写作 0.40-0.42 (二)试卷题型 1.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等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题型,其权 重在0.30左右。 2.主观题型:包括简答题、表述题、作文题等答案不具有唯一性的开放题型, 其权重在070左右。 (三)试卷难度 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0.75之间,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 为7:1.5:15。 (四)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五)考查覆盖面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80%左右。 四、题型示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请将下列语段中加点的8个字,用楷体抄写在答题卷的米字格内。(4分) 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塑造出许多好书之人,礼贤之辈,为我们镌刻了有文化、懂礼 节、有教养的“知书达礼”的为人高度;而中华民族一代代志士仁人崇尚道德文化,注重个
(36)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7)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8)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板块 试卷板块 权 重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0.20-0.23 二 阅读 现代文阅读 0.19-0.20 0.36-0.38 古诗文阅读 0.17-0.18 三 写作 0.40-0.42 (二)试卷题型 1.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等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题型,其权 重在 0.30 左右。 2.主观题型:包括简答题、表述题、作文题等答案不具有唯一性的开放题型, 其权重在 0.70 左右。 (三)试卷难度 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 0.70~0.75 之间,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 为 7∶1.5∶1.5。 (四)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 6 千字左右。 (五)考查覆盖面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 80%左右。 四、题型示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请将下列语段中加点的 8 个字,用楷体抄写在答题卷的米字格内。(4 分) 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塑造出许多好书之人,礼贤之辈,为我们镌刻了有文化、懂礼 节、有教养的“知书达礼 ....”的为人高度;而中华民族一代代志士仁人崇尚道德文化,注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