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do) 田圃(pu) 颤抖(zhan) 潜心贯注(qian) B襁( qiang)褓荒谬(miao),留滞(zhi) 锐不可当(dang) C静谧(mi)分外(fen)喑哑(yin) 成吉思汗(han) D禁锢(gu) 鞭笞(chi) 倔强(jue) 即物起兴(xi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 廓然无累朦胧 红妆素裹 B.征蓬 断章取义蓑衣 一代天骄 C.栖息原弛蜡象骷髅 别出新裁 D.琐屑心无旁鹜暄嚷 润如油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A.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每天傍晚时分,许多黄石的老年人总喜欢在江滩公园散步。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 加之 ,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湖北省黄石市 2018 届九年级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田圃.(pú ) 颤.抖(zhàn) 潜.心贯注(qiǎn) B 襁.(qiáng )褓 荒谬(miào) 留滞.(zhì) 锐不可当.(dǎnɡ) C 静谧. (mì) 分.外(fèn) 喑.哑(yīn) 成吉思汗.(hán) D 禁锢.(gù) 鞭笞.(chī) 倔.强(juè) 即物起兴.(xì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 廓然无累 朦胧 红妆素裹 B.征蓬 断章取义 蓑衣 一代天骄 C.栖息 原弛蜡象 骷髅 别出新裁 D.琐屑 心无旁鹜 暄嚷 润如油膏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惟妙惟肖 ....,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 ....啊。 D.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每天傍晚时分,许多黄石的老年人总喜欢在江滩公园散步。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__________, __________。加之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 _____。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6.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 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B.《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 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 C.《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 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2)《观刈麦》中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选择题每题2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 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 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 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6.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 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B.《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 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 C. 《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 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默写填空。(8 分,每空 1 分) (1)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2) 《观刈麦》中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二、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一)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选择题每题 2 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 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 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 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 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
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⑩!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 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 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 zhuan):独一,专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把) B.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到) C.被坚执锐(坚固) D.或说陈王曰(或者) 9.乙文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B.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C.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D.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10.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C.甲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练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D.从乙文来看,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 所以失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 无亲陈王者。 (二)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13~14题。(4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②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其诗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③低回:徘徊
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 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 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把) B.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到) C.被坚.执锐(坚固) D.或.说陈王曰(或者) 9.乙文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B.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C.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D.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10.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 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C. 甲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练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D. 从乙文来看,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 所以失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 无亲陈王者。 (二)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 13~14 题。(4 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②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其诗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③低回:徘徊
12.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 忧 13.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 念和关怀。 B.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D.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人证(10分)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去 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格一样吗?” 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车员当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 问道:“你是残疾人?” “我是残疾人。” “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 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一一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 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 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12.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 忧。 13.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 念和关怀。 B.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D.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三.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人 证(10 分)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去。 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格一样吗?” 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车员当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 问道:“你是残疾人?” “我是残疾人。” “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 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 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 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列车长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 票 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说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 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 “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 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 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 “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有假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 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 说好了。” 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 “你根本就不是人!” 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列车长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 票…… 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说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 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 “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 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 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 “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有假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 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 说好了。” 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 “你根本就不是人!” 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